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5/08/17 12:42:06瀏覽1007|回應2|推薦19 | |
蘭亭序 UDN格友盹龜雞非舊識,偶見其談蘭亭,且付詳細照片與說明。喜其文字清麗,遂有下文。文中尤致意羲之書法,妍麗與拙樸並舉,拙樸難,妍麗易。此中華教養之精髓,可深思焉。 http://blog.udn.com/phsalice/16910791 http://blog.udn.com/phsalice/18512096
本文帖於部落格如下: 有關王羲之的蘭亭序
王羲之寫﹝蘭亭序﹞,心悲人壽有盡、良辰不永,一揮而就。心中恐懼與哀愁交織。他並沒有多注意他手上的筆的書法。所以有數處塗抹。最後一句,「有感於斯文」的文,直接用粗筆蓋過前字。本帖感諸於心,行諸於指筆,運筆天成,譽為中華行書第一帖不為過言。更因書法之意韻本在於行文,當行文和書法交融後,至高藝術呈現焉。假設稍後要王羲之再寫一次,怕是難矣。情況一如懷素,大醉之後,運筆如飛,李白親見這樣龍飛鳳舞的氣勢,酒醒後問問懷素,他都說:不知怎樣了。王羲之本帖的行文起伏,佳作!讀本帖者須先體會王對死亡的恐懼與生命的依戀,悲欣交集的心情貫入全文。如此能透入其書法。
王羲之之前,有後漢張芝草書稱善。坊間所傳張芝草書多為唐代張旭所寫,真正的張芝草書近乎章草,與張旭狂草是無關的。張芝草書顯見演進尚未成熟。中華草書在王羲之手上整理了章草筆法、民間俗寫與他自己摸索的系統筆法(也就是某些筆畫系統化),完成了草書模樣。這是他不可磨滅的成就!
王羲之楷書也極有名,﹝樂毅論﹞帖甚至東傳日本,日本光明皇后有臨摹本,可見在唐化之前,其書帖已在東瀛貴族社會流傳。
蘭帖為行書,當代已經喪失了草書辨識能力,學習行書最為有用,本帖為臨摹第一帖無疑。
今日比看王羲之﹝樂毅論﹞與張旭楷書﹝尚書郎官記序﹞,張旭楷書學自羲之軌跡昭然。王羲之草書為張旭繼承,更以楷書筆法融入草書,妍麗勝王羲之,那是青出於藍了。張旭草書的連筆往往五六字以上,王羲之連筆二三字最多,也勝過羲之一兩分。
然而後日書法家,連張旭在內皆無法超越羲之草書周全,其書妍麗與拙樸兩端具備。歷代書法家往往僅得其中之一。妍麗易學,拙樸難。孫過庭得羲之拙樸,有﹝書譜序﹞遺世。拙樸之難成為中華教養之精髓。領悟了拙樸,人生境界大不同了。 *張旭把妍麗推至極限,同樣也是無人能學,後無來者了。王羲之為書聖,意味其書法兼具面面,張旭為草聖,即草書稱聖。 下為馮本蘭亭序片段: 下為虞本蘭亭序片段: ****************************************************************************************** 給大家:我原先頗自傲,看不起王羲之與王獻之(二王),筆閣之中,蒙劉文尚點撥,遂用心研究羲之書法一年,得其書法要旨,卻未得其書法(也就是看懂了王羲之書法是甚麼藝術境界,在書法史上他的地位在哪裡,自己卻寫不來)。在謙虛上有了進境。劉文尚是小友。成了一字之師。可到他的臉書觀看他的書法作品。本短文感謝劉文尚小友。 https://www.facebook.com/wenshang121?fref=pb&hc_location=friends_tab&pnref=friends.all 馮濟灝 給大家:我替劉文尚介紹一本論二王書法的參考書,當年他介紹給我讀的:沈尹默著:二王書法管窺。習書法分為二類:甲類為書家,書家之中又分為二,僅習書法不知文者,以及知文亦知書法者。諸君習書法,莫做前者。知書知文方為尚。乙類如我,透過讀帖能知書家之書法要旨,自己的書體僅為中上。沈尹默之書可助諸君在乙類上有進境。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