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悼劉曉波
2017/07/14 18:46:31瀏覽1393|回應27|推薦9

 

中國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過世,令人深深遺憾。恐怕他的過世,會帶來一陣對中共的批判聲浪。大家都知道,劉曉波之所以入獄,主要是因為他積極參與產生的08憲章草案,其中強力提倡自由、人權、民主與平等等原則,乃至關於聯邦共和制(註一)的構想,顯然犯了中共的忌諱。

 

中共的確還是個不夠重視人權、法治的國度。晚近又漸漸有走向牘武、放棄和平崛起路線的傾向。異議人士劉曉波的入獄與早逝,也標誌著中共政權的這些問題面。

 

對我而言,我的遺憾是很難完全化為言詞的。如果我是簡單的中共政權擁護者,或者,我是完全反對中共政權的人,也許我的遺憾都比較容易表白,但我不是。

 

我認為中國社會確實有許多的結構性問題。要解決這些結構問題,不太可能光是直接套用西方所建議的那套民主、自由制度,就有好的結果。一百多年前,中國試過走向民主化。而實際的結果大家都知道。只是很少人承認那就足以反映直接套用西方民主制度不可行。而我堅持認為,要民主化,要有結構條件,也要訂定適合既有結構特質的政治制度。當然,可以漸進修訂制度,朝向更多人道與自由。但是,期望一蹴可幾,是非常危險的想法。

 

我很相信,歷任中共領導者的諸多做法,儘管常讓西方不放心,但是很可能都是出於主觀上對中國的國家大愛,而不只是對中共政黨之愛。當然,長遠來說,他們的具體作為究竟是利中國,還是害中國,很難說。坦白說,我傾向認為中共的改革路線是過激而不夠理性,從而長遠不利於中國的。它需要被改革,特別是在政治層面。

 

但是,對於中國大陸的政治改革者,我也有比較複雜的想法。一方面,我當然同情他們,但是我也常對某些改革行動感覺遺憾。一個主要遺憾是:激情、感性往往成為改革運動的主要推力,卻常嚴重欠缺溝通理性。結果,不僅是改革與被改革者間無從平和相處、理性對話,即使是同為改革者,也常彼此互斥、衝突。譬如,像曹長青這種六四異議人士,卻與同為六四異議人士的劉曉波變成對立、鬥爭的不同派別。我並不欣賞曹長青,但是,以他為例,可看到一種情形:改革者彼此間互存異見,而且不能相容;凡有異見,就要致力把對方鬥臭、鬥垮。如果我們跳開來,從長遠來看、從總體效果來看,這種對立、鬥爭誠屬悲劇!國共之間、台灣藍綠之間,其實都是不同鬥爭故事的相同形式結構的悲劇。

 

如何讓改革努力成為真正引導社會通向幸福之路的過程,而不是激情引爆衝突,卻不知道最後結果為何的任性。這是我們大家必須共同思考的重點。改革進步可以緩慢些,但是要有累積性,而不總是互斥性。

 

撇開對改革運動的遺憾,我對近代中國各不同的改革主張與實踐其實都抱有一定程度的同情,不只是像六四異議人士,也包括更早期的改革者,像是國共雙方,乃至梁啟超等。基於此,我並不打算從一種極端反共的立場出發,從而形成我對相關人士的臧否。換言之,我不會因為反共,所以無條件支持批判中共的劉曉波;同樣地,我也不會因為極端反共,所以因為認為劉不夠反共而批判他。我佩服劉曉波的才華,也肯定他的努力,更衿惜他的犧牲。

 

不過,我其實並不完全贊成劉曉波的一些主張。譬如他在「選擇的批判」一書中,他強調與哲學家李澤厚不同的理念。他不贊成李的「理性」原則,而強調「感性」抒發。依照劉的說法,李澤厚是強調集體主體性,以社會、理性、本質為本位,目光由「積澱」轉向過去;並將中國傳統文化分精華與糟粕,認為民本思想與孔顏人格為中國文化中最有價值的事物之一。劉曉波則強調個人主體性,以個人、感性、現象為本位,目光由「突破」指向未來;全盤否定中國傳統文化,認為民本思想與孔顏人格為中國文化中最無價值的事物之一。

 

