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06/25 18:08:48瀏覽862|回應3|推薦22 | |
由於最近沒跟趙小姐作什麼訪客簿互動,所以,這次我只能就我聽到的內容來評論。其實,趙小姐這次的與談內容,她部落格的文章【上海中提琴藝術活動】、【2007年受邀赴北京參加中國中提琴節藝術活動】已有相關的文字敘述,且上個月初在黃信麗的節目也提過,故又讓我有溫故知新的、再回首般的懷念感。 這一次的與談共分六節,約略歸納如下:(1)音樂發展現況;(2)大陸學生音樂學習動機與演奏水準;(3)北京、上海的經驗;(4)音樂環境、音樂欣賞、音樂學習的跨國比較;(5)中提琴的推廣;(6)結語和音樂會欣賞之道。整體看來,這次的與談內容比上次稍微多了點深度,因為這次真的有觸及社會(學)理論的觀點,這也表示,趙小姐確實如同上回吳明烈老師節目尾聲講的,是集美貌、智慧於一身的人。 首先,就音樂發展現況而言,趙小姐的與談內容所描述的景況,例如2001年以紐約茱莉亞音樂學院的學生身分在上海參加音樂比賽,我前幾天瀏覽她部落格的相簿也有看到,但我那時還不知道,照片拍攝的地點是在大陸。總體來看,趙小姐在這部份的與談內容,其實比較像是她音樂學習的心路歷程,不過在後面,她還是有針對兩岸音樂教育制度的差異做了一些敘述,這其實是貫串整個與談的內容。 其次,在大陸學生音樂學習動機與演奏水準這部份,趙小姐的與談內容,跟上個月初在黃信麗的【音樂世界】是大部分雷同的,主要是兩岸音樂表演和學習的差異,如技巧、詮釋、風格、學習意願等,大陸相對「很德國」;不過,這樣卻也使我對兩岸音樂學習與音樂教育的差異有更深刻的印象,而且,對現在當下、此時此刻才認識或知道趙小姐的人而言,例如我的幾位固定讀者,這是值得一聽的論述。 次之,在北京與上海的經驗這部份,若用我本科的術語來形容,這部份算是趙小姐中國大陸音樂表演和教學的「都市體驗」,有點可惜的是,我似乎不曾聽過趙小姐任何「鄉村體驗」的描述,不過這不是她本人能控制的,因為這牽涉到大陸音樂教育資源分布的城鄉差距。然而,對於趙小姐關於兩岸音樂教育模式的比較,我個人深感佩服,因為相當一針見血,把兩岸音樂學習和教育最關鍵的差異點出來了。 接著,音樂環境、音樂欣賞、音樂學習的跨國比較,是我認為比上次多了點深度的部份。音樂學習環境和演奏家處境的比較,就如同前面幾個部份的內容一樣,是緊扣【台灣的當代中提琴教育與演奏訓練的現況】的演講內容,但音樂欣賞的比較,我卻直覺地想到大陸學者高宣揚,引述列維-史特勞斯等文化人類學者之觀點,對古典音樂到流行音樂符號結構之演變過程與衍生現象的陳述,算是一種巧合。 在這部份,趙小姐描述兩岸樂迷對「現代音樂」的認知、觀感和接受度,對此,高宣揚管它作「機遇音樂」(Aleatory Music or Chance Music),而約翰凱奇創作的系列音樂,例如以鋼琴演奏的【四分三十三秒】,是為「不確定樂曲」(Indeterminary),亦即趙小姐說的「具實驗性的音樂」。在我看來,這種音樂之所以會有觀眾接受度的差距,可能是這種音樂的文本、符碼,原先並非觀眾認知結構的組成元素。 再來,中提琴的推廣這部份,趙小姐也描述她推廣的方式和過程,在我看來,它有一個地方比農產品和農業技術佔便宜:不涉及經濟利益、健康安全的考量。不過,我認為它可能也要面對目標對象接受時間早晚的問題,年齡、教育程度、階級背景、職業、收入等,皆有可能影響音樂或樂器推廣的成效。不過,趙小姐對中提琴與現代音樂的推廣似乎頗有成效,可見多少都考慮這些人口或社會因素。 最後,趙小姐以音樂表演特性跨國比較和音樂欣賞禮儀的簡述作結。以我個人來講,由於小學階段聽過不少場音樂會,因此表演者和聆聽者的互動和默契建立,我還算滿習慣的。至於「安可曲」的表演,還是我第一次聽到,因為在台灣,通常只有流行歌曲的表演,才會有這種曲目的安排,至於音樂會,趙小姐提到說會應觀眾要求而準備幾首,我目前還沒碰過這種情狀,但還滿希望能夠遇到幾次。 在我看來,音樂其實也是一種表達情感與思想的方式,雖然聲音和意義的結構不如語言來得完整,但它仍是人類文化的組成部分,且具有各種感覺、風格不同的藝術性,故某種程度上,音樂給人的感覺就如同繪畫一般,都有美學層次的意義,也因為如此,我就像趙小姐口中的那些大陸人一樣,聽音樂也相當具有包容性。 |
|
( 休閒生活|音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