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怎麼樣對治不能夠布施的障礙?(三)
2013/11/09 16:38:40瀏覽4133|回應0|推薦4
※本文係從《菩提道次第廣論》課程裡,法師所開示的內容中所節錄出來的;本文接續上一篇文章「怎麼樣對治不能夠布施的障礙?(二)」,有興趣的朋友,請參閱。

我們上一堂講到對治不能布施的障礙,總共有四個,上一堂我們介紹了三個。第一個就是他過去沒有串習,我們現在的話講就是,他不習慣作布施這一件事情。像有一些人,譬如說他看到電視上或者看到網路上或者在聽廣播,聽到有一些我們說需要急難救助的,或者家庭變故,或者國際災難,有人在勸募的(有劃撥捐款的帳戶),他就馬上放下手頭上的事情,他就是很自動地、很自然地就會覺得…他不管出多出少,就很習慣這樣子去做。這個就是你有習慣去做,過去就很自然會這樣做,碰到別人有需要的時候,我們不會勉強的,沒有強迫性的,不是說人家找我們,然後我們心裡還不是很舒服,還不是很願意。這是一個。

所以我們如果有這方面的障礙的話,我們就可以檢視,到底我是哪個部分,障礙點是在哪個部分?這邊也講了對治的方法,就是要思惟我們,你不這麼去做,它的過患是什麼?如果我們覺得,發現我們是長久以來不習慣,好像有時候你去作布施也會不好意思,人家會看我這是什麼的…。我們就要想到,我現在不去串習、不去練習,將來我們也不習慣去布施,當有一天福報享盡了,我們就要窮困潦倒,乃至於墮到惡趣去了。

第二個障礙就是匱乏,就是自己已經非常地貧困,等於是沒有多餘的錢財啦,自己維生就已經有一點不是這麼容易了,我還要去布施,那他就更不容易,很不容易發起這樣的心。就我們上一堂講到,經中說「貧窮布施難」。對治的方法就是要想到,我們過去就是因為沒有因緣去行布施來饒益他人,所以這一世,現在福報非常地薄弱,所以今生這麼地窮苦,如果我不再把握機會去布施的話,我將來還是要窮苦的,所以現在縱使我的力量很少,只要還不至於餓死的狀況之下,我還是願意來行布施。有這樣的發心,把自己的非常微少的力量,即使錢財財物是非常的少,但是你能夠發起這樣猛利之心、勇猛之心來布施,這個功德其實是非常大,因為你已經打破了你這一種…自己都已經不夠吃了,也不知道這個禮拜能夠吃,下禮拜有沒有得吃,都能夠打破的話,他這個心量,就是他的慳貪之心,等於算是一種很大的突破。所以這個是第二個,第二個就是匱乏。

第三個障礙就是耽著,有些我們非常喜愛的,不一定是錢,有的可能是我們珍藏的一個東西,他非常非常地喜愛,當然大部分是指錢財,非常耽著,所以他生不起布施的心。就是要思惟這樣的耽著,其實它是使令我們苦惱,不應該顛倒地去把它認為這個是我快樂的來源。其實「心役於物」的那一種感覺,是非常疲累的,更何況…其實你試看看,從你一點點…。像我們有一個師姐講,她學習佛法之後,其實她平常也是一個慷慨的人,可是我們凡夫一生之中,你總是有捨不得的東西,除了你記憶中的種種回憶之外,在你的身邊總有捨不得的,或者是財,或者是物,或者特別的一個紀念品…。這個師姐,她平常心量也很慷慨、很寬大。

