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人本思想與對認同的忠誠
2017/07/09 16:44:09瀏覽1692|回應16|推薦17

少年時的我,對所謂「中國人」的認知與現在有極大的出入。我曾經認為,中國人太迂腐、太守舊、太多冬烘思想,所以不容易進步。

 

不過,之後我開始觀察到,中國人其實非常務實。與所有的其他高度文明社會相比,中國人的務實性都不遜色,且有過之。這一點固然讓我理解了某些現象,但是卻也又生出新的疑惑:如此重視務實的文化,應該沒有理由進步遲緩啊?(註一)

 

務實性表現在哪裡?以宗教發展來說,傳統中國社會當然也有相當濃厚的宗教氣氛。但是,相比於印度、歐洲、猶太社會與伊斯蘭世界,中國社會裡的宗教氣氛卻遠比較淡,而且雜。整個歐洲,一千多年來幾乎是純基督教世界(有歧異也是基督教內部的事)。中東地區與北非則幾乎是純伊斯蘭教的世界,有差異主要也是伊斯蘭教內部的事。印度則主要是印度教與伊斯蘭二分天下,直到歐洲人來到。美洲從哥倫布以來,也基本上成為基督教世界,只是有新舊教之分。

 

中國卻不然,有佛教、道教、儒教,甚至還有景教、祆教,大概也一直有些沒有宗教信仰之人(譬如「神滅論」的作者王充)。事實上,儒教是否算是一種宗教,也一直有爭議。

 

總之,中國人在宗教信仰上不執著、也不專一。

 

說中國人務實,不只是在宗教信仰上的表現。德國社會學者韋伯也曾指出,中國人的營利欲可能是舉世無匹。營利一般認為是一種務實的目標。晚近中國大陸號稱人人向錢看,也表現了強烈的營利欲,也可以說是一種務實的生活態度。

 

或許該指出,營利未必就是出於務實心理。按照韋伯的說法,基督新教倫理鼓勵營利,但背後卻是一種非理性的、出於宗教動機的理由。不過,韋伯也認為,這是極為特殊的歷史發展,並非常見。

 

中國人的務實性,其實更多應該是在日常生活上表現出來。

 

雖然我們在一些武俠小說之類的稗官野史中,往往讀到中國的英雄俠士如何愛國愛民,隨時可以犧牲小我完成大我。但是,其實就在同樣的這些小說裡,也就可以看到事情的另一面:出賣國家民族的反派人物的存在。嚴格說,即使是在小說裡,我們也不清楚哪一種人更多。雖然愛國英雄通常是主角,但他必須出生入死奮戰卻暗暗反映那些惡人之眾。

 

我們的正史也與稗官野史有異曲同工之處。在正史裡,我們讀到文天祥、陸秀夫、史可法...等民族英雄的行徑。但是,歷史裡卻又以較隱諱的筆法提到,漢人XX率元兵侵宋、漢人XX引清兵入關。我也看到,一些其實祖先是漢人卻入籍八旗的人,在民國後卻寧堅持維持旗人身份。

 

漢人其實並不那麼忠誠,對國家、對民族、對宗教、對抽象觀念皆然。至少,並不是像我所曾以為的那麼忠誠、那麼迂腐地堅持固守。這是我較晚期的感悟。想想看,猶太人在失國2533年(586BC-1947AD)後,還能復國。中國有哪個朝代能在百年後復國的?金庸天龍八部裡的慕容復說是要復燕國(在國滅後約四百年後),在小說裡、小說外,都成了笑談。此刻,中華民國明明還在,卻已有許多人說它早已經不存在了。

 

什麼情形下應該堅持什麼樣的族群或國族認同,從不同的視角看去,會有不同的答案。洪承疇降清,他自己不好做解釋,於是說:鐘鼎山林,各有天性。也就是將行為的原因歸諸他自己的個性。但是,顯然與他個性類同的人很多。清初的滿朝漢官豈不都是?所以,這其實不是個性問題,是情境與文化的產物。

