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07/21 14:37:35瀏覽476|回應1|推薦10 | |
.
該不該再買一個 iPAD換新呢?
馮濟灝 寫於多城 July 20, 2014
iPAD首度改變了世人使用電腦的概念與習慣。對於搞數理運算或搞資料庫的人來講,iPAD不是進化,而是萎縮了運算功能。快速的CPU無用處,不能承載複雜的應用軟體(Software applications)。對大眾而言,本來就不需要這種專業功能。
iPAD與其他類似的如Android 系統產品會瘋靡世界,尤其是亞洲。真正的原因正是它們犧牲了運算的能力,滿足了人們視聽的廣泛需求與便利。搭配網路發展以至於雲端科技,感官性超越一切了。我的很多朋友很批評這種「墮落」,我是沒意見。沒興趣的東西,丟一旁拉倒。只不過感官充斥一切的環境中,想找些真東西有點難是真的。 *一些生產CPU的工廠不太開發更快的產品,因為那些東西沒市場了。
蘋果一直以來都是高創意取勝。這幾年用 iPHONE以及iPAD取勝為著例。賈伯斯領導蘋果的時代,高創意領導市場,蘋果是可以霸道一點,例如:開發雲端構想,根本捨棄了USB傳輸,也未必倚賴短距離傳輸的藍芽。雲端領先構想下,蘋果的iCLOUD可以霸道的靠軟體OS設計,不和 Google或Yahoo相容,不相容的一個例子是阻斷這些公司的通訊錄匯入iPAD的iCLOUD中,使用iPAD的電郵功能,只能和微軟的OUTLOOK相容。事實上,微軟在開發Hotmail時,想和用戶收錢,結果讓免費的Yahoo和Google趁虛而入。今日,很多人已經不使用OUTLOOK做電郵基礎了,微軟後來縮手已經來不及了。蘋果的搞法是霸道的違反趨勢。賈伯斯病中以至於死的時期,iPAD的PIM(Personal Information Management)中關鍵的「連絡資訊」功能悄悄改良成為能夠匯入各廠的電郵連絡資訊了,而蘋果自己設計的「郵件」軟體被Yahoo、Google幾個廠家自己為iPAD設計的App擊敗,萎縮了。 蘋果萎縮的功能,還是會反擊的。時常更新OS就是戰場爭奪。
今日蘋果搞得雲端還是強制用戶只能用蘋果產品,不很相容整個市場。可以預測蘋果雲端市場會出現競爭,這是蘋果敗象的微現。個人幾經試驗,認為iCloud彆手彆腳,把iTunes在桌上電腦建立的iCloud應用軟體給刪掉了。整個iPAD的PIM只限在iPAD機器本身上隨手偶爾用用。Google的雲端硬碟相容性勝過蘋果很多,只不過Google在雲端開發上,搞出整套和微軟Office類似的軟體,這整套東西會時常觸動CPU,當然就比較耗電,而目前網路傳輸還未達理想,有遲滯缺陷。所以我也刪除了。只保留一個純粹雲端硬碟的DropBox。 * iPAD本身使用16、32、64、128GB閃卡,卻不讓用戶插入額外閃卡增加記憶。可見蘋果在iPAD第一代的時候就已經看到雲端前景。強制用家所有資料由雲端輸入。可惜,這並沒有先給客戶很多好處,然後收穫大利。這個雲端市場,今日蘋果休想占大宗。除非其領導者能繼賈伯斯之後,具有高創意,否則,蘋果只能掉入戰國群雄爭戰,想當齊桓公、晉文公,怕是很難了。 *iCLOUD對蘋果更進一步用雲端做生意倒是有利的。蘋果的App和書籍等,目前從雲端進出與記帳,快成形了。這當然也是蘋果策略與算盤。
一個叱吒風雲的科技公司如蘋果,一個動不動就更新自己的OS系統來對付競爭者與瞬息萬變的市場的蘋果(軟體創造能力極強),當然也有厲害的一面。蘋果的服務是最好的一類。由於推展iCLOUD,蘋果原先賣出去的書籍與有聲書兩類,書籍已經進入雲端,有聲書還是傳統販售。在大幅度變動時,我曾經購買的有聲書全部消失了。一年多以來,也懶得和蘋果計較,就擺在那裡沒處理。最近考慮是否還是買蘋果的iPAD機器的當頭,心想:必須先確認這個公司服務效率。如果換成Android,這些有聲書就算丟了吧。要想持續使用iPAD系統,必先確認蘋果服務。於是連絡蘋果,二十四小時內就得到專人的Email,把蘋果走入雲端搞出來的障礙排除了。服務員是誰,服務序列號碼全寫得清楚,表示負責。人說日本人很懂服務,或韓國很行。我想蘋果這個美國公司勝過他們很多。北美是蘋果地盤,使用英文。同樣的服務是否貫徹全世界,我是不知道。以美國管理方式的運作,應該是全球的。 *有聲書的好處是這樣,不管中英文,眼力不行了。改用耳朵聽輕鬆點。英詩這種拼音語言的有聲書,高品質的說詩人給聽者的感覺,絕非文字那樣平板。中詩無此效果,看文字更有美感。中文字當然比英文字更具藝術美感。
