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失根的蘭花(蘭花系列3之3)
2022/05/16 00:03:00瀏覽10292|回應2|推薦133

梅蘭竹菊自古是騷人墨客所謂的花之四君子,以梅的迎寒而開、傲霜抗雪,蘭的空谷幽香、謙謙君子,竹的修長挺拔、不亢不卑,菊的恬淡自處、不趨炎勢,分別代表傲、幽、堅、淡的氣質,是中國文人氣節的象徵,經常被歷代畫家入畫;而春蘭、夏竹、秋菊、冬梅(註1),隨季節之轉換,接續上場,也代表四季的遞嬗。

 

梅蘭竹菊,個人偏好蘭花,但蘭花與其他三種比起來,文學上的聲量顯然相對小,因為能讓人朗朗上口的通俗詩句最少;像梅花有唐朝王維的「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也有宋朝盧梅坡的「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竹則有宋朝大文豪蘇東坡加持的「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菊有晉朝田園詩人陶淵明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雖屈原(BC343-BC278)的離騷,有九處提到蘭花,如「秋蘭兮青青,綠葉兮紫莖」,但畢竟有些拗口,歷朝歷代,蘭花似沒什麼能讓公侯卿相、市井小民都雅俗共賞的詩詞;直到1960年代,才有陳之藩(1925-2012)「失根的蘭花」一文,文章是這樣寫的「宋朝畫家鄭思肖畫蘭,連根帶葉,均飄於空中,人問其故,他說:「國土淪亡,根著何處?」國,就是土,沒有國的人,是沒有根的草,不待風雨折磨,即形枯萎了」,句子其實還有些八股。

 

儘管「失根的蘭花」人人朗朗上囗,但絕大部分的人,對文中提到的那幅畫,都只聞其名,不見其畫,直到2021年才現身,原來鄭思肖的「墨圖」真蹟,藏身日本大阪的巿立美術館,2021年7/24-9/21,台北故宮與大阪市立美術館合作,推出「遺珠-大阪市立美術館珍藏書畫」(https://theme.npm.edu.tw/exh110/HiddenGems/),傳說中的名畫才讓世人目睹其廬山真面目;鄭思肖(1241-1318),福建連江人(註2),原名鄭之因,生於南宋末年,南宋亡後,隱居吳中(蘇州),以宋皇帝姓氏之趙,取其偏旁,改名思肖,日常坐臥必向南方,自號「所南」,居處命名「本穴世家」,以本字中之十,置於穴字中,即為大宋,以示大宋遺民,不忘故國。

  

蘭花系列文章的第一篇-2022國際蘭展中曾提到,蘭花一般分為國蘭和洋蘭,所謂國蘭,就是中國傳統的蘭花,國蘭以外的蘭花就是洋蘭,也提到國蘭與洋蘭兩者大部分,分別是地生蘭及氣生蘭,所謂地生蘭就是種在泥土裡的,氣生蘭也稱著生蘭或附生蘭,可附著於水苔、蛇木板等,或樹木枝幹及岩壁上,氣生蘭氣根祼露,能夠吸收空氣中的水分,事實上掛在空氣中,即能存活;宋末元初,鄭思肖所看到蘭花,應該都是國蘭類,必須長在土裡,假如當時他知道也有很多蘭花其實是氣生蘭,只要掛在架上,靠氣根吸收水分即可,不須要泥土,可能他的畫裡,表現國破家亡的悲憤,會以菊花來呈現,著名七言絕句:「花開不並百花叢,獨立疏籬趣未窮,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其實就是鄭思肖的詠菊名作。

 

附帶一提,陳之藩是很多四、五年級生的偶像,筆者當年其實也是他的粉絲,他是英國劍橋大學電機博士,雖然專長是電機,但也寫的一手好散文,清新雋永,幾本散文集「旅美小簡」,「劍河倒影」,「在春風裡」,都是那個時代的暢銷書,大學生人手一本,在電機及文學,兩個截然不同的領域,都有很高的成就;「旅美小簡」中「失根的蘭花」,早在1960年代,就已入選初中國文課本,後來同一散文集中的「哲學家皇帝」、「釣勝於魚」兩篇,與「在春風裡」中「謝天」、「寂寞的畫廊」兩篇,多次入選兩岸三地的中學國文課本,在華人圈相當有知名度。 

 註1: 亦有以荷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高風亮節,優雅娉婷,而以夏荷取代夏竹者。                                   註2 : 連江縣原包含陸地及馬祖列島,國共分治後,連江縣一分為二,兩岸各有連江縣,是兩岸唯一分治的縣份。

▲大花薈蘭,也稱虎頭樓,在日本大阪新大谷飯店(The New Otani Hotel)大廳所拍,分類屬於國蘭,大花薈蘭花既具國蘭的幽香典雅,又有洋蘭的碩大艶麗,是蘭花的明日之星。

