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家傭的社會交換
2023/05/31 22:21:01瀏覽724|回應2|推薦16

【法國「家傭社會學」(上)服侍富豪菁英的底層傭人們】與【法國「家傭社會學」(下)傭人世界的性別與身體剝削】兩篇文章,介紹了開創研究社會頂層階級之富人社會學的米歇爾.潘松(Michel Pinçon)與莫尼克.潘松—夏洛(Monique Pinçon-Charlot),並也提到布迪厄(Pierre Bourdieu)。

而在這裡,我要舉一個美國社會學者,他是彼得.布勞(Peter Blau),是社會學理論的研究領域中,交換理論的代表人物,其社會交換理論的核心都在【社會生活中的交換與權力】一書中,另外一位美國社會學者喬納森.H.特納(Jonathan H. Turner)在其【社會學理論的結構】中,有以簡單具體清楚的列表來介紹此套交換理論。

依照彼得.布勞(Peter Blau)社會交換理論在微觀層面的觀點,在人與人之間所建立的社會交換關係中,如果一個人只有服從另外一個人才能獲得自己所需要的東西,而沒有別的選擇,譬如難以尋找其他同樣能滿足其需要、無法強迫對方滿足其需要、無法獨立產生自己所需要的東西時,那麼被服從的人就擁有權力。

依我之見,古今中外許多受壓迫、被剝削,又被主人去人性化的家傭,與雇主之間所建立的社會交換關係,其實都相當接近彼得.布勞(Peter Blau)社會交換理論的權力觀,而法國或臺灣的頂層階級不喜歡雇用自己國家地區的人當家傭,原因也不外乎外籍幫傭透過工作賺取生活資源的管道較少、掌握的關鍵資訊或資源比較少、比較不懂得爭取勞動權益。

所以,這也就是為什麼郭台銘與曾馨瑩夫婦、李李仁與陶晶瑩夫婦等可以叫外籍看護做幫傭的工作,而劉克襄或張曼娟可以將外籍看護去人性化或者說是工具化,把請本質上是一個人的外籍看護照顧父母這件事,視為自己用無生命的工具去照顧父母。

臺灣的外籍看護相對比較不會上臺灣的社群網站,或者找新聞媒體來投訴或抱怨,也比較不懂得透過勞團來爭取自己的勞動權益,而目前的臺灣本地勞工相對比較會。

另外一方面,我之前也有看到臺灣的新聞報導,說臺灣有些雇請家傭的家庭,會裝設監視器用來監視來自東南亞國家的家傭,這使得家中的幫傭或看護覺得自己一天二十四小時都處於被雇主監視的狀態,而變得會進行自我規訓,依照法國社會學者米歇爾.傅柯(Michel Foucault)的觀點,這種雇主對外籍幫傭或看護日常生活無孔不入之監管的權力運作,是一種標準的毛細權力。

而臺灣雇主與東南亞外籍幫傭或看護之間不對等、東南亞外籍幫傭或看護明顯得服從特定臺灣雇主才能謀生的社會交換關係,正是這種權力得以長久運作的溫床,來自東南亞的外籍看護或幫傭,用美國社會學者歐文.高夫曼(Erving Goffman)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演】一書中的比喻講,他們必須隨時像個演員一般,按照臺灣雇主所編的一套情緒或肢體勞動劇本演出,才能賺取自己需要的生活資源。

總之,家傭所身處的,是一種經過服從於社會頂層階級成員居多之雇主,方可取得必須生活資源的社會交換關係,而掌握資源或資訊相對較少的外籍家傭,常常就沒有別的選擇,以致於本國雇主對他們常有較多的權力,而擁有權力的人常會產生權力的傲慢,這也是許多外籍家傭被雇主剝削、虐待、欺侮或去人性化對待的根源。

( 時事評論社會萬象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lues1112a&aid=179267836

 回應文章

blackjack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3/06/01 07:02

版主這篇寫得很好,介紹了許多我不知道的理論,讚!

台灣古時有長工,還有因為家貧把女兒送到別人家當童養媳,卻都沒這樣"無孔不入"的24小時監控,現代台灣人利用科技侵害人權的樣態,真是與時俱進

"無孔不入"這個詞,也形容的非常恰如其分

天蠍浪子(blues1112a) 於 2023-06-01 20:41 回覆:
智慧型手機、通訊軟體的發明,也能讓雇主對員工,或主人對幫傭或看護的監控無所不在。

安心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3/05/31 23:46
自古以來,家傭與僱傭就不一樣,通常有另個奴僕與主人的角色,變成了一種生命附屬的階級意識,所以就有這“下人、奴才、奴婢、奴僕”,這種帶歧視性的稱呼,似乎地位只比豢養的家犬高而已!因此時至今日,有些權貴富豪仍下意識的不尊重其人格,常有需要甚麼,就隨意使喚做了!
天蠍浪子(blues1112a) 於 2023-06-01 20:40 回覆:
有些批評奴隸制度的人,自己家裡也有多名奴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