但是她就講到,她學佛之後,因為現在退休了,以前…我們知道上班的時候,在公司裡面你不能…有的是規定不能穿牛仔褲(不能怎樣…),我們總是要有幾套套裝,那一種上班服。以前年輕的時候,有一些漂亮的衣服,其實現在說起來也不會穿了,但是放在衣櫃裡面,總是捨不得把它布施出去。現在學習佛法之後,她略略整理之後,就分「非常捨不得的」、「還可以的」…慢慢地就把那個不會太心疼的,開始練習去捨。自己知道,所以我們常常講,你知道做不到,那沒有關係,因為做到的過程,它是慢慢的、漸漸的,從慢慢小小的串習,到心量越來越廣大,所以這個也是要去串習。我們可以看,有些東西我們就可以去檢視,我什麼比較不能夠捨的。當然我們前面也講到,對於我們修法、修行它是非常重要的,那這個不能夠,如果我們捨出去了,我們也就不能夠修法了,不能夠深入經藏,對於修習善法就成為一個障礙,當然我們還是要有所保留;但是我們跟修習善法無相關的,而會使令我們內心耽著的,我們就慢慢地練習,學習去捨。

像我自己本身,我過去去印度朝聖的時候,第一趟去朝聖的時候,那時候在菩提迦耶,請到了一尊菩提樹所刻的,木雕的苦行的佛像。因為我們那時候一趟行程,其實沒有什麼購物行程,都是在趕路。很多的店家他們,因為我們住的飯店,都會有這些佛教文物,他們都有苦行像,都是石雕的,石雕的很多。那天就看到一個木雕,覺得這個木雕的工,因為木頭比較軟嘛,所以它的工相對也比較細,就很歡喜。然後我們有一個師兄很厲害,不知道多少,反正就殺了很多就對了,然後就把這尊佛像搬回來。

我記得我們那時候要上車的時候,因為就想這個老闆賣了之後,看他面有心疼的那個樣子,我們帶上去之後,我想這可能會造成一些…就是有些人也會想要去請,已經馬上要出發了,不要耽誤行程。但是還是忍不住歡喜心,跟旁邊的師兄:「欸!看一下,我請的佛像!」結果果然人潮就圍過來,結果大家就趕著要去請。後來那個老闆他就不再降價,不要降那麼多,就有人請了這麼一尊,這麼大一尊,就要回來。請回來之後,因為我們出家總是…我們是跟釋迦佛學的,所以他的這種苦行的精神,我們總是非常地心仰,心中非常地仰慕,所以他就是一個很大的一種精神上面的,看到就是希望向他學習。供起來之後,非常喜歡這個佛像。

後來過了多少年之後,終於…因為我們就是有一個習慣,幾年要做一次那個…就是要布施啦,當然沒有辦法全部什麼東西都布施出去,但是心裡總覺得,心裡有耽著的東西,你不把它施出去,那個心役於物的感覺很負擔,包括佛像也是會有這種,就很喜歡,每天自己欣賞佛像就很歡喜;也有些後來出家的師兄也會說:「你可不可以跟我結緣啊!」後來就找一個機會,就結緣出去。可是你說結緣出去這種事情,布施出去,它總是自然就會有一個回饋,後來就有一個師兄又幫我請了,主動…一尊玉佛,緬甸的玉佛。你看了之後,也覺得非常地不錯、非常不錯,越看越歡喜,因為它的材質,你每天在供它的時候,一直心生歡喜。後來過了多久之後,又有人新出家,又把它供出去了。總是心裡上面開始覺得有耽著的時候,那個負擔感就起來了,因為你就是那一種一直心繫於…就有這種耽著的感覺。

後來不久,供出去之後,跟人家結緣了,因為我很景仰蓮花生大士,沒有多久,都不是你去…只有第一尊是自己請的,就又有人供養你一尊蓮師,紅銅的,又是我最喜歡的,「哎呀!這個實在是真糟糕!」因為我們藏傳的佛像,很多都鎏金的,但我喜歡樸素,所以我就…他給我的這一尊紅銅,特別地喜歡,每次供著,也是好歡喜唷,後來又找一個機會,這樣不行,這個耽著心是一種負擔,又把它捨出去,又送人了。送人之後,沒有多久,同樣又一尊紅銅的蓮師,又有人送。

