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9/30 09:46:47瀏覽5823|回應0|推薦4 | |
前面的討論已嘗試推論,摩西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有可能是在埃及法老拉姆西斯一世(Ramses I)的時期,也就是埃及新王朝第十八王朝末期與第十九王朝初期之間。以下試著討論另外被提出的兩個可能時期。 有些文獻認為摩西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故事是發生在埃及拉姆西斯二世(拉姆西斯一世之孫)法老的時期,也就是約在西元前13世紀初。會有人做此推論,主要是因為舊約「出埃及記」裡提到以色列人參與興建蘭塞城,然而備受欺壓,故欲離開埃及。「蘭塞」即「拉姆西斯」(Ramses),意指「拉神」(Ra)之子。有埃及方面的記錄顯示,是拉姆西斯二世法老建造了蘭塞城。故此推論出埃及記是發生在拉姆西斯二世法老的時期。 不過我覺得以色列人出埃及的事蹟似乎不太可能發生在這個時候(充其量是出埃及的故事尾聲發生在拉姆西斯二世的初期,也就是拉姆西斯二世勢力還未達於迦南地的時候),我試著提出四點相關討論。 首先,因為拉姆西斯二世是埃及強盛的時代,武功顯赫,勢力還再度伸入了迦南地。以色列人即使想要在西奈地區流浪,也未必能夠。而且即使以色列人最後能進入迦南地,實際上也還未能擺脫埃及的控制。拉姆西斯二世甚至不會准許以色列人與迦南人之間發生爭戰、衝突,因為這是在他控制的地區範圍以內。 那麼,出埃及記裡為什麼會提到興建蘭塞城的事呢?或許建蘭塞城是更早的時候就開始了,有可能是在拉姆西斯一世還未登基前,還在擔任將軍一職的時候所被賦予的任務。但是未必是在當時即完成,有可能遇到困難(譬如嚴重的天災)而工程停頓。之後才由拉姆西斯二世完成。 再說,當拉姆西斯二世勢力伸進迦南地以後,恐怕不會准許以色列人與迦南人之間發生爭戰、衝突。但是,在拉姆西斯二世將勢力伸進迦南地的時候,以色列人可能先已經進入迦南地定居,所以,拉姆西斯二世則可能接受現狀,並不強行改變已經形成的狀態。 最後,拉姆西斯二世在位甚久,約66年,期間不像是遭遇過十災這樣的大災難。如果發生了許多大災難,他很難長久安於其位。 另外,拉姆西斯二世的勢力既能伸入迦南地,其影響力所及,卻有可能使關於摩西與法老間的故事在事後被部分隱諱或塗改,以致我們今天看到的文獻故事,無法充分銜接、連貫。 也有人提出說「出埃及記」可能是發生在十八王朝的圖特摩西三世時期,也就是約在西元前十五世紀的後半,約在1440BC。持此說的理由部分是依據以色列方面的文獻顯示,出埃及是發生在所羅門王興建聖殿以前480年左右,推算約是1440BC前後。持此論者甚至提到Hatshepsut女法老(生卒年約在1508-1458BC。她應該是圖特摩西三世之繼母與姑母,也是其前任的法老),認為她可能就是舊約中所說領養摩西的埃及公主。 我認為這個可能性倒是比較大些。我的想法有點複雜,略陳如下 如果摩西成為Hatshepsut女法老之養子,他的地位、權力應該不小,他似乎不太可能僅因為殺了一個埃及人就得逃亡(除非被殺的人也是個大人物),甚至他也沒有太強的理由要帶領以色列人離開埃及;他似乎可以憑藉王子的身份來照顧以色列人,何苦一定要帶他們離開埃及呢?當然,有人依據時間推算,認為Hatshepsut女法老曾下令要殺摩西,理由則是因為她深忌以色列人,而摩西卻要維護以色列人,故她不惜殺害摩西。我對此說感覺困惑,雖然不能說這種事毫無可能性,但總是不尋常。即使只是養子,難道真會毫無感情?如果有感情,會到要下手殺害自己養子的地步嗎?她如果忌諱以色列人,又為什麼要收養以色列嬰兒呢?
