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六處壇經心得偶記 66. 諸佛妙理,非關文字
2010/01/17 20:09:27瀏覽978|回應0|推薦13

66. 諸佛妙理,非關文字。

 師自黃梅得法,回至韶州曹侯村,人無知者。有儒士劉志略,禮遇甚厚。志略有姑為尼,名無盡藏,常誦大泹槃經。師暫聽,即知妙義,遂為解說。尼乃執卷問字。

    師曰:字即不識,義即請問。

    尼曰:字尚不識,焉能會義。

    師曰:諸佛妙理,非關文字。

    尼驚異之。遍告里中耆德,云此是有道之士,宜請供養。有晉武侯玄孫曹叔良及居民競來瞻禮。時寶林古寺自隋末兵火已廢。遂於故基重建梵宇,延僧居之,俄成寶坊。師住九月餘日,又為惡黨尋逐。師乃遁於前山,被其縱火焚燒草木。師隱身挨入石中得免。石於是有師趺坐膝痕及衣布之變,因名避難石。師憶五祖懷會止藏之囑,遂行隱於二邑焉。

    語言文字是表達意思的工具。一個名詞「筆」,有鉛筆、鋼筆、原子筆.「鉛筆」又有顏色、深淺、硬度、廠牌的不同而有差異。抽象名詞更是因說者、聽者認知的不同而不同。文字可以字字斟酌,語言卻要當下反應。講得人往往講不清楚說不明白,甚至故意講不明白說不清楚,留下圜轉空間,甚至故意引導,讓聽者自己去想像,聽者也習慣自己去拼湊,彼此各取所需,彼此都浪費時間。

    認識一個人可以憑著「來電」,也可以聽其言觀其行,夠熟悉後,自可知其言下之意。甚至不必言語也知其意而能配合,我們叫「默契」。也可以不預設立場,心無所住,聽其言,末學把它叫「會意」。用會意去聽講,最能溝通。佛陀拈花迦葉微笑,就是不用言語直接「會意」。一般解釋成以心傳心,要是以心傳心,就不用拈花,也用不著微笑,花與笑是多餘的。

    自經論中學法的人,當然驚訝。字尚不識,焉能會義。義不在字裡,在文字代表的意思裡,「誦」就是把文字化為言語。聽誦大涅槃經,即知妙義。識不識字沒關係,聽得懂語言就可以。聽不懂經義的人誦經不能用「會意」,因其意不合經義。只能由言語,去判斷經中之義。已經見性的六祖聽到誦經的「言語」,自然知道經中之義,當然能解說。想必經文類似當時日常用語,所以聽了就知道。

    「『法』就在那裡,看到的人拿去用」。看到、用過的人當然會講,或許表達方式各個不同。反過來,會講法的人不一定看得到「法」,不一定用過「法」。語言能力好就會講,講得讓人聽不懂,然後說我講的深奧,佛法深奧,不是凡夫能懂。其實是語言文字遊戲,與法無關。「法」難的地方是與想像不同,不能接受。「法」難的地方是「不會其意」。「法」難的地方是「不能拋棄原有的價值觀」。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pachiese&aid=3696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