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09/03/22 19:12:29瀏覽3760|回應5|推薦30 | |
鄭愁予絕對是「金門一景」。 詩人帶我到金門技術學院的學人宿舍,以極富詩意的口吻描述他眼中的「金技八景」,我很想告訴他,一定要幫他自己留一席之地。 在當兵時到過戰情緊繃的金門,他感受到烽火的震撼,因此喜歡上這個地方。三年半前才定居金門,但對金門的歷史掌故、人文風情如數家珍;帶著我探訪金門各大景點,迫不及待要把金門的好,一股腦兒往外鄉客的懷裡送。 「有想過要回台灣住嗎?」我不經意問。詩人想了幾秒,「回台灣總要有個住的地方才行啊!」金門,真的成為「不存在故鄉」的鄭愁予的「家」。詩人對這個「家」擘畫了一套發展藍圖:如何打造「大學島」、如何發展觀光、如何建環島輕軌電車 …… ,一見面,詩人馬上要把這份說帖複印給我。 到了影印店,老闆一看是鄭老師要印的資料,分文不收,沒有第二句話。這種情況遇到許多次,咖啡店的店主、菜刀廠的老闆、甚至國家公園解說處的人員都跟鄭愁予「很麻吉」。到了民宿咖啡廳,女老闆用印有詩人著唐裝照片的杯子,奉上一杯他最愛的咖啡,鄭愁予在金門,真有如在家中般自在。 金門很有名的得月樓旁有一處正在整修改建的古厝,鄭愁予也像半個主人似的帶我參觀,負責的小姐看到他熟門熟路地介紹,很客氣地請教他是誰。一聽到「鄭愁予」三個字,知道他在金門卻一直沒有機會見面的她,馬上變成詩人的粉絲,直呼「好帥、好年輕!」在合影留念後,一直叨念以前買的詩集不在手邊,不然就可以索取簽名。詩人對這種熱情的場面似乎見怪不怪,應付裕如。 鄭愁予很擔心金門古厝的保存問題,當他看到公路兩旁愈來愈多新建的樓房以南台灣流行的洋房為標準,失去了閩南古厝的味道,不禁疾呼,金門的建築應該「去台灣化」。 不過古厝維修保存沒有詩人想得這麼容易。金湖鎮一位正在整修祖傳古厝的鄉紳許炳仁道出了古厝維護的問題:不僅經費平均下來比租一間房子還貴,兄弟間對於先人留下的古厝,究竟是維修還是翻新的意見不合,也阻礙了古蹟維護的腳步。 不過「夢想」是詩人的專利。鄭愁予為金門築了一場美夢;兩岸直航後,小三通的熱度不如前,詩人的夢,或許能為金門帶來另一番風貌。 延伸閱讀: |
|
( 創作|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