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7/05/22 09:52:30瀏覽1301|回應1|推薦10 | |
「人性」與「主體性」,我愈來愈覺得這是許多重要問題的核心部分。而人類迄今並不能把兩者的定位與關係安頓得好,從而衍生諸多困擾或災難。 近代西方人本主義思潮的核心精神,應該就是在強調(個)人的主體性。近代西方從中古時代的神本思潮出走,走向人本思潮。從此,人本主義思潮成為時髦,幾乎已經成為當然的價值取向。人們樂於宣告自己擁有作為人的主體性,並從而應該享有民主、自由等權利。 人們不僅認為享有這些是作為人應該擁有的權利,而且還相信這些有利於社會的進步。人本主義思潮被認為是促進近代西方社會進步的重要條件,也將會成為其他社會進步的助力。 人本、人本,以人為本,很快就成為人們琅琅上口的金句。 但是,人本主義真有如此這般美好嗎?其實,還是個謎。 主體性就其相對於奴性的意義而言,當然值得肯定並珍惜。但是,就像民族主義與帝國主義之間存在曖昧關係一樣,主體性也可能與另一種形式的宰制相關:主體對客體的宰制。 問題在於誰會是那「客體」。從主觀出發,每個「對象」都是客體。也就是說,他者都是客體。 所以,主體性原則必須普遍轉化成為主體際性(intersubjectivity):每個人都是主體,彼此都以主體的位階存在並互相對待。但是,這並不易做到,因為我們總有許多理由將某些人或群體看做他者,不願意承認他們也是主體,而寧願視之為客體。 問題不僅如此。人以外的存在不是主體,而只能是客體,所以只能是為主體所用、乃至被宰制的對象。人或許未必適合被說成是刀俎,而魚肉則確定只能是讓人大快朵頤的物件。當然,花草、樹木是被使用、消耗的客體,陽光、空氣、水、土就更不用說。人只能在憂懼這些被利用的物耗竭的前提下,才開始想起要珍惜這些物。 總之,人的主體性意味著那些不被認為是主體的物、那些不能向人宣告自己的主體性之物,只能作為人的對象而被使用、被宰制。人的主體性其實隨時會轉化成為一種霸權宣告。 尤其,主體性原則缺少普遍主義精神與客觀精神伴隨的時候,問題就會變得更可怕。 帝王的專制,其實彰顯了某種主體性:僅屬於帝王的特定主體性。相對於這個特定主體,他者就都成了奴隸。 專制制度未必是沒有主體性,而比較是主體性原則沒有讓所有的人都能普遍享有。統治者享有了不成比例的主體性,而相對的他者則稀缺主體性。 儒家思想中的菁英主義色彩、階層化的社會框架,無形中使這種不普遍的主體性原則被合理化,而這也使得專制制度獲得了一定程度的正當性。而儒家也沒有對這種專制制度進行針砭、批判。 另外,強調主體性原則的行動傾向,既在無形中鼓勵了主觀認知傾向,而又因為主觀,使人更難意識到:自身的主體性往往會以犧牲他者的主體性為代價。這裡,原本的權力鴻溝又使問題更形惡化,有權力者忽視他者的主體性被犧牲的狀態,也或者,主體不覺得他者也應該享有主體性。 為什麼主體性會鼓勵主觀性?兩者間究竟是什麼關係?反之,客觀精神又是依賴什麼樣的力量才得以被強調?這個課題值得大書特書。此處暫且略過。一個最簡單的解釋是:作為主體的人太過相信自己(的認知)。儒家的整個思考就有強烈的過度自信的傾向;基督教徒則因為強烈意識到自己相對於上帝的不足,而更會嘗試跳出自己(的主觀)來看世界。 為什麼討論主體性,要與人性議題相關聯? 因為人性既可能被扭曲成奴性,也可能在彰顯(偏頗的)主體性精神之際,因為自我中心的普遍人性傾向,讓主體性原則成為壓抑、扭曲他者主體性的力量。如果人性中沒有自我中心的傾向,主體性原則或許更能當然成為人的道德意識的核心。 儒家的主體性原則其實完整說來應該是「道德主體性」原則,是先假定主體具有明確的道德意識,而從這種道德意識出發,來彰顯人的主體性。重要的是那個主體本來是道德的。從它出發,展現的是符合道德原則的主體性。 但是,這樣的人性假定顯然是背離實然的。反之,人性惡的假定雖然未必更準確,但作為社會的運行法則之基礎,卻可能更有效。基督教的人性認知,特別是「原罪」觀,比較接近人性惡論,而對建立社會秩序也顯得效果更佳。 人性惡或人性善,顯然都是過於簡化的論述,而且,可能都是把行動結果(特別是從承受此結果者的觀點看)與行動出發的心理背景混淆。 重要的是,性善觀支持主體性原則,使主體性原則更具有合理性。從而,前述的主體性原則所可能帶來的弊端則在相關論述中隱沒,也因此缺乏防弊的論述。 儒家在與中國傳統其他諸家思想流派的爭鳴過程中,其實是擁有更多的號召力的,一個重要的理由就是因為它更能鼓舞人心。但是,有理論號召力並不等於有充分的防弊論述與具體因應辦法。 儒家與專制之間的微妙關係,在近代以來,分成兩橛。同情者不認這個關係(也就是說,儒家思想並不導致專制制度);批判者則逕直認定儒家與專制之間的關係不可切割。對於真正的可能影響機制的論述卻付之闕如。 儒家思想當然不會直接鼓勵專制,但或有可能間接支持專制(開明專制)。關鍵在於儒家的主體性原則,嚴格來說,應該是缺少普遍主義精神與客觀精神的主體性原則。更準確地說,儒家對於普遍主義精神與客觀精神持曖昧態度。理由可能在於他們接受現實上的階層化社會合理的論述,以及一種唯人有識,從而主觀認知合理的默會。 當儒家思想作為權力爭逐角鬥場的祭品時,這些檢討意見也就難以深化。 同樣的,當前的人本主義,則是欲藉西方文化的優勢來推廣人本主義思想之際,主體性原則又以另一種正當性被強勢推銷,它被深刻檢討的可能性又因而再度被壓縮。西方神本主義背景的作用則被忽視。我們只學西方的意圖方向,而忽視他們的社會背景條件的作用。東施效顰結果如何?可疑!可嘆!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