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千佛懺
2015/02/23 22:09:36瀏覽2134|回應0|推薦13
羊年的春節是在法界中部分會過的。本次由加拿大的近康法師主法,率領大眾禮千佛懺。久聞千佛懺之名,這回終於得以親臨參加。千佛指的是過去莊嚴劫千佛、現在賢劫千佛以及未來星宿劫千佛。我們只有禮拜賢劫千佛而已,這已經需要花三天的時間了。

大年初一真是熱鬧,同時又是彌勒菩薩聖誕,特別吉祥,因此參加法會的人很多。但即使人很多,也只大約延遲了五分鐘便開始。首先唱了「戒定真香」香讚,接著迎請普賢菩薩,而後每個人手持小盤子,盤中放一朵蘭花作為供養,十分有趣。供養完畢隨即拜了一小段千佛,拜的是《三劫三千佛名經》卷中的賢劫千佛。後來師父開示時問我們有沒有翻到卷上的地方看一看,最前面有記載三千佛的緣起,就是在久遠劫前妙光佛的末法時代,當時有個人聽聞五十三佛佛名,歡喜信受至心頂禮,並將此五十三佛名告訴朋友,朋友又告訴朋友的朋友,朋友的朋友又告訴朋友的朋友的朋友……如此輾轉相告,一共傳了三千個人。每個人都信受禮拜、懺悔業障並發願成佛,這三千人後來便次第成為莊嚴劫、賢劫與星宿劫千佛。這故事還真是饒富趣味,使人仰望無盡的時空之流,卻在其中有如此巧妙的因果連結。正所謂:「一點心,點點心,點點交織一片心。」呵呵。釋迦牟尼佛是賢劫第四尊佛,也就是說我們正處在賢劫剛開始的時候,展望未來真是希望無窮啊,「心心綿延無盡意」!

由於是彌勒菩薩聖誕,因此接下來進行一段普佛儀式。第一天參加其實都很生疏,每個儀式都只是跟著做,也常常不知道接下來要做什麼。但也正是這樣,所以感覺很新鮮,在許多地方也留下深刻的印象。據說一個人如果想要開智慧的話,他必須時時迴光返照、放下內心的成見和習性,時常用全新的眼光觀察外在的情境。每天張開眼睛,都要好像第一次見到這個世界一般新鮮;所做的每一件事,也都要像第一次做那樣認認真真的完成。正如同《信心銘》所說的:「不用求真,唯須息見。」正月初一是一年全新的一天,以後每天也都是全新的,都是第一次。

10點10分就開始午供。真是讓我大開眼界,除了一般佛前大供的程序外,又單獨供養韋馱菩薩、伽藍菩薩、祖師和藥師佛。等於供養五次!或者我的理解可能不太正確,也不曉得是不是供養,感覺像是變食,總之同一段類似的儀軌一共唸了五次就是了。所以儀式其實很簡單,卻非常隆重。這大概表示施食做得很徹底吧。

11點開始午齋。是自助式的,菜色很豐富,都是義工煮的。先依照二時臨齋儀供養完大家才排隊裝飯,不過用餐中間卻是很隨興的,也可以坐在原位,也可以去串門子;有些人搭衣,有些人不搭衣。直到12點大家才又集合起來結齋。所以並沒有像在道場裡那樣,必須一坐食、由行堂打飯菜,必須搭衣,食時禁語等。我個人也是喜歡吃飯時輕鬆一點,因為有些人吃飯吃得慢,一坐食就結齋的話他們會很緊張的。而懂規矩的人自然會在食時禁語和搭衣,不懂規矩的人如果要求他吃飯要搭衣、不能串門子,那他又覺得太拘束了。

中午是法師開示。除了近康法師以外,另外一位是近經法師,據說目前主要在萬佛城擔任經典翻譯和即席口譯的工作;一位則是長住花蓮彌陀聖寺的近勒法師。第一天因為時間倉促,法師們除了簡短的自我介紹以外,只有分享一兩個修行的案例,我聽得也不是很清楚。之後又休息半小時,即進行下午的禮拜。

