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低收戶審查背離「社會常情」?
2008/03/02 17:49:32瀏覽1725|回應2|推薦52

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低收戶審查嚴」系列報導

相關報導指出,自從社會救助法將低受入戶認定標準修正之後,很多原本符合低收戶補助資格的家庭或個人,在新法實施後資格被取消,且新的申請者通過的機會也比以往小,筆者以為,這種變化可能產生的社會問題,其實不是來自承辦人員執行的問題,而是新法本身可能存在的盲點。

從筆者專業科目的學理看,新社會救助法包含的審查條件,可能忽略了一個問題:社會關係的名實落差。很明顯,新社會救助法只考量到人際關係網路成員的「名稱」,而未顧及成員彼此之間實際互動的頻率、密度。亦即,只要有夫妻、祖孫、兄弟姐妹、父母子女的「名」,而不管有沒有「實」,若其收入總加超過法定標準,就不符合,或者必須取消原有的低收入戶資格。

「沒錯,低收戶審查新制確實有不盡人情之處,但主要是法令本身而非承辦人員的問題。」筆者之所以認為不能責怪承辦人員,原因有二:其一,社會處或社會局的職員、主管,本身都是經過公務員國家考試而任職,而公務員國家考試無論科別如何,都非常強調相關法令的認識、理解,而任職後也幾乎以這些法令為行事準則;其二,整個公務機構體系的科層化,才是導致公務行動僵化的主因。

反而,筆者認為新社會救助法本身對家庭親子關係和家戶收入的判斷方式,可能才是造成低收戶審查,因為不符合申請者或資格被取消者內心「主觀常態」,也就是「自覺相當貧窮,故應當被列入低收入戶、應當獲得補助」的想法,而使承辦人員便成炮灰的關鍵因子。

所以,若說承辦人員依照新社會救助法審查低收戶資格的「行為」背離社會常情,可能就過於情緒化了!更何況,「社會常情」這詞兒,好像也略嫌籠統,因此,這樣下註腳或許恰當些:由於新社會救助法對家庭親子關係和家戶收入判斷的盲點,導致依照其規定來執行低收戶審查的承辦人員,其行為與低收戶資格申請者或既有者所認知的「主觀常態」有所違背。

總此,還是要強調這個觀點:法令的制定必須考量當下的「人情世故」,但法令的執行卻得儘量避免如此。

( 時事評論社會萬象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lues1112a&aid=1661083

 回應文章

Cynthia Tseng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法令鼓勵非法
2008/03/05 12:16

由於白紙黑字的認定,一些生活不好的受薪家庭喪失了被補助的條件。

只因為他們的經濟能力是可查核的。

反言之,許多市場小販或夜市攤商或是其他特別的行業,當事人收入可能比一般受薪者多,不過因為職業欄為無或自由沒有或不想有稅捐記錄,在法令上他們卻成為可受補助的「無收入者」,只因他們的收入無從查核。

難怪台灣社會不分是非的風氣越來越盛了。

遵守法令的人不經意就會吃虧,從不守法條的反而能受益。嗯....也許另外事的領據與發票報銷的深層認知就是這樣來的。

天蠍浪子(blues1112a) 於 2008-03-05 12:41 回覆:
這的確是個漏洞,市場小販、夜市攤商至今仍不被視為必須報稅的法定職業,其收入也相對無從計算,偏偏低收戶審查就是根據這兩樣東西,這也是為何,會有這麼多人贊成審查從嚴的原因了,雖然兩者之間的因果關係乃至於相關性並不那麼絕對...

塔頂的鋼鐵鯊魚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這件事情其實已經一年了
2008/03/02 23:05
其實,不論是低收入戶,或是殘障的認定都變得更嚴格。
有些人先前有殘障手冊,換了新規定,就變成沒有殘障。一個老人家,因為中風走路一拐一拐的,用了新規定,竟然沒有殘障!因為錢不夠,所以要用在刀口上,規定就偷偷變嚴格了。
天蠍浪子(blues1112a) 於 2008-03-03 00:01 回覆:
哈,這是更加根本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