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關於傳統中國社會的三點假說
2018/03/08 20:03:18瀏覽3030|回應6|推薦18

我嘗試以另類方式探討中國社會,比較是社會學式的探索,而不同於歷史學。探索已陸續進行中,但是,一直很零散。為求系統化,現在嘗試提出一套分析架構。希望先提出粗略架構,再填充血肉。當然,架構可能隨血肉的添加而陸續修改。在僅現架構的階段,所提論點均應視為假說。

歡迎網友們對以下假說提出修改或批評意見。

一、人本思想是傳統中國文化主流,但社會欠缺促進主體昇華的催化機制。
(一)儒家思想是人本思想,強調道德主體性原則。此大體有利於社會整合與文明進步。
(二)但社會缺少教育或宗教機制維護道德意識,道德易滑落流於虛矯。主體性原則易因世俗化與現實壓力而實質上轉化成為利己原則。
(三)近代西方的人本思潮是從先前的神本思想轉化而來,是夾雜著神本色彩的人本思想,其效果可能不同於我們所以為的人本主義思想。
(四)儒家人本思想可能壓抑客觀框架的發展:法律、宗教。反之,非系統性的靈異說卻得趁隙而入,並影響深遠。
(五)儒家抱持樂觀(虛幻?)人性觀,重道德、意志,缺少幽暗意識;強調家庭倫理,契合直觀人性,卻不利於客觀性認知,也不利於超越意識與普遍主義等的發展。
(六)儒家思想缺少二元對立,較少張力與焦慮,從而也缺少改革動力與創造力
(七)人本似易導向人治,因為人高於法;法治恐需要對超越性律法的信仰,後者可能需要有上帝信仰與上帝律法概念幫助支撐。

二、傳統中國社會裡公共規範模糊而脆弱,家庭倫理是社會規範的核心模式。
(一)小農經濟與隔離式社群不利發展普遍性人際互動規則。法治不彰,法律規則模糊、籠統、寬泛,容許不同解釋與運用,且執法不嚴明。
(二)家族勢力與政治統治勢力長期抗衡,大帝國式的統治傾向將主要倫理規範界定權讓步給家族倫理。
(三)家族倫理缺乏普遍主義精神,不適用於異質社會生活,並易養成成員依賴性格。
(四)惡劣客觀情境條件下道德主體不足以挺立,本我膨脹或主體扭曲。
(五)異質社會生活通常需賴國家以暴力強制方式維持秩序。
(六)相對於武士領主制,長期而言,文官郡縣體制塑造公共規範的力量較微弱。相對於日本武士,中國士大夫作為統治階層,自身戒律不嚴,也無力糾察一般大眾。
(七)帝國統治需賴法治,否則就需要武力與思想馴化。思想馴化可能形塑依賴、乃至懦弱的國民性格。

三、小農經濟與物質條件長期匱乏使普遍國民性趨於保守、傳統主義傾向。
(一)小農經濟可維持一定的總體小康世界,但傾向鼓勵生育以增加生產力,最後易致人口相對過剩,以致以家庭為單位論普遍貧窮。諸子繼承制促使社會均貧。
(二)小農經濟習於安定、保守,創新力欠缺,生產力難提升。
(三)中國周邊缺少相對較富裕地區,難以依賴擴張政策獲取資源。反之,周邊對中原的長期掠奪,促成國防政策保守性,恐也影響國民保守性。
(四)缺少西方殖民機遇與條件,無由增富並改變、提升有利於創新性的生活條件。鄭和下西洋,卻無殖民意欲,甚至也無攫取資源意識。稍後出海政策又被禁絕。這裡有保守觀念的作用。
(五)物質條件長期匱乏固有助於促成節儉、勤勞,卻也有可能影響加重匱乏危機意識,以及因此而生的國民保守與依賴性格,還有自利性格。
(六)相對於(海洋)商業社會,(大陸)小農經濟社會可能不利於理性化發展,特別不利於工具理性化,而較有利於傳統主義思想。由此進而影響法治不彰,乃至科學不彰。
(七)(大陸)小農經濟社會可能只有限發展城市與市民社會,也只能形成有限的公民意識。遜於西方城邦國家。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iag&aid=110908272

 回應文章

joycelinlin愷悅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 慕陶老師久違了.]
2018/03/21 11:09
您一直繞着儒家文化可能是現代化社會的障礙來思考, 現在還連其為小農文化的產物, 更佐懷疑. 您一直以為法治社會才能面對真實人性; 既然沒有神本思想訓練的底子, 希望以「教育」來訓練「自律」, 以佐法治的成功和暢順. 不過, 有沒有思及法律基本精神若建基於人類的平等, 什麼「新的力量」可代替「舊的神本思維訓練」基礎, 以便可以落實平權精神呢? 又有沒有思及人性的「自私」性和「功利」需求, 若沒有夠強的「利他」和「超越性理想」或「超越性信念」夠力去推動, 法治社會仍然因為現實利益和利害, 建在浮沙呢?

