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籠山≠基隆山
位於九份與金瓜石交界地,有一座海拔588公尺的錐形死火山,從九份近看不覺雄偉,但若從四腳亭方向遠眺,山形獨立而有巍然大山的氣勢。我家就住在山腳下,與這座山相看兩不厭,只要看到「雞籠山戴帽子」(山頂為雲霧所籠罩),就知道快要下雨了。
我讀國小以前,還沒有電視台,夏夜裡最溫馨的消遣,就是與左鄰右舍的小孩齊聚一起,坐在「椅條」上聽大人講故事。印象中,大人指著「雞籠山」說,這座山是以前航經附近海域的船隻,用作航行指標,而且到了冬天還會積雪。那時,每年總有三、四次與家人或同學登到山頂,有時看日出,有時眺望大海,有時欣賞晚霞,真是美不勝收。從大人口中敘述,加上自己親近體會,我對這座山始終懷有一種莫名的崇拜。
解嚴後,本土意識日漸抬頭,因而有更多機會,閱讀有關台灣方面的古籍,從許多書籍中,確有「雞籠積雪」的記載,也有將「雞籠山」作為航行指標的敘述(註一)。只是長年住在九份的我,記得只有兩次寒冬清晨,見到屋外一片白茫茫(霜),空中還不時下著細雪(霰),但絕不可能達到「雞籠積雪」的地步。另外,有幾次從花蓮搭船回基隆,經過附近海域時,特別爬上甲板,瞭望九份山區,只見山巒連綿,還不容易找到先民作為航標的「雞籠山」。於是,我開始懷疑孩提時大人所說的話。
三百多年前,台灣北部還是未開發之地,文獻少有記載。1697年,適有浙江秀才郁永河銜命來台採集硫磺,他橫渡台灣海峽,到達安平港之後,即以步行方式由南部走到北部,途中他把所見所聞著成《裨海記遊》乙書傳世,該書稱得上是記錄台灣最早而且最完整的一本遊記,對認識台灣歷史,確有極高價值。《裨海記遊》下卷提到:「緣海東行百六七十里,至雞籠山,是台之東北隅。有小山圓銳,去水面十里,孤懸海中;以雞籠名者,肖其形也。」起初,我對文內雞籠山孤懸海中,始終不解;後來,閱讀楊龢之先生《遇見三百年前的台灣-裨海記遊》乙書,才了解原來浙江人習慣稱海島為山,並有海上行舟「惜水如惜漿、見山如見娘」的諺語。終於真相大白,原來古書所說的「雞籠山」,不是現在的「基隆山」,而是九份面海的一座島嶼-「基隆嶼」(註二)。如果從外木山方向觀看基隆嶼,確實酷似雞籠,而且該島位在海平面上,遠遠望去,非常清楚。
至於清代台灣府八景之一的「雞籠積雪」(註三),應該指的是大屯山積雪。依據古書的描述,淡水河左岸稱之為「八里坌」(八里),右岸臨山部分,稱之為「大雞籠」;臨海部分,稱之為「小雞籠」。如今,「大雞籠」之名已不存在,「小雞籠」(小基隆)仍是三芝、石門等地的統稱;至於「雞籠」則被最東邊的漁村所獨占,光緒年間覺得「雞籠」二字不雅,乃取其諧音,並以「基地隆盛」之意,更名為「基隆」,其間的河流一併命名為「基隆河」,該稱「雞籠山」的「基隆嶼」則為九份與金瓜石的界山所用,並更名為「基隆山」。
所以,古書所稱的「雞籠山」不是現在的「基隆山」,而是「基隆嶼」。事實上,「基隆山」形狀也不像雞籠,從正面看像金字塔,從後面看像一隻面向大海的猴子,而從側面看像一位懷孕的婦人,躺下來洗頭髮,山頂的涼亭像是肚臍,有胸部、有下巴,最傳神的是因為用洗髮精洗頭,造成海面的汙染,形成水湳洞的陰陽海,這種說法有它的趣味性。
註一:古代航行,雖有羅盤來引導方向,但為了安全起見,大多沿著海岸前進,如鄭和下西洋。一旦橫渡海洋,常常以海島作為航海指標,如從日本經流球到達中國東南沿海各地,因此才有海上行舟,「惜水如惜漿、見山如見娘」的諺語。
註二:基隆嶼位在基隆東北方約6公里的海面上,長約一公里,寬約450公尺,面積約26公頃,最高點達182公尺,從基隆或鄰近的北海岸、東北角海岸線上都可看到基隆嶼的面貌。該島嶼四周大部分為斷崖或陡坡臨海,有90%的坡地,坡度都在60度以上,可見其陡峭的山勢。東側及東北側斷崖直接臨海,受強烈東北季風海蝕,形成許多海蝕洞與海蝕溝地形;西、西南及南側有落石堆堆積成的沿海低地,為現今港口及步道舖設所在。
註三:參見【九份的故事/雞籠積雪】乙文。
從外木山的方向看基隆嶼,還真像雞籠!
從另一個角度看基隆山,一點都不像雞籠,倒像一位懷孕婦人,躺下洗頭髮.
從水湳洞方向看基隆嶼,也不像雞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