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春城無處不飛花
2022/06/06 00:05:00瀏覽9029|回應6|推薦135

暮春時節,吹面不寒的楊柳風,催花綻放,台北市區也到處百花盛開,從舍下的文山區興隆路驅車,轉羅斯福路到公館,淡淡的三月天,沿興隆路的中央分隔島,桃紅、粉紅及白色杜鵑花盛開,一簇一簇的,空氣中都可以嗅出春天的氣息,杜鵑是台北的市花,不只興隆路這種次幹道,很多主幹道,像仁愛路等,也都種了更多的杜鵑花,花團錦簇,繁花未央。

 

過了公館圓環,羅斯福路的兩旁,換成了木棉花,艶紅的花朵,灼灼其華,是這一段路最美的季節,小時候在南部鄉下,同樣的三月天,野地裡、田埂邊、山坡上木棉花到處可見,那個時候糖仍是半奢侈品,不像現在,部分人避之唯恐不及,有些玩伴會一早爬到樹上,吸吮混著花蜜和露水的甜汁,玩伴臉上那種滿足的神情,至今難忘,只是鄉下的野生木棉花很分散,東一棵西一棵的,只覺得稀鬆平常,不像羅斯福路的群聚木棉花吸睛,這應該也是「數大是美」的效應。

 

經過公館捷運站的3號出口,就可看到台大校園內兩棵怒放的流蘇,細長雪白的花朵,以像古時仕女服飾上的流蘇取名的花,跟杜鵑、繍球花這些花形較大的花比起來,顯得有些小家碧玉,但一大簇的潔白無瑕,帶點幽幽的暗香,同樣為春天的大地抹上美麗的色彩,再右轉新生南路,路旁一整排流蘇怒放,雖還是小樹,但跟大樹一樣,為春天增添絢麗的心意相同,這段路前幾年整修,拓寬了人行道,這些流蘇就是那時種的;彎進台灣大學校總區,大門前今年種了十多株姹紫嫣紅的魯冰花,厚重古樸的校門,頓時光鮮了許多,一進校門的椰林大道,兩旁夾道杜鵑花,更是怒放,台大校園的杜鵑花,栽培的歷史甚早,日本時代台北帝大時期就已開始,到1960年代,春天的杜鵑花季,已成為台大校園的一大盛事,台大也成了文青筆下的「杜鵑花城」。

 

繼續沿著新生南路,到了大安森林公園,停車走進公園,這個1994年拆掉大片違章建築所闢建的公園,現在被稱為「台北之肺」,當年的小樹,都已長成大樹,開始有些「森林」的模樣,也吸引不少鳥類進駐,除了本地留鳥,冬季更有不少候鳥,暮春時節,鷹飛花長,園中除了不少杜鵑,更從今年起種植了溫帶的繍球花、熏衣草等觀賞花卉,很吸引遊客的目光。

 

除了綠地,我常覺得花圃的比率及精緻程度,也是一個城市品味文化的指標之一;1980年出差到東京兩個星期,是平生第一次出國,中間一個週日,信步走到皇居附近的日比谷公園,櫻花盛開,滿園鬱金香、繡球花、大麗花和勳章菊等,姹紫嫣紅,印象十分深刻,看起來就比台北的公園有質感許多,1980年代,是日本經濟奇蹟登頂的十年,相對那時的台灣,四小龍經濟起飛的時代才開始不久,一個社會要富足一段時間,才會有品味,那時的東京是比台北進步許多;在法國和加拿大,每年分別有所謂「鮮花城市及社區」及「鮮花社區(Communities in Bloom)」的競賽,以台灣的經濟發展狀況,其實政府或財團法人,應該也提出類似這樣景觀轉型、精緻升級的評比,而不是只注意硬體建設的有或無,將城市環境,生活品質從有,提升到精緻的層次。

 

大部分的台北市民應該都同意,2011年國際花博之後的台北市,馬路上、公園、公共場所種植的花愈來愈多,除了前面提到的木本花卉,安全島上,尤其兩端,也種植不少三色堇、石竹、金魚草、小雛菊、鷄冠花等較矮的草本花卉,漸漸有國際都會的架勢,但在種植的廣泛度,和花的精緻度上,仍有不少可以改善的空間,像主幹道仁愛路的杜鵑,就比次幹道興隆路的漂亮許多,次次幹道的,又等而下之,市府投入的園藝心力,應該是有所不同,假如每條路都能提升到主幹道的水準,台北市應該更是花團錦簇,比現在漂亮許多。