或許可能是因為Hatshepsut女法老先前不知道摩西是以色列人,但是後來知道了,於是疏遠摩西,摩西遂離開法老宮廷。不過,Hatshepsut女法老會收養救起的嬰兒,似乎頗有愛心,為什麼後來卻又不能容忍摩西呢?前後的行為表現是不是顯得有些矛盾呢?
有人推論說,以色列人就是席克索人(或是席克索人中的一支),也就是在十八王朝以前統治上埃及數百年的異族,所以十八王朝的君主痛恨席克索人。但是,按照聖經的記述,以色列人入埃及,是長期為奴的身份,並不是埃及的統治者,充其量是席克索統治者的傭兵。所以,好像法老沒有很強的理由這麼仇恨以色列人。
我覺得或許這裡還有另一種可能性,就是摩西實際上是遭到圖特摩西三世(名義上應該算是摩西的兄弟)的疑忌與迫害,所以才必須要離開埃及,甚至早先就被迫離開法老宮廷。圖特摩西三世據說曾與Hatshepsut女法老共同執政,並繼其後成為法老。他也許憂慮摩西搶去法老大位。圖特摩西三世曾將Hatshepsut女法老死後所遺紀念物銷毀或刮除,似乎對後者心存仇恨。從而,他對後者的養子心存疑忌,甚至欲去之而後快,就並不奇怪。也許他是個猜忌心理很強的人,既疑懼摩西爭位,又憂慮Hatshepsut女法老將位子讓與他人。
我並且懷疑,摩西未必真如故事裡所說,是以色列人所生,而被埃及公主救下。可能他本來就是埃及公主之子(但這並不完全排除他有以色列血統的可能性)。但是,因故與宮廷中的其他人爭執,並殺人,於是逃到以色列人的部落裡,並且最後成為以色列人的領袖。問題是,舊約故事裡為什麼完全隱諱宮廷中所發生的事? 當然,記錄隱諱未必沒有理由,簡單說,如果事後仍然顧忌埃及方面的壓力,就有可能在記錄上有所隱諱。另一種可能則是摩西自己想要充分得到以色列人的認同,而避諱多談自己與法老家族的關係。 圖特摩西三世時期是十八王朝極盛的時期,武功也非常顯赫,可能正是因為他好大喜功的作風,使他極力壓榨以色列人的勞力,以圖事功,而不肯答應讓以色列人離開埃及。再者,圖特摩西三世在位也很久,長達55年,我們同樣很難想像在其統治初期有遭逢到大的天災(如舊約中所說的埃及十災)。不過,在其統治末期發生這種災難倒也未必不可能。就好比唐玄宗的初期雖然國力堪稱強盛,晚期卻遭逢安史之亂。 如果是在圖特摩西三世統治期間發生出埃及的事件,時間上倒是與以色列方面出土的時間紀錄吻合。比較令人納悶的是,這時候似乎並沒有興建蘭塞城的事,也就可能與聖經故事的記述有些出入。(不過,興建蘭塞城畢竟不一定是在十九王朝才開始,這個出入尚不足以否證關於出埃及時間的假設。) 如果出埃及記的確是發生在圖特摩西三世法老的時期,而摩西的確秉持著獨一神教的信念,那就意味著這種獨一神教更早於阿肯那頓法老的獨一神教。也就是說,反而可能是阿肯那頓法老從以色列人得到獨一神教的靈感。阿肯那頓法老執政約是在1350BC及以後,比出埃及記的故事晚了數十年。如果以開始出埃及算起,可能是約晚90年,而以進入迦南地而言,則晚50年。不過,由於兩件事時間相近,一方影響另一方的可能性不小。 我們並不必先入為主,認為阿肯那頓法老的獨一神教一定是歷史上最早的獨一神教。也有可能真的是以色列人先發展出獨一神教,然後激發阿肯那頓的宗教靈感。
我們也許可以大膽推論說,一個大帝國或城邦型國家比較可能發展出多神的信仰(因為其勢力、利益與思想的多元性),而一個部落型社會則或許比較可能發展出獨一神的信仰。尤其以色列民族可能是被壓迫的民族,他們可能偏向期待一個獨一而至高的正義之神能為他們伸張正義。不過,獨一神教的發展當然仍然可能與想要集中政治權力以便統御群眾有關。 |
|
( 知識學習|科學百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