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06/25 16:32:24瀏覽610|回應2|推薦9 | |
實用知識的介紹之二 前言:一些概念都是個人親身走過的足跡。大聰明,小聰明與智慧,以及學與識是個人多年凝聚的概念。可以參考。至於愚昧,就不必舉例了。愚昧者無所不在,舉目可見。世事如棋局,局中之棋愚昧者多,跳開棋局之外,能觀全局,是需要相當學識的。 巫和懋/夏珍:賽局高手 作者所列書目,個人選出兩書,可為參考。 A.K. Dixit, B Nalebuff. Thinking Strategically. W.W. Norton, 1991 A.K Dixit, S. Skeath. Games of Stategy. W.W. Norton 1999
上文談到四種實用知識,寫完後,我在昔日所列的一大堆書目中,看到巫和懋/夏珍所寫的一本書--賽局高手。這本書做為初級賽局的介紹並沒啥不好。不過,書中有一些錯誤必須拿掉,有些概念必須修正。這種書裡面所寫的賽局是不能拿來實際判斷事理的。必須用中級賽局的學習才能運算,有如符號邏輯有運算一樣。過去教書使用的賽局理論參考書有兩三本,我忘記書名了,也許今年精神好,重讀賽局理論,碰到好書會介紹朋友。 原則上,賽局理論的書,讀英美人所寫的英文版會比較容易吸收領會。讀中文翻譯本容易掉入文字障裡面。在中學裡學不好數學的人裡面,至少有一半的人當年是被教育不搞出來的教科書的文字障糟蹋了。同樣的道理,我讀英文翻譯法文的一些歷史哲學,讀得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我想,若是讀法文原文,可能是很達意而通順的,英譯本就很差。 巫和懋/夏珍這本書裡面有錯誤。作者認為三十六計就是孫子兵法,其中一段甚至指名是第二十八計--「上屋抽梯」。作者有可能根本沒看過孫子兵法,錯誤了解民間小小經驗的三十六計就是兵法了。最近偶然的機會了解夏珍,政大歷史系畢業的。很難想像她會把三十六計當作是兵法。三十六計含有民間經驗,不能說完全無用。「圍魏救趙」出自歷史事件。也可見民間經驗也取汲歷史事件。 作者還有個錯誤,認為「人生何處不權謀」。好像人生都是小頭小臉的鬥心機一般。台灣今日的教化使人們比較相信權謀、厚黑,不太相信誠信了。不管賽局理論或兵法都不是講權謀,搞詐術的東西。作者還拿民進黨和國民黨競選種種當作賽局分析。兩黨競選猶如昆蟲打架,憑本能就夠了。 台灣兩黨沒必要用賽局來判斷,但是兩岸未來如何處理,須要使用賽局理論,也需要從中華歷史與台灣歷史,以及整個亞洲歷史,以及世界史來輔佐判斷。兩岸各自的利與弊何在?除了統獨之外的平衡怎樣隨亞洲局勢變化而產生,恐怕不是一個人坐在桌前就能研判的。我深信研判兩岸解決的複雜性,上述各學識依然是不足的,需要一個專門智囊組織才能勝任。 不論賽局或兵法,我們都定義為學識。那絕非「人生何處不權謀」的小聰明。學而能明,有識方知天時。前者為具象,後者為抽象。「人生何處不權謀」的小聰明兩者皆非。
此處,我們依然以資治通鑑卷八十一晉紀三,晉武帝和群臣談東吳為何覆亡來看學識是甚麼:
晉武帝問散騎常侍薛瑩,孫皓為何亡?薛瑩說:孫皓近小人,刑法浮濫,大臣諸將人人不保,此所以亡也。
晉武帝問歸順晉的吳臣吾彥,東吳為何覆亡?吾彥說:東吳故主孫皓英俊,宰輔賢明。東吳之亡,天祿永終,曆數有屬,故為陛下禽耳。
批注通鑑的胡三省說:薛瑩所見出自於學,吾彥所見是識。這句話沒錯。東吳孫皓犯下了一些致命的錯誤,唯獨有學才能看得清楚,能看到天時因素需要識,識是一種智慧。
胡三省畢竟沒看清楚焦點:薛瑩和吾彥都是吳亡後歸順晉的吳臣。薛瑩在孫皓當國時期,孫皓殺了他的長官,又把他下獄。後來雖然釋放了薛瑩還是有諫書給孫皓。他批評孫皓的錯誤導致以亡,並非是諂媚晉武帝。
吾彥若是講吳王悖行,宰輔庸昧,那麼,晉武帝司馬炎可能問他:你明知吳王與群臣倒行逆施,為何助紂為虐呢?吾彥不然,不管他是否真的認為「故主孫皓英俊,宰輔賢明」,這樣講,是最妥當的,吳的覆亡乃在於天時。司馬炎對他有嘉許。因為司馬炎並不願意看到歸順的吳臣落井下石,那是人品問題了。這到底是大聰明,還是具有智慧的「識」,都不是「人生何處不權謀」的小聰明。 *對於前朝覆亡。歸順勝朝。歷史多有寬待。
這一段,記載於正史的【晉書】,為司馬光的通鑑濃縮了。通鑑是一套實用的書,能有質疑嗎?
今日我們讀到這一段,想到天時,造成了東吳逐漸崩毀,也出現了孫皓這種人物。兩岸問題看似無解,也當有見識,兩岸問題須天時,天時中包含很多可能因素產生統獨之外的平衡。天時靠甚麼因素形成?第一要素在於自立自強,加上亞洲形勢瞬息萬變,並且隱含有亞洲經濟自決的潮流醞釀。一面創造條件,一面等待天時。這該是學+識所產生的方向性見解。也就是我的見解。如前所說,我們欠缺更多的資料研判,不免周全不足。方向該是沒錯的。
台灣最怕的是「人生何處不權謀」的小聰明。那種心態本身就很低下,會搞亡國的。 |
|
( 創作|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