我以為,雖然理性也有許多問題,我們固然應該檢討理性,卻仍不宜因此背離理性,以感性為師。而在個人與社會之間,我也認為,社會最終應該重於個人,只是,我們未必要強調壓抑個人。本於壓抑個人的原則,未必真有利於社會。另外,他說要讓西方殖民中國三百年,也顯然是過激言論。

 

總之,對於劉的主張,我覺得未盡妥善。我隱然覺得劉還保留著一些文革造反派的氣息。

 

當然,無論如何,更重要的應該是:不論劉的主張是什麼,司法都應該有更鮮明的程序正義,而言論自由原則也應該受到基本的尊重。顯然,在政權維穩的前提下,程序正義與言論自由原則也就不那麼重要了。就此而言,無論如何,我們仍然應該在此時表示哀悼劉曉波,並批判中共對待異議人士的作為。

 

這裡,我還想稍作進一步的討論。中共作為一政權,為維護政權而做出些不人道的事,固然讓人失望,但我並不認為這只是這個惡劣政權的錯誤。這背後其實有部分是一群人(未必都是這個黨的成員)的典型思考、反應模式。我認為這種思考、反應模式才是悲劇故事背後真正的主導力量。

 

這種會造成悲劇的思考模式有可能是由這個政權所灌輸。但是,會造成悲劇就等於是一種反噬的效果(註二)。而且,我認為這種思考模式並不完全是這個政權所能掌控。嚴格說來,實情很可能是:這個政權之所以會有這種思考模式是先前結構的結果;政權是「再製」一種扭曲的思考模式。這是我們要能透視的環節,否則恐怕就無法找到真正的問題解藥。

批判特定政權,不能說沒有意義。但是,將批判聚焦於特定政權的惡意或私心,卻未必公平,更不能真正解決問題。檢討並調整結構、改變某些思考模式,應該才是更根本的做法。近代的中國,已經經歷了太多我指責你、你指責我的紛亂爭吵,而深刻的、結構性的檢討卻相對不足。如果劉曉波的死,也只是讓這種互相指責又再度上演,跳開來看,只有覺得遺憾。如何超越改革陷阱,避免改革形成零和遊戲,需要大家超越主觀的智慧與理性。

 

 

註一:
據說劉曉波本人的國家體制構想,比聯邦共和制更為激進(也就是更偏向允許西藏等地享有高度自主性),但他為與其他參與研擬憲草者達成共識,所以並沒有堅持己見。

註二:
悲劇也許乍看只是少數當事人的災難。但是,長期來看,仍然會反噬那個製造悲劇的體制或執政政權。執政政權也許一時並不被悲劇所反噬,但是,債終究需要清償。只有過於急切要看到惡報的發生,才會以為沒有反噬。而更重要的是,執政者會要以帶給個人傷害的方式來壓制某些個人行動,本身就反映出結構性問題的存在。把悲劇簡單歸咎於執政者個人的惡意,就看不到更深層的結構問題,也就無從消除問題的真正成因。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iag&aid=106446872

 回應文章 頁/共 3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民主是共產黨騙取政權的工具(二)
2017/07/17 08:12

1944年2月2日的《新華日報》―《論選舉權》

選舉權是民主國家的人民所必須享有的最低限度的、起碼的政治權利。民主國家,主權在民;人民是主人翁,官吏是公僕,代議士是人民的代表,好像是監督和管理僕役的管家。如果人民沒有選舉權,不能選舉官吏和代議士,則這個國家決不是民主國家,決不是民治國家了。固然,在過去,甚至現在,有些民主國家的選舉制度,並不是普選制,而是限制選舉制。但從第一次世界大戰以來,世界潮流所趨,很明顯地,是不可阻遏地走向普選制了。特別在我們中國,中山先生老早就已主張普選制。在理論上,一切人民都將享有同等的選舉權,應該是沒有疑問的。

1944年3月12日周恩來在延安各界紀念孫中山先生逝世十九週年大會演說中“人民真有發言權的國家才是真民國”。他說,“人民的自由和權利很多,但目前全國人民最迫切需要的自由,是人身居住的自由,是集會結社的自由,是言論出版的自由。”

(師範大學編:《中共黨史教學參考資料》第三冊原題《關於憲政與團結問題》)