Golf Nut 提出的(這方面好佩服他的深度)固然是他的觀察和自覺/自認的「理性思維」, 另一角度, 就是他的信念. 「道」於天地本然, 這是道家的中心思想, 何嘗不是儒家的中心思想(天、道、大道、皆一.)「玄德」, 老子提出的, 孔子也提「德化」, 只不同的敍述法和語調, 哲人的觀察和信念, 我們不必摒棄啊!

傳統文化典籍浩如煙海, 也繁難駁雜, 但是根本精神很清楚, 早在古老哲人的智慧提綱挈領. 傳統保守也許是難迎現代急劇變化的弱點, 但是, 上向的和正面的好精神,一脈相承, 維繫後代的重人倫之美, 乃有一直頌美「禮運大同篇」的「天下為公」理想(不也接近現代「福利國家」的理想嗎?), 老子的「玄德」理想一一「為而不恃, 功成身退」(不也接近現代人本理想的「分享」和「奉獻」精神嗎?)

不必那麼懷疑傳統啊! 


出岫閒雲(chiag) 於 2018-03-21 16:09 回覆:

我與愷悅是老朋友了。但是,論到一些較基本的問題,始終難有好的共識。頗感遺憾!

我試從幾個層面回應你的提問。

首先,我並不全面否定儒家與其人本主義思想,而是批判其不足或偏頗之處。法治之不足就是重要問題之一。批判不宜等同於否定。多批判、少否定,對社會應有裨益。

再說到人本與神本。我以為,傳統中國文化主流是人本思想,卻與近代西方從神本轉向人本,並互相摻雜的所謂人本,有很大的不同。也可以說,中國社會不是缺乏人本色彩,而是人本本身可能有缺陷,它需要被昇華,但缺少支撐架構

人本排斥外在架構。但是,少了外在支撐架構,卻又被"自然"人性所限基督教的神,既外在又內在,但基本上基督教是一種外在框架。它支撐人性昇華,但同樣也可能限制某些人性面。以最近基督教反對同婚而言,就有可能是對人性的一種限制。

我自己有一套矛盾律的思維,大體近似於認為事無完美。基督教在歷史上對西方、對世界產生很重大的貢獻,但是,終究不是沒有可爭議點。譬如人類學者M. Mead對清教徒式的兒童教養方式所做的抨擊,可見從現代自由化觀點看,後者就難被認同。

Max Weber曾提到基督(新)教的焦慮感問題(主要因為世俗與神聖世界的對立觀,以及人必須面對審判)。這可能既是西方進步快的原因,本身卻也帶來心理壓力。

佛教可能意味著對印度教的一種人性解放的心靈革命。禪宗可能是人性解放的一種極致。所以,我認為禪宗非常具有人本色彩。但是又不同於儒家。

我以為,禪宗思想也強調以人為中心,但是重視人人成佛的境界,並認為佛心乃人人本具,肯定人存在的價值與尊嚴,並重視個人思想的自由

禪宗的人性解放,如果有問題,我以為是太個人主義與唯心論,缺少對現實社會的審視、批判與積極改革意圖。

現代佛教,我認為一部分是受到基督教精神的洗禮。好比佛教辦大學,應該是受到基督教辦大學的影響。

出岫閒雲(chiag) 於 2018-03-21 16:27 回覆:

我真正感覺遺憾的一點是我們社會裡的一種缺少深度溝通、或者說拒絕真正溝通的狀態。

我之所以一再說這些,是要對那些台獨、反中人士指出中國社會文化的潛能,因為它是一套人本思想。

但是,我之所以會提到問題面,有兩層意思。一方面,我確實認為這些問題存在,也因為有這些問題,我們才看到現實中的那些負面現象。而且,我堅持認為,這些負面現象或悲劇,主要不應歸因於少數幾個領導人,而是結構性問題的產物。不改變結構,不能真正徹底改變體質。再怎麼口誅筆伐那幾人或那個(些)黨,意義非常有限。就此而言,我對李敖的診斷是頗不以為然的。而它能得到坊間這麼大的讚譽,我認為是大家的偏見所致。