 

中國文化強調務實,且似乎在一定程度上允許認同不忠誠。

 

嚴格來說,所謂不忠誠,是從某種特定視角觀看所做認定。譬如元將張弘範,應該是北方漢人,卻成為元軍侵宋先鋒。但是,歷史上對張弘範並沒有什麼責辱,對他的個人品行倒還有些正面描述。清初總兵祖大壽,先是明朝總兵,且是抗清名將,最後卻以清朝總兵稱於世。歷史上也沒有對他做什麼負面描述。滿清八旗部隊裡有所謂漢軍旗,成員幾乎都是漢人。曹雪芹的祖先也籍隸漢軍旗,他們是漢人血統,卻忠於滿清皇室,也沒什麼人覺得奇怪。他們的忠誠也許有轉移,但是,在當時那種情境下,忠誠轉移似乎是可被理解的。

 

我們先不要做價值判斷,先問為什麼、它的意義是什麼。這是一種以人的當下感覺與追求為主,而不以某種抽象價值所維護的觀念為行動宗旨的文化模式。所謂的不忠誠應該也就是務實生活態度的一種具體表現。

 

有個值得注意的現象。中共建政之初,被認為最有風骨的大儒是梁漱溟,而他卻是蒙古族人。

 

不忠誠,也可能因此不夠團結,這可能是中國人的缺陷性格。但是,如果這種性格確實普遍存在於國民身上,那就比較可能是受文化影響所塑造的性格特徵。務實就是一種文化價值,傳統中國文化就有重務實的價值。

 

也許應該奇怪的是,會有文化不重務實價值的嗎?還真有很明顯的相對差異,至少在這些古文明的某些重要面向是如此。所有那些宗教文化發達的古文明,包括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印度教等文明幾乎都把某些宗教教條擺在日常生活原則之上。重要的是,如果還沒有這種宗教文化、這種宗教教條,也許他們的文明就無法被持續凝聚、發展,因為缺少對某些事物的集中而持續的認同,所以集體行動容易渙散,從而使文明難以延續。猶太族群之所以能在失國二千多年以後復國,正因為他們有持續的宗教信仰。像是迦太基,國滅以後,就幾乎沒有任何得以延續的事物。中南美洲的文明也都難有任何持續至今的認同。宗教的價值,維護了文明的持續可能;當然,也可能在後期限制了文明的後續進步。

 

中國呢?

 

相對於前述宗教文化發達的幾乎所有其他古文明,中國古文明有特別不同之處,那就是宗教文化並不那麼發達,更沒有強的宗教信仰統一性,但卻仍然有很高的文明延續性。這是什麼力量有以致之?

 

我的猜想是人本主義。儒家思想是一種人本主義思想。而人本主義帶給中國文明強大的生機。儒家標舉「仁」,可能抓住了一個最核心的人本主義思想精髓。仁既是個人心理的重要面向,卻同時也是社會互動的基本應然原則。孔子說「我欲仁,斯仁至矣」,又把人作為道德主體的制高點位置強調出來。由此,才能牽引出「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的道德理想。這樣的道德理想成為傳統中國文明的生命泉源,吸引著無數的後世知識菁英,自願向這樣的精神獻身。

 

當然,說中國的人本主義思想帶來強大生機畢竟是相對的說法:相對於各種可能存在過的古文化而言,中國傳統文化生機強大,因為它的主流內涵是人本主義思想。

 

早期的人本主義思想,儘管可能比較粗糙,而且也為中國帶來許多困擾,但是,從大格局看,長期來說,它也帶來強大生機。

 

人本主義思想的基本特徵是主體性原則,強調人是主體。這個基本立場首先給予了人某些基本自由與權利。

 

說到這裡,可能有人會笑我,說我未免太抬高傳統中國文化了:還什麼自由、權利呢?現代的中國人都沒有的東西,竟說傳統中國人擁有?