▲傳統的中國園林,室內常會擺幾盆蘭花,以增風雅,照片是蘇州網師園的集虛齋,為讀書修身養性之處所,集虛語出「莊子人間世」的「惟道集虛」,即清除雜念,使內心清澄明朗之意。

2022國際蘭花展展出的一盆薈蘭。

▲陳之藩失根的蘭花一文中,提到的宋畫家鄭思肖,連根帶葉,均飄於空中的蘭花國畫墨蘭圖」;鄭思肖,原名鄭之因,南宋亡後,以宋皇帝姓氏之趙,取其偏旁,改名思肖,日常坐臥必向南方,自號「所南」,即畫右側題名所南翁」的由來,居處命名「本穴世家」,以本字中之十,置於穴字中,即為大宋,以示大宋遺民,不忘故國。

▲台北故宮所收藏,明朝著名畫家文徵明(1470-1559)的蘭竹圖,與上幅墨蘭圖比較,可看出蘭花有土有根;文徵明與沈周、唐寅、仇英合稱明四大家。(摘自故宮博物院書畫典藏)   https://painting.npm.gov.tw/Painting_Page.aspx?dep=P&PaintingId=3324

▲▼仙履蘭外,大部分洋蘭都屬氣生蘭類,可以附生在樹幹或水苔、蛇林板上,上圖是蝴蝶蘭,下圖是附著在樹幹,盛開時像瀑布般的石斛蘭(摘自網路) 

▲▼不同顏色及様式的石斛蘭

▲▼不同顏色及様式的石斛蘭

▲▼仙履蘭,跟其他洋蘭不同,仙履蘭除少部分氣生蘭外,大部分是地生蘭。 

▲▼不同顏色及様式的嘉德麗雅蘭。

▲▼2022蘭展,獲蘭花同好者審查金牌獎的蝴蝶蘭。

▲▼修剪成不同造型的蝴蝶蘭。

▲▼不同花色及様式的蝴蝶蘭。

▲▼不同花色及様式的蝴蝶蘭。

▲▼不同花色及様式的蝴蝶蘭。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arleslin9863&aid=173831722

 回應文章

四妹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2/05/18 12:06

謝謝 Charles 解惑!

剛才才發現自己打錯字了「墨蘭圖」,在此更正罰寫三次。「墨蘭圖」「墨蘭圖」「墨蘭圖」大笑

Charles Lin (charleslin9863) 於 2022-05-18 23:23 回覆:
哈哈,蘭寫成藺,應該是我先寫錯的,我早上發現先改了,該被罰寫三次的是我。

清末民初那段混亂的期間,不少古物都有一段奇妙的旅程;像現在台北故宮的蘇軾「寒食帖」,原在圓明園,八國聯軍時險遭焚毀,後流落民間,一度也到日本,國民政府來台後,才輾轉回到台北故宮。

另外像三希堂所謂三希之一的王羲之「快雪時晴帖」現在台北故宮,其他兩希-王獻之的「中秋帖」和王旬的「伯遠帖」,也是那段時間被盜出清宮,流落民間,一度也曾來台北,最後輾轉到北京,所以事實上現在是分開存放在兩岸。

這些是現在知道的,還有一些是現在還不知其蹤的。
Charles Lin (charleslin9863) 於 2022-05-19 06:53 回覆:
王珣的「伯遠帖」

四妹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2/05/17 14:19

國中真讀過「失根的蘭花」, 慚愧的是忘得一乾二凈,連文中提及的思肖也完全失去印象,適才網上重新閱來,雖然沒有像之藩先生般一秒掉淚,但那年代文人的思鄉愛國之情真真切切從眼到心!

另外,很驚訝大阪市立美術館收藏了這麼多「遺珠」,自稱為大宋遺民不忘故國的鄭思肖(1241-1318)「墨藺圖」也出現其中,也就是這畫都過了700多年後仍在他鄉...雖不明畫作出走原委,但...情何以堪!

Charles Lin (charleslin9863) 於 2022-05-18 10:35 回覆:
謝謝四妹賞文及留言的,故宮在遺珠展中說明,這些畫是日本私人收藏家,捐贈給大家阪市立美術館的,這幅「墨蘭圖」上面還蓋了三希堂印章,其實可能也不會太離奇,簡單的説,最有可能就是清末轉成民國那段期間,被從清宮盜出,碾轉落入私人收藏家之手;八國聯軍那時,日本派出最多軍隊,各國也確實搶了一些古物,但大部分是原來擺放在圓明園陳列的古物,機會較少。

我大學時,陳之藩曾到學校來演講,他那時短期回台,任職中科院,講題記得是自動控制相關,內容是什麼,早都忘光了,只記得他説的一個笑話,是他與辦公室一位有些白目的祕書之間的對話。
陳: 我是陳之藩。
祕書: 是國文課本裡那個陳之藩?
陳: 是啊 !
祕書: 那你怎麼還活著?國文課本裡的作者不是早都不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