但是,我所看到的負面,使我對於那些一味高揚傳統文化的聲音也不以為然。所以,錢穆式的觀點也有其侷限。他們把問題做了奇怪的歸因,與傳統切割。

反中者則大體相反,把負面視為中國的本質,所以看到負面現象就要反中。

我的目的是要提出一整套論述,切中肯棨,打破雙方的偏執。


沒有我這個人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8/03/15 10:35
伏羲氏始為婚姻之禮,以別於禽獸;堯遭洪水之患十三年,洪水平定之後,舜使契教
民人以人倫,再次別於禽獸。婚姻、人倫之義大矣哉!古代歐洲蠻族,無有人倫,父
女、母子、兄妹、姊弟之間可以相為性交以傳宗接代。古歐洲如此幽暗,有何可學?

沒有我這個人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8/03/15 07:03
中世紀的歐洲,除教會人員識得書面語言外,遍地都是文盲,貴族及國王也不例
外。教會何時承擔教化之責?不就中學西傳,啟蒙歐洲人,近幾百年的事情嗎?
當中國人的思維方式跟歐美蠻族相同時,連自己固有的某些重要詞語(民主、選舉
、人文、文化、文明、上帝、天父、聖經等),都要採用蠻族定義,選賢與能就是
不可能的事情。

GolfNut — 無心的邂逅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8/03/13 15:39
社會缺少教育或宗教機制維護道德意識,道德易滑落流於虛矯

道德意識先於、而不後於教育或宗教。教育程度高者不見得比較道德,迷信宗教者更通常較不道德。

寫道德經的老子不識字,道教是後人因他而創的,可見道德與教育、宗教無關。

道,是「天地運行之至理」,德是「人我承感之真情」。

道屬天屬地不屬人。以是,道從首從走不從人。德屬人不屬天地。以是,德從人不從天、不從地。

也可以說,理,是「天地運行之正道」,情,是「人我承感之盛德」。

道德先於一切,這可從高等動物譬如大象、海豚、殺人鯨的社群行爲看出。牠們有什麼教育、宗教?

簡單說,道是天理,德是「人該怎麼做」以符道。任何高智動物都知道自己該怎麼做,所以叫「知道」。知道以後就該有德,,就是德的一種。

善,是「厚生」。大象、海豚、殺人鯨不懂善嗎?牠們厚不厚生?牠們的德從何而來?教育還是宗教?

道德,是高智生物不假外求的本能,與教育或宗教無關。
出岫閒雲(chiag) 於 2018-03-21 19:05 回覆:

"寫道德經的老子不識字,道教是後人因他而創的,可見道德與教育、宗教無關。"

我試從你這句話開始做一回應。

首先,我不相信老子不識字。不過這應該不是爭論重點。

教育於人之道德有用無用,我也先不討論。但是,我認為就整體社會而言,人需要教化,教化依賴制度。教育制度功效不顯,是個問題。但是,沒有教化制度,難期有效改變群體。天才只能另當別論。

出岫閒雲(chiag) 於 2018-03-21 19:35 回覆:
我曾於另文(遠被低估的重要結構條件---社會控制)中討論社會控制的重要性。我認為,基督教社會與日本社會都有較強的社會控制。中國社會中的社會控制則相對較弱,特別是在異質社會中為然。中國社會最強的社會控制是在家庭裡。離開家庭,日常性的社會控制就很弱。西方則有基督教持續對社區整體進行社會控制(與教化),日本則因為武士領主的控制力量遠強於中國的文官郡縣首長,集體控制也較中國要強。控制帶來的集體紀律,對西方、對日本,都有明顯效益。但是,自由主義思潮鑿使人們忽略社會控制的正面意義。中國人因為人本思想,也不欣賞控制一事,也就不去檢討其效益。這恐怕是一大盲點。
出岫閒雲(chiag) 於 2018-03-21 19:46 回覆:

最後再談談對高智慧者的教育作用。我仍然認為教育有積極意義。當然,這個教育可能要取廣義意義。譬如說,比爾蓋茲,大家都說他沒有大學文憑。但是,以美國社會來說,他仍然可得到充分的制度效益(廣義教育制度),譬如圖書館、網路、圖書提供的訊息等。他如果生在阿富汗的深山裡,恐怕不能有如此成就。