我就想,你看這個布施,你越施,它其實就一直來,源源不絕地來,其實從頭到尾沒有斷過。你施出去,它就來,施出去,它就來。譬如我們剛才講,匱乏的人你不用擔心,可能我暫時眼下是更加地匱乏,可是將來它是會回饋的,而且這種因果的回饋,它通常是加利息,不要說加倍,不一定加倍,但是它多少都有加利息的。不是說我現在給你五百…我們說布施恩德嘛,他感覺到那個恩德的時候,那個心是更大的,他加上那個恩德回饋給我們的,就不是原來我們給的,尤其我們是以這一種真誠心,以一種愛心去布施的時候,真的是這樣子。

接下來我們是第四個,倒數第4行這邊…

{原文}
第四者未見行施能生正等菩提勝利,觀見廣大資財勝利而發施心,能治此者當速見其過,總應觀察一切諸行,皆念念滅,特觀資財速滅速離,一切所施皆當迴向廣大菩提。

第四個布施的障礙,就是「未見行施能生正等菩提勝利」,就是他沒有看到、不了解,布施能夠使令我們生起證得佛果菩提的殊勝的利益。就是這個布施的功德,你迴向成就佛果菩提,它是我們最終的目標。「觀見廣大資財勝利而發施心」,他沒有看到這一個成佛的這樣的一個目標,而只是看見我這樣布施,人家說「財布施得財富」,所以他只是看到他將來能夠得到廣大的財富,這樣的一個殊勝的利益,然後才來發布施的捨心。「能治此者當速見其過」,對治的方法,就要速速地看到、觀察這個過患。「總應觀察一切諸行,皆念念滅」,先要總的來觀察,「一切諸行,皆念念滅」,就是諸行無常、念念生滅嘛,一切有為的造作,它都是生滅無常的。「特觀資財速滅速離」,進一步…總的我們先觀察諸行無常、念念生滅,進一步我們特別來觀察,我們所擁有的資財,它是會非常快速地滅去、離散。

我們前面講到,我們要作財物無常想,縱使你這一生能夠活到一百年,其實在天人眼裡,也不過是一眨眼的時間,百年過去,其實我們會覺得很快。像我們年紀越大,越覺得一年一年的,怎麼老是一會兒就在過年了,一會兒就在過年了,其實這個時間是非常快速的,所以我們擁有的資財也是這樣的。「一切所施皆當迴向廣大菩提」,因此我們應當要將我們一切所行布施的功德,都迴向給成就廣大的佛果菩提,而不是只是希求世俗的、世間的財富的安樂,不是這樣子的。

而且我們在佛法裡面也講「三世怨」,我們過去因為沒有培福,然後這一世貧困;吃了貧困的苦之後,就希望出離,然後我們就多行善事,多作善、多培福,寧可自己餓一點,也要去布施。這樣的布施,到了下一輩子,真的成為大富長者的時候,我們就忘記到,我們其實真正的目標是要成就佛果,我們就開始揮霍;然後揮霍無度之後,把福報用盡了,又要繼續地墮落,又要繼續地貧困。所以說三世怨,第一世貧苦知苦,然後就努力地培福;第二世得到富樂的果報之後,就努力地揮霍;第三世又繼續地墮落,這就是三世怨嘛,就是因為我們沒有認識到,我們今天所做的這一些一切的善法功德,都是要迴向給成就佛果的廣大菩提的。如果我們只是看到財布施得財富,他所求的就是…因為他是有所求的布施,也是會有果報,但是那個果報,後面接下來就講,它只是像商人得到利潤一樣。我們接下來看…

{原文}
若唯顧視財等異熟,則唯能得廣大財位,不得解脫。如諸商賈為與價故,一切資財悉無悋惜捨與於他,此唯得利非能得福。《四百頌》曰:「云於此行施,能生大果利,為報而行施,如商利應呵。」

「若唯顧視財等異熟」,如果他只是想到布施能夠得到財富的果報(「異熟」就是果報),「則唯能得廣大財位」,那麼他的布施,因為他希求的就是世間的富樂,所以他的布施,就只能夠得到廣大的財富,「不得解脫」,而沒有辦法得到究竟解脫。「如諸商賈為與價故」,「商賈」就是商人,就像這些商人一樣,「為與價」,為求他人與價之故,也就是說希望為了要賺到錢,「一切資財悉無悋惜」,他的資具財物都沒有吝惜地「捨與於他」,就把它捨出去了,或者把它買下來了。譬如我們說投資股票、投資基金、投資哪一個事業,可能我投資去開個餐廳,為了要得到利潤,為了要賺錢,我們一定要先出資嘛,就是這個意思。「此唯得利非能得福」,那麼這樣子他能夠回收的,就是財利,也就是我們說的利潤,不能夠得到福德。