 

我還是要說,這些是相對的概念。相對於馬雅人、印加人,古中國人擁有的自由、權利應該是比較多的。相對於武士領主制下的日本人,文官郡縣制下的傳統中國人也應該是遠比較自由的。而相對於歐洲的基督徒,中國人在宗教信仰上也享有很大的自由權。甚至也享有平均較多的國民自由。想想,作為農奴的歐洲人(在十六世紀初的英國,過半人口屬於農奴身分),能有中國自耕農那麼自由嗎?(與歐洲做比較容易有危險,因為涉及現代化所帶來的改變)

 

人本主義與務實心態之間未必是一種邏輯必然的因果關係,而可能比較是高相關的關係。或者說,廣義的人本主義也有範疇內部的變異性,某種特質的人本主義比較傾向我們所說的務實性。中國式的人本主義可能聯結務實性格,而近代西方的人本主義,很可能是摻雜著神本色彩(這是前期歐洲的特質,迄今並沒有完全消失),而有不盡相同的表現。這些或可參考韋伯的相關討論。

 

比較值得檢討的是,儒家的人本主義思想或也有可能帶來行為散漫與放肆的影響。這是我一直想提出的批評觀點,我認為人本主義思想會產生這個副作用,除非在特定情境條件下,譬如基督新教倫理特別強調紀律的社會條件下,就可能會有不同的效果。

 

回到本文的主要關心點:對認同的忠誠。我的推理是:人本主義思想不利於維護認同忠誠。這與我說人本主義會帶來行為放肆的結果是類似的思考邏輯。

 

前面說中國文化並不那麼強調認同忠誠,正是因為中國文化基本上是人本主義的。人本主義強調主體性,人既作為主體,就可由自己來決定認同:外在的力量、既有的觀念,都不足以決定我的認同,我的認同由我決定。從而,人也就可以像洪承疇那樣,決定改變自己的認同。改變認同,可能在面對外界時有些尷尬,但是,面對良知卻未必多麼不安。

 

中國的人本主義思想傳統,對認同保留了較開放的改變空間。它不是完全開放,也不是鼓勵認同不忠誠。但是,它的人本主義傳統是相對具開放性的。而這種開放性,很弔詭的,卻又將維護中國社會的存續可能性。水壺如果完全密閉,就沒法將水燒開。一個完全封閉的系統,對系統本身不是好事。

 

中國文明,不管是使用什麼符號來稱呼它,總之,它維持了很強的持續性。中國文明,或許成也人本主義(人性化與開放性),敗也人本主義(行為放肆、散漫)。最後,究竟是成是敗,或許要看中國式的人本主義能否依時代背景特性做出適當調節。

 

人本主義並不鼓勵認同不忠誠,但是對此抱持較開放的立場。也就是說,人本主義能為認同不忠誠給予一定程度的合理化。也因此,我們似可不必太心存芥蒂。保持開放態度,最後,對這個文明自身應該還是最有利的選擇。

 

註一:

中國人的務實性有可能展現為保守主義,包括在政治上與經濟上。保守有可能阻礙進步,但是,我們卻很難說那是非理性態度。從個人利益出發,保守可能是最有利的選擇。敢於創新或批判現狀,往往需要額外的信仰作為心理條件。缺少這種社會心理條件,最理性的選擇很可能就是保守。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iag&aid=106111611

 回應文章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路過
2021/05/09 19:34
元將張弘範是契丹人,那麼多漢奸,只能證明漢族是假議題,漢族根本是捏造虛構,彼此沒有血緣關係,何來認同感,根本是統治者捏造虛構,騙人民

gray-area
等級:5
留言加入好友
備戰, 迎戰
2017/07/16 09:15

中國人不打中國人, 可是佔著中國土地, 不承認自己是中國人

的 xx人, 惹事生非又不肯離開, 是要備戰, 迎戰的.