 

現在的新生南路,車水馬龍,典型的都市水泥叢林,其實寛闊路面的中間部份,是1972年將當年的堀川(註1)加蓋,而成現在八線道的模樣,加蓋前儘管兩岸仍是車來車往,但仍可見中間的小橋流水,2021年初台中柳川整治成功,更早的2005年韓國首爾清溪川整治成功,儘管也有人批評清溪川的整治,是政治導向的景觀工程,但兩者也都確實改善都市的樣貌,我常想是不是那任台北市長可以提出整治方案,讓堀川重見天日,恢復1960年代流水潺潺,楊柳依依的風光,全段可能不容易,但至少靠近台大這一段一公里多的路段。 

註1: 也有一說是瑠公圳,台北市文獻委員會,在台大校門附近的新生南路旁,立有「瑠公圳原址」紀念碑,但有部份文史工作者,則持是堀川的看法,堀川是日本時代1942年完工的排水渠道,也稱特一號大排。 

▲▼台北市仁愛路、金山南路口,三月中杜鵑盛開,姹紫嫣紅的街景。

▲台北大安森林公園2022杜鵑花季。

▲▼台北市羅斯福路四段,三月中旬,道路兩旁成排盛開的木棉花,灼灼其華。

▲▼羅斯福路、新生南路口附近的台大校門(上)和盛開的魯冰花(下)。

▲▼台大椰林大道兩旁盛開杜鵑花。

根據台大園藝系所立説明牌,椰林大道旁的杜鵑大都是1925年自日本引進的平戶杜鵑類,包括本圖的粉白杜鵑,粉紅色花,花心帶紅色斑點,另外還有豔紫杜鵑(紫紅色花,花心帶有紅色斑點、白琉球杜鵑(白色花,花心帶青黃色斑點)及雪白杜鵑(白色花,花瓣帶紅色斑點或條紋),另外一種大紅杜鵑,花期比較晚,約在四月中旬,磚紅色花,花心帶有深紅色斑點。

▲捷運公館站3號出口一旁,台大校園內盛開的流蘇。

▲▼台大西側新生南路三段路旁的流蘇。

▲三月中旬所拍大安森林公園杜鵑盛開的景象。

▲▼大安森林公園盛開的繡球花。

▲▼大安森林公園盛開的風鈴花(上)和熏衣草(下)。

▲大安森林公園闢建已近30年,公園裡當年的小樹,已長成大樹,漸漸有森林模樣,也引來不少留鳥及候鳥,照片是作者日本友人拍到的五色鳥,他本來就熱中賞鳥,在日本讀到大安公園可以賞鳥資料,來台灣時特地去拍。

▲▼台大西側的新生南路(上),是1972年將當年水道加蓋,而成目前寬闊的八線道,台北市文獻會在台大校門附近的新生南路旁,立有「瑠公圳原址」碑(下),但有不少文史工作者指出,在新生南路下方的是圳川,即當年的特一號大排,而非瑠公圳。

文史工作者Wayne Su製作的「大台北地區水圳、溝渠」古今對照地圖,將1939年瑠公水利組合(瑠公農田水利會前身)製作的地圖,描到現在的Google Map,再做必要調整,此為公館到大安森林公園的局部,圖中紅色是瑠公水利組合所屬水圳,粉紅色是其他水圳,藍色是排水溝渠;可以看出新生南路下方的是圳川,即當年的特一號大排,而非瑠公圳,但瑠公圳的一條支線,確實與圳川台大段相距不遠,但有些距離(右下小圖),小圖上紅點是「瑠公圳原址」碑。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arleslin9863&aid=174113424

