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7/04/07 09:51:54瀏覽1850|回應4|推薦16 | |
有朋友討論儒家思想,因為最近中國大陸正在大力推廣儒學,引起議論。論者說,中共是在為維穩而回頭提倡儒家思想。當然,這裡的維穩,也許是指整個社會的穩定,也可能是指中共政權的穩定。 儒家思想是不是可以被用來維護任一種不合理政權的穩定?這是個長期的爭議議題。我並不認為這有單一的答案,而要看我們捕捉的「儒家」究竟是指什麼精神特質而言。有論者說,儒家思想強調人在什麼社會位置上,就該持續守在那個位置上,不要貪求改變。這樣的儒家教義的解釋,很可能並不恰當。但是,卻也不能說完全無根。儒家思想是可能有這種含義。只是,它是儒家思想的核心精神嗎?我並不以為然。 孔孟的思想核心,我認為應該是「道德主體性」原則。近代西方的思想強調人的「主體性」,總的來說,就是「人本主義」思想。但是,主體性並不等同於道德主體性。康德強調道德主體性,具體的內涵就是「自由即自律」。而我認為,說「自由即自律」是有問題的說法。人之所以會自律,絕非在完全自由狀態下的心理傾向。康德會說自由即自律,是因為他的特殊「理性」能力概念。他所說的理性,與我們一般所了解的理性概念不同。理性不同於知性,知性是對經驗事物的認識,理性則是對超驗事物的認識能力。具體來說,人因為有理性,所以能認識神(超驗事物)。人也因為有理性能力,所以能既自由,同時又自律。 但是,撇開康德式的「理性」概念,人在自由條件下,通常是失去自律,而不是當然朝向自律。我是這麼認為。尼采的「超人」說、佛洛伊德的「本我」概念,都是對康德的道德主體性概念的某種形式的反駁:人如果自由地依「本我」欲望而行,恐非展現為自律;而「超人」之所以為超人、之所以能自由,恐正因為他能擺脫基督徒式的「道德」束縛。 儒家沒有「自由即自律」的說法,但是卻也在肯定人性的前提下,既主張人的「主體性」,又強調「道德」的重要性。因為,人沒有(道德)主體性(人而不仁),就失去做人的基本意義;而道德卻又是社會秩序的重要條件。儒家源起於亂世,對社會秩序當然很重視,所以強調道德,以維護秩序。同時,儒家又刻意要與法家相區隔,後者以法來維持秩序,儒家則點出以法為治的負面效果。 強調道德不是不重要,也不是強調道德一定不對,強調道德,多數時候應該是對的,甚至是必要的。但是,有些基礎條件問題可能被忽略了。在某種制度結構下,有些人持續處於不公平待遇下,卻要他維持道德自律,很容易就會變質為限制人們為自己伸張權利。這會使不公平累積,最後造成嚴重不公義的社會狀態。在傳統社會中,無產階級的地位與女性的地位都在這種持續不公平的狀態下,難以得到申訴,也難得到他人的仗義抱不平。最後,受到損害的人只能在能量累積到夠強大時起來推倒舊的結構。(只是,他們未必能想到如何構築新而合理的制度結構) 二十世紀初的中國社會,似乎就是一個高度缺少公義的結構狀態,貧富嚴重不均,而且長期持續。所以,會有系列的社會革命,特別是共產革命。只是,調整(深層)結構絕不是簡單的事,結構的強大抵制力可能用各種形式展現出來,毛澤東大躍進運動的失敗大體就是舊結構的抵制結果;當然,可能也包括某些人性,特別是傳統結構下所形成的人性的作用。譬如,人民抵制人民公社,而以普遍怠工或無效能的工作來回應大躍進路線,結果造成嚴重飢荒、餓死許多人。總之,毛澤東顯然走過頭了,逆了結構與(因此形成的)人性,結果是造成大浩劫。更遺憾的是,當中共再一次改變政策路線以後,卻又大體回到了中國社會的老路,一種極不平權的特權社會,只是換一批人(共產黨)來當統治特權階級。 不過,總之,有句英國諺語(?):丟掉舊搖籃的時候,不要連裡面的孩子也一起丟了。「道德主體性」是人本主義思想的核心,也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很可能也是我們唯一能做與應該做的選擇。 我並不相信「自由即自律」,但是,我相信自由與自律都有必要,缺一不可。簡單說,主體並不當然道德,但是,我們必須在強調主體性的同時,展現道德性。這很難做到,卻必須努力。如果放棄主體性或道德性,我們就都只有沈淪。只是,因為兩者並不相同,甚至互相矛盾,要同時實現,非常困難,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所以,要很費力地去尋找實現的路。近代西方也只是因緣際會而在特定期間、特定歷史條件下接近了此種自由與自律相結合的狀態。但是,他們很可能也會因為晚近過度自由化而漸漸失去道德自律,以致未來可能陷入困境。如何能免於這樣的兩難問題,不僅是西方社會的問題,我們可能更需要講求。 最後,我再簡單提兩件事。一個是主體性與主觀性間的關係。主體性原則很可能鼓勵主觀性。兩者在英文裡是同一個字,但不是同一個概念。前者強調人有自主的行動、思考、感覺的權利與可能性;後者指認識活動受限於認識者的既存特性(社會文化脈絡與個人經驗)。但是,主體性顯然促進主觀性。我認為,中國人的認知主觀性與道德主體性文化應該有關係。普遍存在的認知主觀性習性很可能是社會公義的敵對力量。 另外,強調道德固然有必要,但是,傳統結構卻可能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道德講求。一般所注意的是,君子之德(暗示小人無德)。但是,傳統社會可能對低階層民眾有更嚴格的行動限制。上層人士好像重禮儀,卻可能更常有侵權行為,而且易被放縱。認知主觀性的習性則是這種放縱與因此促成社會不公義的重要幫兇。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