至於說, 土地不屬於中國?

去說服這個國際社會吧.


gray-area
等級:5
留言加入好友
戰爭
2017/07/16 09:14

林肯總統 主導了四年的南北戰爭, 美國人打美國人, 不准民選

的南方政府, 獨立於美國之外. 

九十七萬美國人喪生, 是當時美國人口的 3% , 六十餘萬軍人, 

三十餘萬平民 .


gray-area
等級:5
留言加入好友
a great blog
2017/07/16 09:12

This is a great blog presents so many delicate thoughts, 

but always accompanied with many irrelevant rowdy replies, 

some even using false names.


台灣非中國演講(三)
2017/07/13 16:11

想法轉變

「但出國之後,變得更能接受不同的意見與想法。」她還補充道:「我對從不同角度看台灣議題相當感興趣,因為在大陸時,通常只能得到官方的意見,我覺得這是不夠全面的。我會想先從對方的立場來考慮這些事情,並試圖用別的立場說服我自己。」

肖同學也說:「我覺得在政治上不同的觀點都需要尊重,沒有所謂正確與否。出國之後想法也有變化,某種程度上來講更加的客觀了,不是政治上的立場,而是出國後發現其實很多中國的問題國外也有,只是程度上的不一樣,但都是人類社會需要共同面對的問題。」

不只是大陸學生,台灣學生也表示在國外的生活能更加啟發不同的想法。

已經來英國半年多的廖同學表示,由於身處國外,表明自己來自哪裏是一種常態甚至可說非常有必要性, 因此會比在台灣時更明顯的意識到身分認同的問題。

她說:「如果被問及是否為中國人,我會果斷的否認後告知對方我是台灣人。但真正讓我對兩岸議題的想法有所轉變則是在我更深入了解中國後,讓我感覺到即使有可以相通的語言,兩地的價值觀與思考模式實際上有著非常大的差異。在中國我感覺到自己是個外國人。」

總結來說,不論種族與國籍,只要是不同的人,或多或少都會有不同的立場,特別是難解的兩岸問題,但走出了兩岸,有了更開闊的視野與訊息管道,不論是歷史或是政治都能以更開闊的眼光來檢視,並用更開放的世界觀,接受不同的想法並加以挑戰。

現今的政壇上,兩岸對於政治觀點仍然是各說各話,缺乏共識,或許唯有讓年輕人的視野更加開闊,相互理解及尊重,才是解開這矛盾的鑰匙吧。


台灣非中國演講(二)
2017/07/13 16:05

激烈辯論

講座結束之後的問答時間,來自各地的學生與雅各布斯教授展開了激烈的討論。有許多來自大陸的學生表示,無法被他的論點說服。

來自大陸的肖同學,目前在倫敦政經學院研讀經濟學碩士。他表示,主講者對「中國人」這個詞以及民族的概念並沒有明確的定義,肖同學說道:「你在定義很含糊的情況下那就不奇怪了,所以這就是說為何我覺得他的演講,學術的嚴謹性是有問題的。」

另一位LSE的大陸學生胡同學也表示,這位學者只闡述了他自己的意見而缺乏分析多方面的想法,因為其他的觀點也有其理由及公正性。

她說:「他堅持的論點是可理解的,但是由我看來有點太過於激進,並缺乏考慮現實框架的必要性,也就是說有點過於理想化及狹隘。」

而其他在場的台灣學生則表示,有些內容其實在國高中的歷史課本就曾學過,但有些新思維是以前覺得理所當然而沒有認真思考過的。

單一思維

雅各布斯教授在結束座談後表示,今天的主題是從歷史與文化的角度來探討台灣是否為中國的一部分,所以沒有特別去提到其他方面如政治學或現實上的框架等等。

但他認為中國大陸從小根深蒂固的思想與教育方式較為單一,故對於他們,這些想法是很難被接受的。但是他也表示,希望他的演講能夠帶給大陸學生們更多不一樣的想法。

也有大陸學生在會後表示,因為生長環境的關係,大陸學生通常被灌輸比較強烈的民族意識,所以他們對這方面的議題會比較保守。

胡同學說:「在大陸很難討論相關的台獨問題,更不用說在大陸支持台獨立場。因為政府宣傳以及民族主義的教育,中國人普遍的立場皆為反對台灣獨立,所以若你支持台獨的話,很遺憾,人們就會用負面的眼光看你。」