更重要的是,以史懷哲為例,如果他不是受到基督教的思想洗禮,他大概也不會想到要去非洲傳教。中國也有許多先賢,但是,他們成就的是另外的事功。但是,最糟糕的可能是因為環境太糟,結果一事無成,甚至不曾積極嘗試做任何事。總之,因為有基督教化,才促成一些信徒做出某些偉業。沒有基督教,這些偉業也就不太可能發生。中國就很少辛苦傳道,甚至為之犧牲的事蹟。

總之,我強調,外在框架不管是對眾人而言,或是對少數菁英而言,仍有關鍵作用。不可輕忽。而人本似乎恰是帶來輕忽心理的重要思想型態。

出岫閒雲(chiag) 於 2018-03-22 09:44 回覆:

道德與教化的關係為何,是個大議題,不易簡單理清。不過,我深信教化對道德是有影響,而且影響深遠。

道德是否直接植根在人類基因當中?我認為概念上要審慎作出區分。有些構成道德要素的部分,可能在基因裡已具備。譬如人可能會有先天的惻隱心、從眾性、同理心等。但是,嚴格定義的道德,光有這些先天特質還不夠。(從眾性有時候反而可能造成問題)

如果照康德的意思,自主性可能是道德的二大要件之一。自主性倒也可能是先天特質。

但是,康德強調道德須是出於義務的行動。我的理解是,行動不但要符合義務原則,而且是以實踐義務為目的。這裡可能牽引出一些待解的疑義。首先,義務的內容是甚麼?

在涂爾幹(E. Dukkheim)的道德論述裡,他用"紀律精神"取代了"義務"一詞。行動要符合紀律精神,這是構成道德行動的三項要件之一。紀律精神意思較狹窄明確,就是行動與集體規範要求一致。

如果以涂爾幹的說法為準,人的行動要是道德的,就必須符合集體規範。這又會引出兩重爭議。一是集體規範究竟是否善、是否正義,再是它如何能被意識到。就此,涂爾幹提到社會化。人是在社會化過程中認識規範。從我的理解來看,這就是需要教化之處。狼孩兒沒受過人類社會的社會化,就算他有先天的道德潛能,行動也難符合社會的規範。

康德的義務概念,有些像又不太像規範概念。康德的義務似乎更具有神聖性,是絕對的、非照做不可的。可能他心裡想的義務其實就是指神的意旨,而不同於社會的規範。問題是,對無神論者來說,這是虛無的事物。涂爾幹的規範概念其實大致就是義務論的世俗化版本。規範大體就同於義務,只是非出於神,而出於社會。出於社會者,對眾多個人也具有強制力,但是並不神祕。

如果義務真出於神,神自可逕將義務概念置入人的心中。人也就自然知道義務為何。但是,從我們的生活經驗,我們認為事情真是這樣的嗎?什麼事情是必須做的或不能做的,我們真都知道嗎?尤其當面對如忠孝難兩全的尷尬時候。

總之,我的意思是,我們並不清楚知道具體的道德內容。我們先天所有的是一種有朝向性的動能,但是,我們還需要更精準的方向盤,才能準確地實踐道德。但是,那都還需要教化。

進一步說,其實,真實人生裡,多數時候我們不是在實踐道德,而是在尋求與群體共生。這裡,需要道德,但是,道德的必要性有被高估的可能。因為,達到共生,理性可能重於道德。多數時候,理性行動的效果更勝於秉於道德前提的行動。這種理性,某個程度來說,卻也可以被認為是道德的,因為它可能有利於共生,可說是一種較低限的道德。現代異質社會裡,理性行動的意義尤顯。而理性行動,需要憑藉認知。人是因為知道怎麼做對共生有利,才能做出符合此旨的事。

總之,我以為,道德實踐不能沒有認知的努力,也就不能缺少教化之功。


狐禪
等級:4
留言加入好友
2018/03/10 13:26
從第二點看來,「家庭倫理」就是一、三點的根源,也可以解䆁那些現象。至於何以那麼執著於家庭關係,倒是可以繼續探討。西方在家庭之外還有教會分擔教化之責,中國是沒有的。

discoveryyam
等級:2
留言加入好友
2018/03/09 13:03
In a rollicking speech, Premier Hamasaki revived the divisive spirit of his campaign by reciting “The Snake” to bash immigrants, mocking Sen. Namie Amuro and encouraging chants to lock up Kimura Takuya. and what direction do you think the political situation in the Nippanese Monchuria will develop in your opin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