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世代的戰爭】年輕人與老人的矛盾!(第一章)
2006/12/05 11:55:34瀏覽434|回應0|推薦0

在【論語】【子罕第九】當中的第二十二條裡,孔子如此說道:「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不足畏也已!」這是一句勉勵青年的至理名言,但在現今國內的社會,我卻幾乎沒看到這種鼓勵的出現。

這句話是說,孔子認為,年輕人是不可以小看的,作為已經在社會中,有所成就的長輩,其實不能武斷地認為,年輕人未來的成就,必定比不上現在的長輩,但是,如果到了四十歲、五十歲,都還沒有成就的話,那這個人也沒啥直得敬畏的。在我看來,成就不一定只能侷限在某些方面。

在【世代交替】這句口號大大流行的時代,很多長輩開始覺得不服氣、甚至不甘願,開始對於自己的社會地位產生憂慮、疑惑、恐懼,怕自己好不容易打下的江山,會被年輕一輩的人所取代、搶走,乃至於對新一代的年輕人懷有敵對的意識,根據筆者的觀察,這種現象最常發生在政治、媒體、企業,這三大社會領域當中。就好像是,人類社會當中,所上演的【雄獅彼此對咬】的戲碼。

在【子罕第九】的第二十八條當中,孔子說道:「智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不過,人性卻並非如此。通常提攜、提拔、教導的行為,只發生在實力懸殊的狀況下,一但原先是後輩的年輕人,實力逐漸趕上前輩的「老人」時,「老人」就會開始避著年輕人、排擠年輕人,甚至與年輕人敵對,除非年輕人對老人表明,絕對不會搶走他的地位,否則,一但年輕人在不自覺的情況下,知名度、成就趕上老人時,那這個年輕人,就必須隨時迎接老人的攻擊。

我看到許多年輕而有成就的人,被一些「老人」或是「思想老化」的人攻擊,也看到了他們難以理解的神情,其實這是自然的現象,因為這是人性,是一種「小廟難容大佛」、「小貓難吞大魚」的人性。
( 創作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lues1112a&aid=57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