下午拜了兩支香,就進行往生堂迴向(我後來才知道午供時已經進行延生堂迴向)。延生堂是迴向在世的人增福增慧,往生堂則是迴向亡者往生極樂世界。一般的法會,不管是什麼樣類型的法會,都不外乎給在生者祈福和給往生者超薦,長久下來就形成了一種經懺的文化。在某些道場裡經懺已經流於形式,脫離了修行的義涵,甚至在填寫牌位時產生了一種對價關係,以致讓人對佛教產生許多負面觀感。這部份我不是很懂,但就我所知,出家人為人做佛事,只要他十分虔誠恭敬,誦經時沒有遺漏字句、沒有省略持咒的次數,一切如法進行的話,收人錢財並不違背因果。

第一天由於有許多額外的儀式,因此只拜了兩百多拜。拜千佛時是東西兩單輪流拜,也就是東單拜下時,西單站著唱誦;東單站起來時,西單拜下去。因此每尊佛名都要唱誦兩次,如此東西單才會都拜到。但第一天回家後問我媽才知道,有些道場是每尊佛名只唱誦一次,因此東單只有拜奇數的佛,西單只有拜偶數的佛。所以說法界這裡還是比較精實一點,而且還不收錢。如果像那樣只拜一半卻還收錢,那就不曉得是否有問題了。佛教徒真的自己要警醒!!不要整天講人情講面子講關係講頭銜,那都是假的,把功課做完整才是真的。

原本我以為拜千佛是很簡單的。以前在淨律寺常常一下就要拜好幾百拜,因此我本來是不覺得三天拜一千拜有什麼困難,況且第一天拜得並不多。哪裡知道或許是太久沒拜佛,而且前一天又很晚睡,第一天拜完真是快虛脫了,回家足足睡了兩個半小時才覺得好一點。奇怪的是,第二天拜仍然覺得很累,甚至更累,而且肌肉也酸痛,感覺很不舒服。尤其到第二天下午第二支香,我甚至連站著都覺得頭暈,很想蹲下去,因此只要一輪到東單拜,我就趕快撲下去。此時精神狀況也很差,一尊佛名才剛唱完,拜下去時卻已經忘記是什麼佛。這支香也拜得特別長,平常一支香是45分鐘,這支香似乎為了趕進度,一連拜了大概70分鐘。

我這時真的開始緊張起來,想來想去,保持專心似乎是最好的方法。於是站著時盡量讓自己融入在唱誦的佛名中,拜下時則注意體驗自己的每一個動作,不再消耗精神打妄想。這樣反覆幾回以後,精神居然開始好轉了。剛好維那師這時候換了一個調,比較高亢喜悅的調,我突然覺得頭腦一下清醒過來,身體也輕了許多,於是就這樣順利拜完70分鐘。

所以說修行一直都是有一些關卡的,一定要跨過關卡才會有所長進。第二天回家精神好多了,沒有再睡覺,而且感覺身體機能變得不錯。第三天精神也很好,雖然中午仍然很想睡,但在拜佛時卻明顯感覺身體很有力量,而不是像第二天前半那樣很虛的。到了第三天我也才漸漸開始有一種喜悅的感覺,或許就是一般所謂的法喜。這時比較不會打妄想,而是很單純的唱佛名、拜佛、唱佛名、拜佛……不再想其他事了。這時也逐漸抓到拜佛的訣竅。第一天看師父拜時,只把兩手往後一撥就拜下去了,沒有任何多餘的動作,看起來如此的簡單順暢。師父拜佛都是搭袈裟拜的,我在家裡做課也會搭縵衣,但我都要一邊把縵衣撥開、一邊提一下前面的海青才拜,以免起來時踩到海青或縵衣。但師父拜佛時似乎根本不顧慮海青或袈裟的問題,而是兩手一撥就下去,推一下又起來,好簡單啊!我這次拜千佛只有穿海青沒有搭縵衣,但仍然常常手忙腳亂的提海青,結果起來還是踩到,而且不只踩到一個地方,這邊放掉那邊又踩到,卡來卡去的很不順。但到了第三天下午這些問題似乎都解決了。我也是兩手一張開就拜下去,根本沒有提海青,兩手一推就起來,也沒踩到。好簡單呀!其實踩到海青主要是不專心造成,如果心裡平平靜靜沒什麼事,拜佛就會有一種規律,自然不會踩到海青,因此拜下時本來就不需要提海青,本來就應該很簡單的。果真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此時我深刻體會到薰習的重要性。去年年初時曾跟我爸去蓮因寺,寺院下方有一座陶庄,老闆陳先生當時跟我們分享一個經驗。他說他背《阿彌陀經》時,每次背到六方佛的地方都背不起來,很苦惱,於是就去上面問師父。師父告訴他,根本不要背,要用薰的。就像一陣風吹過來,你身上的每個地方自然都被風吹到,根本不用顧慮哪裡有吹到、哪裡沒吹到。於是他每次要背經時,就想像一陣風吹過來,結果自然就背起來了。拜佛似乎也是同樣的道理。拜久了,覺得打妄想很累,懶得打妄想,就任由那陣風吹過來,於是就拜得順手了。