福德就是成就聖道的資糧嘛。我們說我們成就…我們要開悟、要成佛,就是要有兩種資糧,一個是福德資糧嘛。如果他想要的只是錢財,使令他能夠有更多的生活享受的話,那麼他所行的布施,就只能夠得到利潤而已。「四百頌曰,云於此行施,能生大果利」,也就是說,行布施能夠生出成佛的廣大果報,殊勝的利益。「為報而行施,如商利應呵」,如果只是為了求得財富、富饒的果報而來行布施,就像商人一般,謀求利潤一般,是應該呵責的…就是我們的布施,應該不是只是想要得到財富。當然有的時候,我們現在認識了布施的真實內涵,但我們在引導眾生的時候,你有時候還是要「先以欲鉤牽」嘛,先跟他講…因為一般人的信心,除非他過去善根已經栽培很深刻,不然他是要慢慢熏修的。

就像我們現在,我們有時候會發現到,我們的思想觀念,在你經過一段的學習佛法之後,跟你身邊的這些朋友,世間沒有學佛的朋友,相去很大。譬如我們對生死的觀念,對於遇到困頓的觀念,別人可能遇到的時候,可能會怨天尤人,可能會氣餒,但是我們就知道,因為我們在長久熏修佛法,也懂得因果業報的道理;我們也知道生死其實說起來是一個幻相,並不是一種斷滅的想法,不是人死如燈滅,或人死之後我就再也沒有、相會遙遙無期。我們的這個觀念就是…你對於世間的很多的人事,你會變得…你會很淡然,而且你能夠平常心地處之。可是你不知道,其實你十年前,或者你五年前,你沒有熏習佛法之前,其實我們也是那樣子,跟你身邊的朋友同樣的觀念。

所以我們說教育它潛移默化,思想觀念它潛移默化,你就是一直熏修、一直熏修、一直熏修,然後(剛剛前面講,他沒有串習),我們現在就是一直串習串習,它就變成自然,它就自然已經內植到我們的思想,其實我們思想已經不知不覺在改變,可是我們不知道。可是我們有一天回頭再看的時候,會發現到我過去對於生死的觀念,跟現在,其實有很大的不同。而且我的感受也有很大的不同,我過去其實可能也很大的怖畏,可是我現在,好像真的能夠叫做「處之泰然」一樣。這個就是我們在初學,跟你已經熏修了一段時間,那種心境上跟思想上的改變,其實它是一直在進展的,只是你有沒有回頭去看而已。

這邊講的就是,布施,你不能像商人一樣。就像我們常常會想、會覺得,我到底…像寺院裡面、佛堂裡面,有供燈、供花、供果,我們要打齋或供花果,或者是要點燈,這個事情我們到底要怎麼做?我們引導人家怎麼做?其實這個也很簡單,很多事情我們不要把它想複雜,我們把它想簡單,就不會那麼地困難。很多時候我們會猶豫,我到底該做不該做?其實我們講有三種福田,父母親對我們來講,它是恩田嘛;三寶對我們來講是一個敬田,苦難眾生對我們來講是悲田。我們在三種福田裡面去播種、去耕耘,它能夠回收最大,但是我們不能因為為了這個回收,才去耕耘,這個事情是很重要的概念。

