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評趙怡雯6/10【觀點交響曲】的與談內容
2007/06/12 20:27:17瀏覽814|回應0|推薦26

引用文章6月10日《觀點交響曲》播出

由於我不住在台中,所以這個電台節目播出的時候,我無法收聽。幸虧趙小姐把這與談的錄音內容放在部落格裡,我才不致於錯過。就內容而言,對其他沒有或較少跟她在部落格互動的人來講,她的論述會是新奇的;對於常在部落格跟她互動的人,譬如我來講,則可能會有一種「溫故知新」的感覺,彷彿重讀一本論著般。

我不是學音樂的,所以評論可能缺乏深度,不過就我初步的歸納,趙小姐在這節目當中的論述架構大概分四節:(1)音樂學習的心路歷程;(2)方法、技巧、教學經驗;(3)音樂環境和音樂教育推廣;(4)結語及活動訊息。大概是因為,我聽過趙小姐的那場中提琴獨奏會,所以她在這個節目與吳明烈老師對談的內容,我雖然沒辦法百分之百聽懂,但還頗能引起我內心的共鳴,總有一股莫名的親切感。

首先,就「音樂學習的心路歷程」而言,我發現趙小姐在孩提時期,也學了不少其他的才藝,例如鋼琴、書法、作文、舞蹈等,但我覺得,真正可以作為她第二專長的,還是舞蹈,不知道其他的樂迷有沒有發覺,但從她部落格的沙龍照擺的Pose,還有舞臺上的肢體語言(這點她也在我文章的回應區說過)看來,我想,她當初學舞蹈必定也學得有一些基礎、底子,才能夠掌握這麼豐富的非語文傳播文本。

此外,吳明烈引述的思想家,亦即柏拉圖,我也覺得很有意思。其實,柏拉圖整體的社會思想,範圍相當廣泛,音樂的見解只是其中一小部份。就龍冠海與張承漢的歸納來看,柏拉圖對音樂和體育的強調,乃是柏拉圖有關社會組織的教育制度的思想。回想趙小姐跟我在訪客簿的對話內容,還有她部落格裡的一些文章,可以知道,她音樂教育的理念,確實跟柏拉圖近似,不過後者注重音樂和體育比例均衡。

其次,「方法、技巧、教學經驗」這部份,我發覺,趙小姐最喜歡談的是這方面的議題。無論是部落格文章、跟我的訪客簿互動,或者上廣播節目的內容,她的論述都離不開這個範疇的主題,故我認為,這麼形容她會很貼切:教學玩家。若要具體一點,我想可以用「教學場域的邁可森」或者「音樂範疇的JC鮮師」來形容。因為,她在這節目當中,從頭到尾都強調,音樂與生活彼此是可以對話、結合的。

事實上,她在這方面的論述還滿多的,我的感想是,音樂就跟其他學科,譬如我的社會學一樣,都可以試圖尋找與日常生活的連結點。而且同樣地,一般人對於古典 音樂的認知,就如同我個人看到的,也就是對社會(學)理論的認知一般,都可能產生敬而遠之的想法,以此,趙小姐在這方面的論述,我也感同身受,而且如同她尋找音樂與生活的結合之道般,我也試著用生活化的語言,來詮釋社會(學)理論。

至於她對中提琴和古典音樂的介紹,說真的,我覺得成效還滿不錯的,本來去書店不留意音樂書籍的我,現在也都會去看一下;而且除了IL DIVO、羅素華生這些新秀歌唱家之外,我也開始對她之前介紹的喬治溫斯頓感興趣,而且買了他不只一張專輯。至於身體與樂器的結合,我想到的卻是黃玉郎漫畫【天子傳奇---開周篇】裡面,姬發學習天帝之劍心法時所追求的至高境界,也就是人劍合一。

而其他內容,例如來自國家圖書館的肯定、部落格的人氣現況、對學習中提琴的看法等,她也都不改其「常懷感恩心」與「鮮師」的本色。前面兩項我都約略在她的部落格裡看她提過,至於中提琴的學習,若我沒記錯,好像在她之前獨奏會的串場演講裡面,也有聽她提起過。雖然她在這個節目裡的與談內容,我之前幾乎都有接觸過,但這次聽了,彷彿就像重讀傅柯、布迪厄、韋伯等人的著作般。

次之,關於「音樂環境和音樂教育推廣」這部份,她對紐約音樂學習環境的描述,讓我想起班雅明的「氛圍」,在我的印象中,紐約的「氛圍」相當多元,不過一般人都會聯想到都市貧窮、犯罪、時尚等,音樂的聯想頻率倒是不高。然而,音樂教育的推廣,不知趙小姐能否接受我的這項觀點:根據布迪厄的分析,音樂的受教機會,階級不平等是可能的。但他的研究焦點是法國社會,或許與台灣不同。

最後,在「結語及活動訊息」這部份,趙小姐則稍微提及音樂演奏者與聽眾的互動,還有她音樂、藝文活動主持的經驗,以及目前的撰書計畫,當然,她也向聽眾告知了她這個月在中山堂的演出訊息。對此,我覺得,她真是一個樂於分享演奏與教學經驗的人。評論到此結束,期待她四天後在中山堂光復廳的音樂會。

圖片出處:https://city.udn.com/v1/blog/index.jsp?uid=yiwen1217

( 休閒生活音樂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lues1112a&aid=1022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