 回應文章

終南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2/06/24 14:53

Charles Lin (charleslin9863) 於 2022-06-26 12:03 回覆:
謝謝終南山大哥的精彩照片。

千白萬紅,也是春城無處不開花,尤其第一張,可以看出同一棵櫻花樹上,有紅白兩色,還不常看到。

洛城聞笛 (淡淡三月迎杜鵑)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2/06/11 07:21
Charles 兄辛苦了!可能是為了突顯花容嬌態,特别起了個大早,趁人車稀少時按下快門的吧?不然的話就是因為疫情的關係。慎重推薦此篇連結上觀光局的 FB 或 官網上,讓全世界都看得見。
Charles Lin (charleslin9863) 於 2022-06-13 17:45 回覆:
謝謝洛城聞笛兄美言,照片是四月五日上午九點多拍的,不算早,但那天是清明連假最後一天,加上Omicron開始大流行,確實路上車子少很多。

我沒連結過觀光局的FB或官網,我去查一下,是否有資格限制?

向陽春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一個粗暴對待古蹟態度的城市!
2022/06/09 14:14

林安泰古厝,還是原來的古厝嗎?

中山橋( 被支解的文化遺跡——中山橋)被支解的屍塊躺在河岸旁,意義何在?

一個粗暴對待古蹟態度的城市,讓市民缺乏光榮感!


真正的台獨,是思考、發現台灣人民與土地的永續發展關係。也唯有當妳(你)用心思考、發現這種關係之後才能明白:妳(你)的未來在哪裡。
Charles Lin (charleslin9863) 於 2022-06-13 17:40 回覆:
謝謝您的高見。

Path 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偶想 出處
2022/06/09 11:53

Charles Lin (charleslin9863) 於 2022-06-09 13:17 回覆:
謝謝Path Walker,不知是否為您的手筆,是的話,更要立正敬禮。

本來文內曾想說一下韓翃的這首七絕「寒食」,因擔心篇幅過長而作罷,這首七絕一般媒體似都以用以形容煙花柳巷的鶯鶯燕燕,如您所知,其實是諷刺詩,對中唐時期皇帝縱容宦官,以致宦官上下其手,陷害忠良,敗壞朝政的強烈抗議,跟煙花柳巷其實並無關連。

如您所知,韓翃也是另一首著名「章台柳 寄柳氏」的作者:「章台柳,章台柳,顏色青青今在否?縱使長條似舊垂,也應攀折他人手。」

向陽春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台北市人的恥辱!
2022/06/07 23:15
我以身為台北市人為恥,這塊瑠公圳原址碑,是台北市面對古蹟態度的一個羞辱。
真正的台獨,是思考、發現台灣人民與土地的永續發展關係。也唯有當妳(你)用心思考、發現這種關係之後才能明白:妳(你)的未來在哪裡。
Charles Lin (charleslin9863) 於 2022-06-09 13:15 回覆:
其實很多台北人都誤以為是瑠公圳,我自己也是一年前才知道,從最早1961年,轟動一時的瑠公圳分屍案,媒體偕稱之為瑠公圳,以訛傳訛到現在;也許台北市文化獻會有他們的考量。

the flying kite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2/06/06 14:18
木棉花美則美矣,但是那木棉絮可是一大困擾;這種行道樹實在不適合種在人口密集的都會區,果實爆裂後四處亂飄、掉落的棉絮可算得上公害呢!
Charles Lin (charleslin9863) 於 2022-06-06 17:34 回覆:
謝謝您,我知道木棉花會有棉絮的問題,報紙還曾報導過,高雄有些木棉花,因居民強烈抗議,後來砍掉了;這一兩星期我經過公館時,都會特別注意,是否有棉絮紛飛的現象,是有,但不多。

不知道是因為不同品種的木棉花,還是台北市政府有方法,花謝結果時,就事先摘掉;我記得小時候在鄉下,木棉花的樹幹上,都長滿了短短的尖刺,要爬上去都要用梯子,或是從旁邊的樹攀過去,台北公館的木棉花,樹幹上都沒什麼刺,或只有一些鈍的刺。
Charles Lin (charleslin9863) 於 2022-06-09 12:36 回覆:

Charles Lin (charleslin9863) 於 2022-06-09 13:29 回覆:
找到一張照片,印象南部的木棉花,樹幹上都長滿短短的尖刺,但台北的沒什麼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