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讀文、聽曲、趙怡雯
2007/05/06 14:02:40瀏覽977|回應1|推薦42

前言:認識趙怡雯的始末

如果我記得不錯,我是從三月底開始知道這位東海音樂系的助理教授,說起來,這也算是一個偶然的機緣,當時,我按照以往的習慣,瀏覽網路城邦的一日內熱門文章,故而點進她的部落格觀看文章,並且,也按照一貫的作風,第一次先推薦部落格,再推薦看到的文章,但沒想到,卻因而被她留言邀請,去聽她的音樂會。

其實,在聽她的音樂會之前,我就已經在她的部落格跟她有些互動,從她的文章看來,【音樂世界】主持人黃信麗對她個性的描述,是相當正確的,而我之所以會去聽她的音樂會,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被她的誠意感動。如同昨晚我在送給她的舊金山風景明信片背後寫的,如果沒有點進她的部落格,沒有跟她作些微互動的話,很可能,我這一輩子,就只聽過理察克萊德門的鋼琴獨奏會。

廢話說到這裡,接下來我將分兩部分,來敘述我閱讀、聆聽趙怡雯的心得感想。

第一部份:閱讀趙怡雯

目前我接觸的有兩個地方,一個是【趙怡雯的藝享世界】,另一個則是演奏會現場發放的節目單。

就【趙怡雯的藝享世界】而言,其內容比較大眾化,多以心情日記、生活點滴的抒發為主,但比較特別的是,她的心情日記看不到任何牢騷、不滿,相反,所寫的盡是對他人的感謝與讚美,這讓我看了相當感動;生活點滴則主要是教學、參訪的心得,教學心得讓我印象最深的,是她以正面的說辭來「發掘」上課用筆敲桌子的學生的打擊樂才能。這讓我想起,劉墉被他高中導師從嗆聲週記發掘寫作才能的情景。

其實在劉墉的勵志書裡面,這樣的「案例」不只一樁,其他如陸沙舟因鋸木塊而被美術老師發掘藝術才能,或者劉墉自己發掘一位「亂寫書法」的學生的書法才能。再看趙怡雯的這個例子,我發現一件事:以文學、藝術為專業科目的教育工作者,對學生行為的觀感,似乎往往異於常人。像在【學校風雲】裡,那位老師因學生用筆敲桌子而跟學生大打出手,但趙怡雯卻用另類的觀點來看同樣的行為。

看起來,不僅職業、生長背景會影響個人的思想觀念,就連專業科目屬性,也會影響個人對事情的感受,這也是為啥,趙怡雯能從音樂的觀點來看該位學生的行為。此外,她的部落格還有一項特色,也就是把網友的留言作摘要,然後跟著感想一起寫成文章,當然,這種留言都是讓她開眼界或令她印象深刻的,但令我意想不到的是,她其中一篇對我文章回應的感想,居然成為記者報導的材料。

至於她在演出節目單上介紹的四位音樂家,我不是學音樂的,故無法評論其內容,但她撰文的結構,卻很像布勞德(Charlie Dunbar Broad)於【五種倫理學理論】(Five Types of Ethical Theory)中,對斯賓諾沙、巴特勒、休謨、康德與西季威克的介紹,也跟【維基百科】的人物傳記很像,但嚴謹、可信得多。不過,趙怡雯對辛德密特的介紹,卻使我想起同國的法蘭克福學派,兩者同樣都被納粹壓迫而遷至美國。

雖然她在串場演講中自我調侃地表示,這節目單可能散場後就被當廢紙,但我卻認為,這是一篇很重要的資料與參考文獻,因為,它確實令我進一步認識,貝多芬、莫札特、巴哈之外的重要音樂家;她不知道的另一件事,就是在演出和演講之時,坐在我左邊的一位女生,正以「教授批改研究生論文」的態度,來閱讀她針對所詮釋的四位音樂家而寫的介紹文章,事實上,我覺得這篇文章相當有學術性。

基此,下一部份將從這節目單,擴大到我對整場音樂會的聆聽感受書寫。

第二部份:聆聽趙怡雯

前幾天,趙怡雯在黃信麗小姐的【音樂世界】當中,就曾表示這場音樂會跟「傳統模式」不一樣,昨晚去聽了之後,不知怎地,思緒又回到前天在系上研討室聆聽專題演講的情景,好像教授跟學生互動一般,但依舊生動有趣。而她演奏的四首曲子當中,辛德密特和洛克伯格的較令我印象深刻。尤其當她演奏辛德密特的【中提琴無伴奏奏鳴曲】時,我竟「聯想」到我寫政治社會評論文章的情景。

