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吃傻瓜麵的乏味氣象英雄
2009/11/07 01:20:45瀏覽2896|回應2|推薦19

氣象局預報中心主任吳德榮退休,同事幫他辦歡送會,以短劇的方式演出他每天「乏味、無趣」的工作情形,還透露了一件令人發噱的小故事:吳德榮對午餐極不講究,幾乎每天都請同事幫他帶一份「傻瓜麵」回來裹腹。同事甚至嘲笑他,小心吃多了變傻瓜。

短劇中,吳老大平常每天上班八小時,釘在電腦前看天氣資料就超過四小時,讓同事都懷疑他對預報系統「會培養出感情」,中午同事問他吃什麼,答案永遠只有一個:簡單、方便的傻瓜麵。

看似乏味、單調的公務人員生涯持續卅年,連吳德榮自己都說「很多人覺得奇怪」。這與外界眼中,以提早退休明志,控訴整個社會「理盲、濫情」的「氣象英雄」形象真的很不搭。

今年颱風季,台灣彷彿得了「氣象躁鬱症」,一開始,社會上下同氣連聲批評氣象局「報不準」,甚至「挾洋自重」,抬出遠在太平洋另一端CNN對颱風的意見,評論與颱風近在咫尺台灣氣象局的預報專業。

等吳德榮請辭震撼彈一出,「悲劇英雄形象」讓輿論大逆轉,一面倒地同情、認同氣象局。立法院在審氣象局預算時,以往「砍預算不眨眼」的立委,甚至嫌氣象局預算編得不夠,上演「要五毛給一塊」的戲碼。

前後態度對照,吳德榮說台灣社會「理盲又濫情」,還真沒冤枉人。

面對彷彿洗三溫暖的社會觀感,氣象局總是很低調表示,在科技允許的範圍內,氣象局預報不準願意接受社會公評,但如果社會要求已超過目前科技的範疇,則覺得委屈。

吳德榮在歡送會上表達的願望,跟他每天的工作一樣,很平淡卻很實在:希望未來風調雨順,因為一有大天氣狀況,氣象局就可能會被找麻煩。台灣社會什麼時候才能節制情緒化,以恰如其分的理性態度看待科學問題?

或許,氣象英雄們希望的不是台下熱烈的掌聲,而是一處可以公平較量的戰場。

( 時事評論人物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elebrification&aid=3474288

 回應文章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如此行為的人何德稱"英雄"?
2009/11/09 05:40

如題所示!

該員面對輿論或監院稽核,就採取"退休"方式明志,不知那方面能稱為英雄?

多少私企員工在職場上為五斗米忍耐多少不公平,若遇不公平或不同流合污,憤而辭職,在私企的標準叫"抗壓性"或"穩定性”不夠,況且私企大多是没有退休金的,因此該員此等行為被稱為英雄,難怪國家的公務體系不會長進。

是英雄,就應該堅守崗位為自己的專業解釋,多年來,國人一直未對該單位的預估不準没有太大的責難,發生天重大天災且事前也提出專業報告本就應該咎責,把自己搞的像悲劇英雄,讓自己的主子難看,真的不能算是好員工,只能算是只顧自己顏面稍具專業的普通公務員罷了,稱不上是英雄。

註:在私企,好員工的標準,個人榮辱事小,就是要替主子擋責任,不信你去問問看!

暱稱已被使用好吧(celebrification) 於 2009-11-15 18:24 回覆:
您的發言,讓我不禁揣踱您本人是個「主子」,哈!員工要「抗壓」到什麼程度才算「英雄」?我無意幫吳某人辯護,只是站在私企員工的立場想:會不會幫主子檔完責任,就像衛生紙一樣,用過即丟?

angelhohoho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這不是前後態度對照的差距
2009/11/07 01:30
根本是兩批不同的人
我們經常的習慣就是聽"第一個聲音"
但第一個發聲的可能都是暴燥並且沒有深思熟慮的人發的
所以再忍無可忍後
那些原本演沉默的大眾的人才會發聲
所以在台灣的官員要習慣被大眾洗三溫暖
看到他 彷彿還看到讀書人的"氣質"
離開對他未必不是好事
只是可惜
明理的人不會或不願爭辯
讓我們一直聽到的是小丑跳樑的聲音
聽多了真的很煩
暱稱已被使用好吧(celebrification) 於 2009-11-15 18:05 回覆:
只聽到跳樑小丑的聲音,是台灣社會的危機,也是台灣媒體的危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