台灣非中國演講(一)
2017/07/13 15:57

網友投稿:「台灣非中國」演講引發的思想碰撞 -- BBC 朱思翰

布魯奈爾大學國際新聞研究生

倫敦政經學院(LSE)在 4月30日(周二)邀請澳洲學者布魯斯·雅各布斯(Bruce Jacobs)開講,以「台灣非中國」為主題並輔以歷史的角度切入探討。

這個消息公布時,許多兩岸學生眼睛為之一亮,有人拍手叫好,也有人不敢置信甚至嗤之以鼻。但不論立場為何,不可否認的,這種爭議性的話題的確引起了學生的熱烈探討。

親臨雅各布斯教授的講座會場,發現在場不但有西方學生,更有為數不少的亞洲學生來到LSE參與討論。

殖民地說

雅各布斯教授說道:「以歷史的角度分析,我認為台灣歷經的政權,從1624年荷蘭統治一直到國民黨統治台灣,全部都可以說是殖民主義。」

他分析,不論是荷蘭人、西班牙人或日本人,甚至是鄭成功、滿族及初期的國民政府都算是外來的政權,進到台灣島來實行極權與剝削。

他同時也補充:「我覺得中國政府在新疆及西藏的統治也是殖民主義!並不是只要所謂的『漢人』搬到其他族群的地方居住,那個地方就必須成為大中國的一部分。」

此外,教授在演講中也提到了台灣意識及本土化的興起,他認為從歷史的演變中,許多符號及文化都是台灣所特有的,而在演變的過程中,本土化使得台灣人(Taiwanese)與中國人(Chinese)很不同,不能將其劃上等號。

雅各布斯教授還提到了台灣國立政治大學對於中國認同感調查的數據,從1988年解嚴之後,越來越多的人認同自己只是台灣人而非中國人,即使國民黨在2008年重新成為執政黨,數字還是持續上升。

到了2012年時,認同自身為台灣人而非中國人的比率上升到約60%,而覺得自己是中國人非台灣人的比率則從1988年的20%多降至不到4%。

他說:「台灣人就是台灣人,就像新疆的維人和西藏的藏人,都是不同的民族,為何要用一個大中華民族的帽子扣在他們身上呢?」


gray-area
等級:5
留言加入好友
原來如此,
2017/07/12 13:05

是個不認同釣魚台歸屬宜蘭縣的xx. 

想替親中, 友中, 和中, 找個台階. 

結果出來個xx. 


巴菲特是猶太人也是美國人
2017/07/12 08:11
常常有人說猶太人很團結 。 但他們還是很搞的清楚民族和國家的不同 。 投資大師巴菲特是猶太人 ,著名的量子基金操盤人索羅斯是猶太人 。 但他們都不是以色列人 。 中國由於對台灣有領土野心 , 所以故意將中國人的意義混淆 。 台灣也有很多人搞不清楚中國人的意義是什麼 ?

搞不清楚的是欄主
2017/07/12 08:03
當我們說一個人是美國人的時候 , 當然是他的國籍是美國 。 當我們說一個人是德國人的時候 , 當然然是他的國籍是德國 。
同理 , 當我們說一個人是中國人的時候 , 當然是他的國籍是中國 。 猶太人和以色列人是同一個概念嗎 ?
頁/共 2 頁  回應文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