iPAD真正主功能是甚麼?賈斯伯曾經和世界講過,iPAD是用來推動知識進步的。也就是說,iPAD真正功能乃在提供古今知識,把千冊文史科學以及新知透過其網路商店,傳遞到每個人的iPAD手中。其涵攝範圍要超越以電子書見長的Kindle。謀求社會共利與進步,並將企業利益置於其中,是最高超的策略計畫(Strategic planning)。賈伯斯果然非等閒。近日蘋果把這個領域推廣到學術和教科書上面,也是實踐賈伯斯理念。iPHONE以言語/文字通訊為主功能,附帶一些娛樂應用軟體,iPAD固然硬體結構和iPHONE一樣或類似,兩者的主功能是有區別性的。賈伯斯希望消費者兩樣都買,分別使用其主功能。蘋果只要後繼有領導人,往這個方向推動,別和亞洲一群模仿者一個層次。那麼,成為春秋五霸之首,而非戰國七雄的混戰,依然有前程。我雖然早就不想搞生意了,自認為頗能理解賈伯斯的雄圖。這位連大學都沒畢業的人物,雄圖來自天賦吧! * Kindle有iPAD軟體,Kindle的電子書可以用iPAD讀取。Kindle若不搞相容性,將蒙受嚴重損失。敢搞不相容的大廠蘋果穩坐首位。
蘋果的iPAD和iPhone,之前攻勢都是很凌厲的。這個公司在賈伯斯領導的時代,創意十足,只要後繼有人,很難說,它會像微軟一樣,一定步入衰頹。蘋果其實也是會轉彎的,近日蘋果的iPAD在相容Google軟體上面已經有相當的修正了。若是和Google槓到底,我會考慮放棄iPAD,轉向Android產品。. 有聲書和電子書,以及一些知識性的App和轉檔等小工具就當丟了吧,總共約三四百加元,損失不算龐大!因為了解賈伯斯對 iPAD的構想,此次買新機器,還是決定買 iPAD了。
iPAD和iPhone的功能幾乎是一樣的,所有Android的機器的情況也一樣。也就是說,買了其中一種,另一種就沒必要買了。這是糟糕的走向。蘋果的 i 系列,在賈伯斯的概念中,iPHONE應開發各種功能與品質,而不是加大螢幕。這道理很簡單,把iPHONE的螢幕加大了,直接衝擊了iPAD市場。如果我沒猜錯,賈伯斯也有意增益iPAD的功能,區分兩種產品,使用者買了iPHONE,照樣還買iPAD。賈伯斯死後,蘋果走向很難推測,iPHONE銀幕逐漸要加大了,對吧。我從沒買過iPHONE。使用iPAD,多用於讀書方便。我使用的iPAD也沒有Cellular phone的功能。要旅行,臨時借一個具有HotSpot (Tethering)功能的智慧手機,使iPAD能上網收發信件就行了。
不要以為網路搜索很方便。那裡面的知識品質不足。真正好的東西,還是要花點錢購買的。今日的電腦時代,購買知識便利、便宜。划算!我們希望蘋果後繼者能推動賈伯斯的 iPAD概念。不要被亞洲一群並無真正策略計畫概念的廠商打死了。那很可惜。根據上面的分析,朋友一定知道,目前是不會買台灣或韓國的類似產品的。那不是品質好不好的問題,或有多少好玩的功能的評估。
他日有空我來列出我買的蘋果App知識工具與有聲書和電子書目錄,朋友能知我怎樣用iPAD的。其實在交流天地中,朋友該多多交流App的使用和電子書書目的。舉個例講:我買了康熙字典和甲骨文字典,那個康熙字典巨大,能攜帶到處跑嗎?也買了兩套英文字典,雖然比康熙字典秀氣一點,也是很重的。對吧。從北美旅行來到台灣,現在都是iPAD一個板子,太美妙了。如果蘋果賣中華二十五史,我一定買,價格不會萬元台幣以上吧。運用搜尋邏輯,鍵入「李世民」or「唐太宗」,千年歷史中談到他的所有段落,一分鐘內都在眼下。妙吧!傳統中華二十五史的龐大體積和重量,朋友能想像嗎?這些資料性的巨書當然不可能用費目力的iPhone吧。
把我的看法和朋友分享。這篇文章是我昔日搞電腦以來,加上我對企業策略概念以及利用科技弄知識的理解。由此看,能有收穫。善於利用科技獲取知識是個當代人必做的功課了。
至於iPAD是否能取代桌上電腦?我認為毫無疑問,不可能的。這種設備的硬體類似PC,卻非完整的PC。我在本機上使用平板資料庫,不能算是真正的資料庫,代用品罷了。也就是說各有用途了。改良的PDA吧。把iPAD視為桌上電腦的延伸,並善為運用其特性為上策。 ***** 臉書的回應
Sirius Liao 想不到狗爺對
馮濟灝 回應Sirius:1989~1994年之間,我曾花了大功夫研究電腦語言與程式設計,並對多倫多房地產經紀提供軟體以及教學服務,教他們用電腦搞房地產。我自己考有多倫多房地產執照。用電腦搭配房地產是一種運用。1995以後放棄了這個領域。過去授課曾經取用策略計畫為一門課程,因此看懂賈伯斯真正厲害的地方。這三年用iPAD,時時在想,這東西還有甚麼新用途,了解了App以及蘋果平台提供的圖書範圍與內容。把這些過去以及當前的經驗全部加在一起,就成為見解。我認為有心人手持iPAD與iPhone,要不斷研究這玩意帶來的效益和怎麼用這些器材。從1989迄今,我沒有玩過任何一樣電腦遊戲。不願意花時間搞那些。善用我們今日的科技得到知識是人生課題。 ----- Ta-Zen Wang 還是老話一句:「老師沒教書可惜了。」
馮濟灝 給 Ta-Zen Wang:原想師生相聚,僅在你們學生時代。不想後日在台修行十年,又再度相逢,並且一同研究了英語文與思考方法論。此為緣分。相信彼此甚為珍惜。人在職場,必須超越工科專業背景,用整合學識指導下屬,更對老板獻策。如此則擅用知識了。勉勵你百尺竿頭,更上層樓。必須整合已得知識方有大用!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