也在此時我開始能夠欣賞各種不同的唱佛音調。拜千佛是很有趣的,似乎為了保持大家的專注,維那師每過幾十尊佛就會換個音調。有些音調很慢、很悠揚,有些音調很快、高亢,有些前面還會加綴字。比如加上「千佛會上佛菩薩」、「十方佛」、「一心頂禮」、「唵嘛呢叭咪吽」等。有些調比較長,前一尊佛名還未完全唱完時,另一邊就接著唱下一尊佛,像是海浪一般後浪頂前浪,也有一種合聲的共鳴效果,讓人完全沈醉其中。

三天的中午師父都有開示。第二天時經法師提到懺悔應具備七種心態,第一種即是慚愧心。慚愧心分成兩個部份,慚心是指自己內心所發出自省的力量,使自己棄惡從善;愧心則是向人發露罪過時,由他人的見證與監察升起防非止惡的效果。我們在拜懺時應當時時觀察自己所犯的過失,提起慚愧心,才會達到拜懺的意義。第三天由於法會即將結束,康法師用一個小故事給大家作為勉勵:從前有個地方鬧饑荒,有一戶人家只有一對母女相依為命。有一天家裡東西吃完了,媽媽要出去找食物,就用一個布袋裝了沙,吊在屋樑上,對小女兒說,袋子裡裝著米,等她回來時就會煮飯給她吃,然後就出門了。如是經過三、四天,媽媽都沒有回來。鄰居覺得奇怪,跑來他們家看,只看到小女孩在家。小女孩說媽媽出去了,出門前在樑上掛了一袋米,等她回來就會煮給她吃。鄰居於是把袋子取下來,打開卻發現只是沙子。於是鄰居告訴小女孩這只是一袋沙,不是米。然而當小女孩聽到這句話時,頓時就氣絕身亡了。法師問,為什麼小女孩會這樣突然死了呢?因為她的希望破滅了。她先前因為懷著希望的緣故,因此不管怎麼飢餓都可以忍受,然而一旦希望破滅時,也就無法支持了。所以法師說,修行應該要常常懷著希望,不論再怎麼困頓,都不要失去希望。有一天事過境遷,自然會海闊天空的。也只有這樣,修行才不會退轉。

這真是很有價值的一課。法師們的開示雖然都很短,但卻都很深刻、直指人心。這都是他們長期薰修、躬行實踐所得到的一點心得,彌足珍貴。既包含教理方面的知識,也指引現實生活的方向。先前參加過一些居士的學佛團體,教理的研究十分深入,但不重視實修,與現實生活脫節,結果反而形成喜歡爭辯的風氣,看別人都不順眼,甚至經常私下批判出家師父、批判他們所不喜歡的修行法門、批判對他們提出不同意見的人,批判東批判西,整天就是想著人我勝負,真是要不得。就連我現在不願意再參加這樣的團體,他們也要從我身上找出過失來,開始議論一個早就離開的人。連從網路上打探到我去打禪七也可以議論,正所謂躺著中槍也。真不曉得他們怎麼能想這麼多?

正如同宣公上人所說的:「學什麼就被什麼障礙。」又如《信心銘》所說:「多言多慮,轉不相應。絕言絕慮,無處不通。」

三天的千佛雖然短暫,卻使身心皆受到洗禮。這真是一年最好的開始。學佛應該遠離惡知識,親近善知識,在如法的道場裡薰修,陶鑄端正的品格與高尚的志節。相信佛教這股虛偽狡詐的惡疾將會一天一天痊癒起來。以此作為乙未羊年的心願景,一點小希望。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emoreheart&aid=21073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