1944年3月30日《新華日報》―《論英美的民主精神》

民主的潮流正在洶湧,現在是民權的時代,人民應有言論、出版、集會、結社和身體的自由是真理,實現民主政治是真理,真理是要勝利的,所以高舉民主的大旗奮鬥著的世界和中國人民是一定要勝利的。

1944年4月19日《新華日報》―《言論自由與民主》

有民主就有言論自由,沒有言論自由就不是民主。我們拿英國來作例,英國是一個民主國,所以英國即使在戰時,對言論的自由也是尊重不渝:報紙送檢是出於自動,而且只限有關國防的稿件;刊載了有害國防的消息,至多也不過事後由政府提出公訴,沒有其他任何直接干涉言論的行為。──這些事實,是一民主國對言論態度的標本。就拿現在發生糾紛的澳洲來說,報紙和人民也還有對言論限制作抗爭的權利,可見民主和言論自由,實在是分不開的。我們應當把民主國先進的好例,作為我們實現民主的榜樣。

1944年6月13日《解放日報》―毛澤東

“我重復說一句,我們很需要統一,但是只有建築在民主基礎上的統一,才是真統一。國內如此,新的國際聯盟亦將是如此。只有民主的統一,才能打倒法西斯,才能建設新中國與新世界。”

1944年7月,毛澤東在與中印緬戰區司令官兼蔣介石參謀長史迪威將軍的政治顧問與謝偉思等人談話時還盛情說過,“每一個在中國的美國士兵都應當成為民主的活廣告。他應當對他遇到的每一個中國人談論民主。美國官員應當對中國官員談論民主。總之,中國人尊重你們美國人民主的理想。”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等編《黨史通訊》1983年第20-21期)


民主是共產黨騙取政權的工具(一)
2017/07/17 08:05

1941年10月28日《解放日報》

目前推行民主政治,主要關鍵在於結束一黨治國。因為此問題一日不解決,則國事勢必包攬於一黨之手;才智之士,無從引進;良好建議,不能實行。因而所謂民主,無論搬出何種花樣,只是空有其名而已。唯有黨治結束之後,全國人才,才能悉力從公,施展其抱負;而各黨派人士亦得彼此觀摩,相互砥礪,共求進步,發揮政治上最大的效果。有人說,國民黨有功民國,不可結束黨治,使之削弱。不知國民黨今日的弱點,都是在獨攬政權之下形成的。當其他黨派起來競爭時,國民黨只有更加奮勉、添加新血液、振起新精神,日趨進步。因此結束黨治,不會使國民黨削弱,只會使它加強起來。

1943年9月1日《新華日報》―《記者節談記者風格》

緊握住自己這一管直筆,作真理的信徒、人民的忠僕。一方面,凡是真理要求我們說、要求我們寫的,就決不放棄、決不遲疑的給說出來、寫出來。另一方面,凡不合真實和違反民意的東西,就不管有多大的強力在後面緊迫著或在前面誘惑著,我們也必須有勇氣、有毅力把它拋棄,決不輕著一字。直者,直道而行也;有是有、無是無,白是白、黑是黑,不容有絲毫的假借,也不容有絲毫的含糊。

1943年9月15日《新華日報》―《民主第一》

民主已經成了世界的潮流,誰要反抗這潮流,誰就要遭受滅頂之禍。

1943年9月15日的《新華日報》

所謂反法西斯侵略各國必須先在自己本國內徹底實現“民主第一”的口號,當然並不是說,這些國家都必須實行同樣的民主政治。由於各個國家的歷史發展、社會狀況等具體條件的不同,他們各自所實行的民主政治,可能在形式和內容上,都存在著多少差異。但無論如何,它們之間有一個基本點是相同的,那就是政權為人民所握有,為人民所運用,而且為著人民的幸福和利益而服務。這樣的政權必然尊重和保障人民的自由權利;使失掉自由權利的人民重新獲得自由權利;沒有失掉自由權利的充分享有自由權利;特別是言論、出版、機會、結社,這些作為實行民主政治的基本條件的人民的最低限度的自由權利,是必須切實而充分地加以保障的。

