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3/09 22:45:14瀏覽1748|回應5|推薦57 | |
筆者一直很納悶,為何有關物價節節漲的新聞報導,記者總喜歡舉「小學生營養午餐」的例子呢?難道其他類型的人們,就不足以反應物價節節漲的社會經濟衝擊嗎?家庭主婦組成的「菜籃族」,不是也可以反應物價節節漲的衝擊嗎? 其實,筆者以為,物價節節漲的社會意義不外乎是:第一,對於需求彈性大的產品,集體性地做出不買、少買的選擇行為;第二,對於需求彈性小的產品,則有「貨比三家」、「直接與生產接觸」或「以量制價」之類的集體性的討論或選擇行為出現。 社會學對於漲價的探究不像經濟學那樣「行」,不過,筆者發覺物價節節漲之現象,已經不僅止於經濟現象了,從媒體持續性地對社會各界「省錢大作戰」的報導看來,物價節節漲,似乎也有成為一種社會現象的可能哩! 筆者以為,大概是因為小學生是所謂的「國家幼苗」、「未來主人翁」,所以不只是教育,就是健康、營養問題,也相對較其他類型的人更具有話題性,特別是營養午餐,更是成為藍營名嘴攻擊綠營政治人物的武器。不過,這回新聞對幾個縣市之國小的個案報導,倒是令筆者想起之前曾一度討論的農產品中間商剝削問題。 從媒體這回的報導看來,如果想要「省錢」,除了做出「貨比三家」、「以量制價」、「關注產品的相關資訊以避免資訊不對稱」之類的行為之外,好像還要跟對價格有決定權的人或團體建立夥伴、友誼關係,以國小的營養午餐承辦為例,就是找家中有子女在校就讀的農產品生產者購買食材,或者承辦人增加跟食材提供者的情感密度,只是不知道,這會否有「節外生枝」的狀況出現。 看來,就連「買東西省錢」這個看似單純不過的日常生活目標,也會牽涉到相對複雜的人際關係議題,特別是消費者跟生產者或供應商交朋友以獲得較便宜之價格的行為,更是明顯地有著情感和優惠的交換關係,在雙方價格交涉的情境中出現,這樣的交換,筆者發覺,好像多半被認為是好事耶!(其實筆者也認為是好事,哈!) 總此,這回幾個國小省錢大作戰的案例,其他部分,OK,算是一般消費者面對民生物資漲價時,可能有的行為反應,不過「直接跟生產者接觸」這點,目前就只有農產品交易才會有,因此這回媒體舉的幾個國小案例,還是回歸到筆者之前討論過的這個話題:避免中間商的剝削而直接跟生產者接觸,也是一種省錢招數。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