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10/26 08:46:25瀏覽899|回應10|推薦8 | |
朋友回應我前篇貼文,表示「當奴性與主體性衝突時,一般人通常是奴性壓抑了主體性」。我回應表示不同的想法。我不是反向認為奴性會是弱勢一方,而是想要取消「奴性」與「主體性」兩者對立的看法。我強調那個自利的(或奴性的)我就是那個主體。反之,道德的我並非是主體,也可以說不是原初的「我」。道德的我是社會的我,是外鑠的我。只有當這個道德的我內化夠深,它才能成為主體。我認為,儒家在此有嚴重的誤判,並影響深遠。他們認為道德的我是本然的我,所以主體性當然是站在道德的一邊。我認為不是這樣的,主體性並不當然站在道德一邊。我認為主體必須經過特殊的「異化」歷程,或者說是「自我坎陷」的歷程,才能昇華,才能與道德同一。 我以為,儒家犯了個可能是人普遍會犯的錯。就像早期的西方人認為地球(Earth,譯為「大地」也許較妥,因為早期的人未必認為它是球狀)是宇宙的中心。這是自我中心的自然傾向的思考結果。我以為,人也傾向認為自己與「道」或「天」同在。自己的行動也就是道或天的行動,它當然是善的、合乎正義的。所以,當人覺得好像有不善、不正義的起念或後果時,人們會覺得那是由外物所生。但是,我現在的想法不是這樣。我認為我們把主客關係顛倒了。欲望是主,道德是客。至少在原初狀態下是如此。要等到昇華以後,才可能「逆轉」。但是,儒家對主體的過度信賴卻可能阻礙了主體逆轉的可能性。 覺得我們與上帝或道同在,會讓我們心安。但是,這可能就和我們以為地球是宇宙中心一樣,只是自我中心式思考的產物。我以為,道德並不當然內在。我們充其量是有迎接道德意識的潛能(我們可能先天就有某種程度的惻隱心、羞恥心與群性)。道德意識的內容主要是外來的,主要來自社會與文化。而且,這所謂的道德,還有侷限性,受到特定社會文化脈絡的侷限,因為它並不完全能擺脫自我中心的遍在引力。 很多人仍然認為道德存在於人的本性中。但是,我的關鍵想法就是道德的主要內涵是「社會的」,是外在,而非個人內在的事物。這說法其實不是我所創,是社會學先驅涂爾幹的說法,我只是漸漸理解並接受。個人內在是有些特質有助於我們接受道德意識,那就是群性與惻隱之心。但是,我強調這不是道德自身,而是道德發展所需要的內在基礎。如果我們人沒有這個心理基礎,社會也不可能創生出「道德」這個名堂。 我強調道德的外在性,是為要接著強調我們需要社會規訓(discipline)或某種客觀的社會輔助機制,否則我們就難有好的道德表現。而儒家道德主體性的信念,恰使我們忽略了規訓或其他社會輔助機制之必要。我認為這是華人社會之所以雖然有悠久文化卻表現出少紀律與美德(其實就是社會規範)的關鍵因素。 我說儒家忽略社會規訓,這個話可能引起爭議,因為儒家重視教育。而且,「規訓」一詞在法國思想家傅科那裡,是有極負面的意義的。所以,我需要再討論我所認為的「規訓」應該包含什麼或以什麼方式進行,及為什麼它有必要性。這會是我未來的重要討論議題之一。 儒家其實常談社會責任,但是,少談社會規訓或其他客觀輔助機制。人如何而能成為道德的人?儒家似乎視之為理所當然的事,但是,我以為這正是部分問題的重要所在。要成為道德的人並不理所當然,而是艱難的過程。傳統華人社會的道德培養機制顯然出了問題。我們卻又不去檢討問題,繼續理所當然相信道德內在、本然。儒家太相信本能式的善或內在的道德性,而對於客觀社會機制的必要性不夠強調(具體而言,譬如法治與科學),對權力制衡也幾乎不討論。儒家倒是很強調學校教育的作用,但是,儒家也沒充分檢討以下兩方面的問題:一是:是否普及教育?再是:教育如何教(特別如:是強調直覺知識或是分析性知識)?最後這個質疑比較是恨鐵不成鋼。但是前兩點我認為是有大問題的,是我們必須要好好檢討的。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