1944年2月1日《新華日報》―《人民基本民主權利的保障──論張君勵先生的建議案》

協進會第二次會議裏,通過了張君勵先生提出的《人民基本權利三項之保障之建議》一案。早在一月三、四、五日,張先生就曾在成都的新中國日報發表了《人民基本權利三項之保障》一文。這次提案的內容,是和那篇文章相同的。張先生所說的三項人民基本權利是:一人身自由;二結社集會自由,三言論出版自由。第一項自由,是為了人民不致遭受非法的祕密的拘捕、限制、審判和處決。第二項自由,是為了“第一,可使人民以集體發抒政見;第二,各種政治結社可以互相切磋;第三,養成民間領導政治之人,使其發為負責的言論;第四,在朝黨在野黨各有互相監督之機會。”其主要建議,是人民可以組織團體、政黨可以合法存在公開活動。第三項自由,是為了人民能夠發表意見、批評,監督和改進政治及社會等等的各種設施。其主要建議是實行圖書雜誌新聞的事後檢查。張先生所提出要保障的三項人民基本權利,雖然並不包括全部民主權利,卻已經涉及了重要的三項。一個國家是否民主,必須以此三項為重要的標幟。因此,我們和張先生一樣,很重視這三項人民基本權利。


gray-area
等級:5
留言加入好友
精彩
2017/07/16 09:20
精彩!

吳其東
等級:4
留言加入好友
2017/07/15 22:37
跟美國比起來,中國是和平主義的模範生。

Taiga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7/07/15 18:42
板主說:“晚近又漸漸有走向牘武、放棄和平崛起路線的傾向。”

約在2010年左右,日本巡邏船在釣魚台群島海面衝撞中國大陸漁船並逮捕船長一事,相信板主應該還有記憶。現在是2017年,這種事沒有了,並不是大陸漁船不去捕魚了,而是日本巡邏船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這是中國大陸海空力量大幅增長的結果。增強軍力,讓人民不再受外國人欺負,這不是牘武!

鄧小平給他的繼承人最後的政治交代是“韜光養晦”,但他也希望他們“有所作為”,韜光養晦胡錦濤做到了,有所作為則由習近平來達成。

習近平上台兩年,平息了讓胡錦濤焦頭爛額的“西藏喇嘛自焚”事件,打貪將中央軍委副主席都抓了起來,無數幹部滾下台,這兩件大事,大陸社會沒有掀起很大的波瀾,這是不容易的。如果鄧小平還在,他會說“孺子可教也”。

“一帶一路”更是世紀性的大工程,對第三世界國家非常有利。這裡邊沒有一絲火藥味,不知板主的“牘武、放棄和平崛起路線的傾向”是何所指?

Taiga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7/07/15 16:28
“但共和國最本質最核心的東西是什麼呢?應該是民主和法制。我們所缺的恰恰是民主和法制!”

“把中華人民共和國真正建成一個權力來源於人民、法制公平的憲政國家。”

“在政體上大概一國兩制還不夠,一種可能的方式是聯邦制憲政之路。”


以上這三段話來自所謂鄧小平遺囑,不管真假;它流傳在大陸的網路上,並沒被禁。名字在遺囑上的人,也沒有一個人出來否認。

其實大陸上會講這種話的知名人士不少,曾任總理的溫家寶就是其中之一。

所以我認為劉曉波並不是因言假禍,問題應是他參加並領導組織。

西方國家把劉曉波當成對抗中共的工具,也要對他的死負一部分的責任。

吳其東
等級:4
留言加入好友
2017/07/15 05:56
這個世界上從來沒有絕對人道的政權,因為政權的本質就是要強制人民去做某些事與不做某些事,而強制是不可能完全人道的,否則根本無用。若要完全人道的政府,那只能是完全無能的政府。民主政治的一個先天矛盾就是:理論上人民在政府之上,但現實裡政府必然也必須在人民之上。理論上人民是主,現實裡政府才是主,否則行不通。民主政治只有在小國寡民才能降低這個矛盾,在人口上百萬 千萬甚至上億的國家,民主政治是名不符實、自相矛盾的政治,必然變形。比如美國,就變形為財閥是主的“財主政治”,賄賂公行,官商勾結,日趨腐敗。民主是西方價值觀下的謬論,蘇格拉底言:民主政治就是蠢人政治。孔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先聖先哲早就道破民主的迷思,還要迷信西方民主嗎?
頁/共 3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