至於洛克伯格的【奏鳴曲】,我之所以有特別記憶,主要是因為,趙怡雯在介紹中表示,洛克伯格因喪子之痛而在曲風上大大轉變,這樣的轉變,令我想起詩聖杜甫進入長安城前後不同的詩風:進入長安前,以旅人記事為主;進入長安後,以社會寫實為主。至於另外兩人---布拉姆斯與艾奈斯克,我則是對布拉姆斯較熟悉,因為我很常聽到,布拉姆斯作的【搖籃曲】,在書店、網站或CD當中播送。

不過,趙怡雯對艾奈斯克與最後的自我介紹,卻分別讓我想起,雖為哲學家,但對社會學理論影響深遠的傅柯,和原本想唸哲學,最後卻踏入社會學領域的紀登斯。從以上的描述可知,趙怡雯的這場音樂會,除了音樂本身之外,她的串場演講也頗有知識性,雖然有些內容對我而言,有點鴨子聽雷的感覺,如「中提琴的國歌」,不過這個比喻,又令我想起一位社會學家,也就是稱號「社會學之父」的孔德。

最後,整場音樂會的氛圍結構,大概有以下這些組成元素:高亢的歌聲、優美的琴聲、演出者的表情、趙怡雯的串場演講及其與觀眾的對話。歸納來講,這場音樂會除了音樂性之外,也具有互動性和戲場性,不過對我而言,它也具有相當的映象性,因為除了在散場後的簽名會,我與趙怡雯數秒的面對面之外,也在中場休息去洗手間的時候,與被趙怡雯邀請的廣播電台主持人---宋銘---擦身而過。

結語:贈趙怡雯

除了很感謝趙怡雯在我訪客簿的留言邀請之外,也感謝她提供的節目單,如果沒有這兩樣東西,我就無法去聽這場音樂會,當然,也就無法寫出這篇我有史以來聯想最多的文章,就連她最後「最想感謝的人」的真情告白,我也想到歐陽菲菲的【感恩的心】。最後,以一首詩來總結我對她的印象:

殷切邀約來欣賞,

聲聲琴音悠悠長;

動心話語笑顏說,

感恩情意無盡藏。

圖片出處:https://city.udn.com/v1/blog/index.jsp?uid=yiwen1217

( 休閒生活音樂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lues1112a&aid=942506
 引用者清單(1)  
2007/05/07 12:14 【天蠍浪子的咖啡杯】 師生之間的來往(回覆趙怡雯)

 回應文章

趙怡雯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感謝、再感謝!
2007/05/07 08:57

天蠍浪子:你好!

         你寫的這篇文章讓很多網友感動,推薦這篇文章的人數很多,但是最重要的是你讓我除了非常非常感動之外,還有一種惺惺相惜的感覺,因為你一定是做任何事都非常認真的人。

        平時我跟學生互動很好,他們就像我的弟弟、妹妹一樣,很乖巧、可愛,但是我也跟大家約法三章,上課就要有上課的樣子,我是非常認真跟嚴格的,我要求音準、技巧、曲子的詮釋、舞台演出的肢體語言........,循序漸進的一定要做最高的要求。

         將這些因素融入之後,如果你的演奏能感動你自己,才會有機會感動觀眾。因此我上課時總是不厭其煩一遍又一遍的拉給大家聽,希望能將學習變得更容易,但是我不喜歡嚴厲或罵人的上課方式上課,我認為這樣會破壞學習氣氛!

        只是聽了一場音樂會,就能啟發你寫下這篇文章,我相信你一定很認真的聽音樂會否則是寫不出來的。『認真、用心』這是我在教學時常跟學生說的:練琴也是要認真、用心,如果認真、用心練30分鐘比一邊拉琴,腦子不知道天馬行空飛到哪裡去了,那練的再久、再多都是無用的!

        最後除了很感謝你,我還是要再跟你說聲:謝謝你!也期待6月17日台北中山堂由國立台灣藝術大學位我協奏的《史塔密茲中提琴協奏曲》上相見囉!

                                                              怡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