這就像我們在世間,我們會認為孝順父母它是理所當然,應該要做,不管我們做到做不到,但是這件事情,大家覺得是應該。所以我們覺得奉養父母,他應該就是…小的時候、我們年輕的時候、年幼的時候,是父母在養育我們,可是等到我們已經長大了,父母都衰老了,也沒有自己處理生活的能力的時候,子女是不是應該要去奉養。這是他出於他的報恩之心、感恩之心、恭敬之心、孝順之心,他會這麼去做是很自然的。其實我們去寺院裡面,或者是我們自己家裡有佛堂、有佛桌、有供佛,我們去供花、供燈、供果,他就是很自然地希望…因為我們感念佛的恩德,對佛有這種恭敬心,我們願意去…很願意很歡喜這些莊嚴具,我們去為佛菩薩去供養他。當然我們也講到,這個是一個很粗淺的、最粗的發心,可是我們在〈道前基礎〉也講到,其實這些花、燈、果,它再深刻一點的意義,它有它的表法。譬如這個燈代表光明、代表智慧。

我們從開始是一種歡喜心,就像報答父母一樣,我們對佛也這種歡喜心、感恩心、恭敬心,我願意這樣子去供;供了之後,我知道原來燈有這樣的表法,我們就發願,燃燈供佛功德,願一切眾生都能夠破除無明愚癡的黑暗,都能夠得到智慧光明解脫,就讓我們的心量又更大,讓我們的心思又…不止是純粹地這樣供而已,就是他的境界又提升。那是在我們進一步的學習。但是它其實本來就是很自然會去做的一件事情,我自然…一尊佛像在這邊,我們就會很想要去供養他,它本來應該是自然,可是我們現在就變成,我們要找一個人,他可以供花供果的時候,我們都要想這要怎麼跟他講…供果的功德是什麼?供燈的功德是什麼?供花的功德是什麼?好像你沒有講出一套說辭的時候,沒有讓他覺得得到一個什麼利益的時候,好像我們就不能講,其實它本來就是很簡單的事情嘛。

就好像我們本來供養父母、奉養父母,它就是理所當然的,可是我們聽了佛經講說「供養父母,等同於供養等覺菩薩」,哇這下子,這功德很大,所以本來不太怎麼理會父母的,現在為了「功德等同等覺菩薩」,這功德太大了,我才回去打電話、孝敬。那他的這個發心,就像商賈求利,希望得到功德,剛開始是無妨的啦,因為我們凡夫眾生一定要以利,就是對他有利益,他才願意去做,但是他不能夠長久是這樣。就好像…就有一對師兄師姐,他們這對夫婦跟她的先生的父母親,就是處不好,不願意生活在一起,所以就搬出來。搬出來之後,也沒有什麼奉養,其實平常根本就不聯絡,都不來往,後來聽說爸爸媽媽還有一筆財產,兒子可以分到一千萬,開始就電話聯絡,開始還會帶孩子回去。那個是不是就像我們現在看到,現在供養這個,原來供養花可以得到來世的莊嚴,那我們女士們,我一定要供養花,其實佛桌全部都擺滿花了,她還是一定要放上她那一盆。

就是變成…像有的時候,你是不是變成…我是因為…就是為了那個一千萬,我那個動機就起來了,我那個動力就起來了。其實本來就是很單純的嘛,我們本來就是真心誠意地供養,什麼都不求的,然後那個回饋自己會來。當然我們在供養的時候,前面講,像地上菩薩,地上菩薩他的心量很大啊,我們要學他的那種心量,不是只是我眼前的這個供養,我可能我還觀想它是無量的、它是清淨的、它是廣大的,而且它不是我們這個世間粗糙的,它是像極樂世界那麼勝妙的,像天界這麼勝妙的,把這個心量、把我們自己的心量也提升,那個功德是不求自來的,福報是不求自來的。不是因為聽到什麼樣的功德,因為知道這樣做有什麼好處,這樣子去做;初期是可以,可是你一直這樣做的話,其實就像這邊講的,就是一個商業行為而已。所以他只能夠得到利潤,不能夠得到真正的福德、福報。這個就是四種障礙布施的對治法。

接下來就要講,針對不是財物、實際財施的部分,是用心念來布施…280頁第2行…

(前往下一篇)

◎註:若要參照書籍頁次的話,本文係從《菩提道次第廣論》第279頁倒數第4行開始。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uMin0121&aid=9404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