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1/31 22:07:54瀏覽692|回應0|推薦11 | |
71. 外迷著相 內迷著空 師曰:吾不識文字,汝試取經誦之一遍,吾當為汝解說。法達即高聲念經。至方便品, 師曰:止。此經元來以因緣出世為宗。縱說多種譬喻,亦無越於此。何者因緣。經云諸佛世尊惟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一大事者,佛之知見也。 世人外迷著相,內迷著空。若能於相離相,於空離空,即是內外不迷。若悟此法,一念心開,是為開佛知見。 對一座山,地質學家、植物學家、動物學家、藝術家看到的各有不同。平常人去轉一圈,也會人人有不同的感覺。麻煩的是「先入為主」,有了印象都不容易去調整。無論是親眼看到或由語言文字建立的印象,就一層不變,不再觀察,不再調整。看到佛像就認為佛就是那個樣子,不管知不知道印度人的佛像、中國人的佛像、日本人的佛像都不一樣。不管知不知道佛陀的時候是不造像的。看到「佛」這個字,心中浮現的都是那個像,要改為看到「佛」會想到「覺」需經過相當努力才能辦到。 對於抽象的、內心的部份,捉摸不到,就一味否認。看了幾次六祖壇經,菩提本性還是六祖的,見性還是六祖在「見」,進不去就是進不去。經論、註釋、白話解釋看來看去、找來找去,用的都是那一套,尤其是以前當學生時的讀書方法,而且又分不出哪一個是對,全都對全都迷,最後只好放棄,只好重拾舊業。建議讀者由「觀瞋」開始練習,大大小小的生氣都能「當時發現」,就會知道內心的「瞋」真的存在,而不是開口罵人才是「生氣」。這時就是開始進入「心中天」內心的世界。 |
|
( 心情隨筆|心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