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4/08/26 22:04:13瀏覽377|回應1|推薦13 | |
〈113分科測驗/公民科解題 高中老師狠批:整學生整過頭了〉報導提到,113分科測驗測驗公民科考試結束後,得勝者文教舉辦解題記者會,高中公民老師張雪雲舉了其中一題,認為去年就已經很難了,今年還更難,「不知道出題老師在想什麼」。認為考題中應有更多的「知識點」,而非讓考生「看著題目去猜意思」。 張姓公民老師舉的考題如下: 某國研究指出:障礙兒童就學期間鮮少參與畢業旅行,因為學校規劃畢旅時,常習慣性略過討論障礙兒童需要的支持措施,而障礙兒童也少有參與意願。從社會規範之作用來檢視此現象,下列敘述何者最適切? (A)將障礙兒童的不願參與視為理所當然,將限縮其自我發展 (B)校方未能輔導障礙兒童提升人際互動之自信心,顯有失職 (C)若校方強迫障礙兒童須參加畢旅,反而未能尊重其自主性 (D)學校未提供畢業旅行替代選項,已構成對障礙兒童的歧視 題目要問的,明顯就是要應考的高中生從社會規範之作用,來檢視題目所引述之「某國研究指出」的現象。而這當中,「社會規範」一詞,其實也是社會學的概念,依照張德勝1998年出版之《社會原理》所述,「社會規範」包含道德、法律、習俗、宗教信仰等,而這當中的「習俗」,又比我們所認知的廣泛,不光只是民俗領域中的那些觀念,還包含社會生活中的習慣、慣例等。 以此而論,學校規劃畢業旅行常習慣性略過討論障礙兒童需要的支持措施,便可能是因為非障礙兒童,或者說非障礙人士相對居於社會主導地位,產生自人類社會的道德、習俗(包含慣例或習慣)、法律、宗教信仰等「社會規範」,自然也就可能只考量非障礙人士。 於是,學校在規劃畢業旅行之時,便可能基於「社會規範」之中的慣例或習慣,只考量非障礙兒童,略過討論障礙兒童需要的支持措施,是為社會中非障礙人士居於主導地位的「結構」特性,形成事務討論以非障礙人士為主要考量的習慣或慣例,進而促使於規劃畢業旅行時略過討論障礙兒童支持措施,將障礙兒童排除在討論範圍之外的「行動」出現。 因此,討論畢業旅行時忽略障礙兒童的支持措施,便是「社會規範」之中,習慣或慣例的直接作用。 是故,選項(B)、(C)選項的論述都合理,但與上述社會情境顯有差異,選項(D)則宜改為:「學校規劃畢旅時,常習慣性略過討論障礙兒童需要的支持措施,對障礙兒童而言為社會排除(Social Exclusion)。」選項(A)是得勝者文教提供的答案,但語句前段,我覺得改為「理所當然地將障礙兒童排除在畢旅規劃之外」比較恰當,畢竟題幹並沒有寫出,將障礙兒童不參與視為理所當然的任何相關字眼 。 所以113年分科測驗公民科的第1題,得勝者文教提供的答案,也就是選項(A),我覺得語句所用的字眼也有待商榷。 |
|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