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相對於前面的實際財施,此處說明「唯意樂布施」
2013/11/16 11:51:39瀏覽6356|回應0|推薦4
※本文係從《菩提道次第廣論》課程裡,法師所開示的內容中所節錄出來的;本文接續上一篇文章「怎麼樣對治不能夠布施的障礙?(三)」,有興趣的朋友,請參閱。

接下來就要講,針對不是財物、實際財施的部分,是用心念來布施…280頁第2行…

{原文}
第二唯意樂布施者。內居閑靜由淨意樂淳厚淨信,分別化現種種廣大無量財寶,勝解惠施一切有情,以少功用生無量福,亦名菩薩巧慧布施,是〈菩薩地〉說。《妙手問經》雖說此是無資財者所應修學,非有財者不應修習。

這個「第二」是相對於前面的實際財施,所以第二是「唯意樂布施」,就是沒有實際的財布施的行為,而是意念來布施。「內居閑靜」就是他在遠離喧嘩憒鬧、安靜的地方,或者在室內,摒除妄想雜念。「由淨意樂」,由清淨的(「意樂」就是發心、動機),清淨的發心,淳厚的淨信心,「分別化現種種廣大無量財寶」,就觀想虛空中化現了非常多的、廣大的、無量的財物珍寶。「勝解惠施」,以殊勝的定解來布施,因為我們凡位,觀想不能成真,如果你是禪定成就,如聖位菩薩,他能夠有禪定,我們說有一種叫做「定果色」,這個東西是由他禪定,他想就會有,那我們不行啊,所以我們叫勝解,這個勝解就是我堅定、決定的信解,雖然眼前沒有,但是我是以殊勝的定解來行布施,「一切有情」,把它布施給一切的有情眾生。

「以少功用生無量福」,這個「少功用」就是費很少的力氣,小小的力氣,你不用辛苦地去找工作,然後賺,然後去買,不是;它就是用你的清淨的意念來觀想,就能夠生起無量的福德。「亦名菩薩巧慧布施」,這個叫做菩薩善巧方便智慧的布施。「是菩薩地說」,這是在《瑜伽師地論菩薩地》裡面所說的,就現在的話來講就是,我們就叫模擬情境,藉著這樣模擬的情境,把我們的心量擴得很大很大。

其實我們看,善跟惡都是這樣的,有些人他跟人家結怨,心中懷恨,實際上自己沒有能力又不敢去傷害對方,他就在心裡面不斷地詛咒,或者觀想怎麼樣罵他打他。其實他這樣的意念一直在熏修的時候,其實也對對方真的就造成了…我們說這個念波,你一直加諸給他,其實他也真的會不舒服。然後我們的心,你沒有實際去做,可是你這樣不停地在你的心念裡面,這樣子去觀想熏習,這樣的模擬情境,這樣的沙盤演練,這個也是非常危險的,因為一直在串習我們損惱眾生的心、傷害眾生的心。

所以我們現在看到很多社會新聞,國內國外都有,他們都去電動玩具這一種什麼殺手狙擊手,整天玩到後來就是,虛擬的世界跟現實世界打成一片,就在路上到處殺人。之前國外不是曾經有一個十九歲的高中生,他就沉溺在電動玩具裡面、電腦遊戲裡面,天天殺殺殺,殺紅了眼,玩到不行。他自己已經覺得,他自己好像殺心控制不住,去找他的老師,跟他的老師講,他已經發現他好像控制不住他想要殺人的衝動。他說,因為他玩電腦遊戲,現在他滿腦子就一直有一種想要殺人的衝動,一直想要殺…等於是請老師輔導他。後來這個學生走了之後,這個老師就覺得這孩子可能會有危險,他覺得他的狀況已經很不好,趕快打電話叫他的父母來接他,可是已經來不及,孩子出去之後,他一到街上,就控制不住自己,看到人就殺。因為美國他們都是有槍枝嘛,在路上隨便能夠殺到,在路上的人就被他…有的就死了,有的也是很重受傷,就造成很大的一個社會事件。

這個是一樣的,你觀想善,你雖然沒有這麼多廣大無量的財物,但是你這樣在熏修的時候,你那個心量就像大富長者一樣,像能行大布施的人一樣,慢慢它就是越來越增廣,所以才說這是善巧方便的布施。因為我們畢竟,我們一開始就講,你布施最重要的就是要對治我們的慳吝之心嘛、慳吝的煩惱,還有要有悲愍、慈悲眾生、幫助他們的心,所以重要是在我們的心念。

「妙手問經雖說此是無資財者所應修學,非有財者不應修習」,《妙手問經》裡面講,雖然講意樂布施,說是沒有資財的菩薩他可以來修學,其實就是,不是富裕的菩薩,而且他還沒有登地的菩薩。「非有財者不應修習」,並不是說,我們非常富裕的人,就不應該修習,也是應該修。因為這個就是串習我們廣大的捨心嘛,只是特別說,我今天要行菩薩道,我希望做一個菩薩,可是我沒有多餘的資財去布施的時候,我或多或少我布施,但是我還從我的意念裡面,去觀想我布施更多,這樣來增廣我們的捨心。接下來…

{原文}
無資財時巧慧布施,是為乃至未證增上清淨意樂初極喜地,若證此地,則諸資財定無匱乏。如〈菩薩地〉云:「如是菩薩現無財寶,巧慧方便而行布施,此說乃至未證增上清淨意樂。若諸菩薩已證增上清淨意樂,如已獲得超諸惡趣,如是生生必當獲得無盡財寶。」

「無資財時巧慧布施」,剛剛講的就是當我們並不是很富裕的時候,用意樂的這一種布施。這樣的善巧方便的布施,是為了「乃至未證增上清淨意樂初極喜地」,這個「未證增上清淨意樂初極喜地」就是指登初地(初地菩薩),就是說這是為了初地菩薩之前的、我們凡位的菩薩所施設的。「若證此地」,如果已經證得初地的,「則諸資財定無匱乏」,那麼他的資財決定是沒有匱乏的。為什麼?我們前面講,因為你要成就初地,你要登地菩薩,那要有多大的福德資糧跟智慧資糧,所以他一定是不會匱乏的。

下面就用〈菩薩地〉作為依據,「如菩薩地云,如是菩薩現無財寶,巧慧方便而行布施」,就是剛才講的意樂布施,用觀想、用意念來觀想的布施,這個是菩薩他現前並沒有豐饒的財寶,以「巧慧方便而行布施」,就以善巧方便的智慧來行布施。「此說乃至未證增上清淨意樂」,這個是指還沒有證得初地的菩薩,所以等於就是初地以前的凡位的菩薩。「若諸菩薩已證增上清淨意樂」,如果是初地以上的菩薩,「如已獲得超諸惡趣」,他已經不會再墮落惡道(我們知道,初果的聖人就已經不會再墮惡趣了嘛,更何況是初地的菩薩),「如是生生必當獲得無盡財寶」,他不但不會墮落到惡趣,而且他所受生之處,都一定是財富具足的,都是非常富饒的。

最後就做一個總結…

(前往下一篇)

◎註:若要參照書籍頁次的話,本文係從《菩提道次第廣論》第280頁第2行開始。
(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uMin0121&aid=9494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