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十九世紀---亞州大陸探勘(九下)
2010/10/17 03:44:46瀏覽1569|回應1|推薦12

1912年俄羅斯帝國疆域圖

1912俄羅斯帝國疆域圖

公元十七世紀的俄羅斯帝國(The Russian Empire),自視為是羅馬帝國的繼承者---在空間上是和滿清帝國共同瓜分除了中亞以外的蒙古帝國疆域    但是,中亞這一大片疆域的地圖大部分是空白的,探勘繪製地圖就是一項重要的工作,更何況是戰略的熱點---俄羅斯帝國意識到了,著手進行了幾百年,滿清帝國還陷於不知不覺的境界中!!

在十九世紀進行系統探勘的是尼古拉·米哈伊洛維奇·普熱瓦利斯基Никола́й Миха́йлович Пржева́льский儒略曆(Julian calendar)1839412~1888111

普熱瓦利斯基像

普熱瓦利斯基

他出生於波蘭貴族家庭,後來就讀聖彼得堡(St. Petersburg)軍校。  1864年成為一名華沙軍事學校的地理教師。

1867年,他向俄羅斯地理學會(the Russian Geographical Society1845年成立的)申請前往在西伯利亞(Siberia)東部的伊爾庫次克(Irkutsk)---注意 : 1858璦輝條約(The Treaty of Aigun)外興安嶺黑龍江烏蘇里江間以東的土地都割讓給俄羅斯帝國---這是普熱瓦利斯基探索烏蘇里江(the Ussuri)流域及黑龍江(the Amur)支流的目的。  這是他第一次重要性的探險,由1867年至1869年持續了兩年。   

伊爾庫次克(Irkutsk)位置示意圖

伊爾庫次克(Irkutsk)位置示意圖

1870年至1873年,他從恰克圖(Kyakhta)穿過戈壁(the Gobi)沙漠到北京,然後探索長江(Yangtze)上游,並在1872年越過邊界進入西藏(Tibet)  這次旅行提供給沙皇參謀有關中國西部穆斯林阿古(Yaqub Bek) 王國叛亂的重要情報---1876~1878年,被清朝陝甘總督左宗棠擊敗,稱之為新疆回亂 

18761877年,穿越東突厥斯坦(Eastern Turkestan)通過天山山脈(the Tian Shan range),他認為到達了羅布泊(Lop Nor)湖,這是自馬可波羅(Marco Polo)以來,沒有任何其他歐洲人來到。 這支探險隊有十個人,24匹頭駱駝,四匹馬,三噸的行李和25,000盧布的預算。 在18779月這個馬探勘隊補充了更好的駱駝和馬匹,72,000發子彈和大量的白蘭地酒,茶和土耳其糖果(Turkish Delight),往拉薩(Lhasa)行進,但並沒有到達目的地。

天山及崑崙山脈周圍地形圖

天山山脈周圍地形圖

1879年至1880年,經哈密(Hami),穿過柴達木盆地(Qaidam Basin)到達青海湖(Lake Koko Nor)。 再翻過崑崙山脈(the Kunlun Mountains)進入西藏(Tibet)到達距離拉薩(Lhasa)260公里(160英里)的範圍內,被西藏政府驅逐。

1883年至1885年從恰克圖(Kyakhta)穿過戈壁(The Gobi)賀蘭山(Alashan)和天山東部,到達長江回頭。 然後回到青海湖和向西到和田(Khotan)伊塞克湖(Lake Issyk Kul)

他的探勘提高歐洲對中亞的認識,引發更多的好奇,隨後而來的是瑞典的斯文·安德斯·赫定Sven Anders Hedin1865219~19521126)的學術考古的探勘。

斯文•安德斯•赫定(Sven Anders Hedin)像

斯文·安德斯·赫定Sven Anders Hedin)像

他出生於斯德哥爾摩(Stockholm)1894年到1908年之間,在中亞的高山和沙漠中三次的探險中,他研究了中國的新疆(左宗棠平定新疆回亂後,1884年新疆建省)和西藏的部分地區,並繪製了地圖,他的探勘活動一直持續到二十世紀。

斯文•安德斯•赫定(Sven Anders Hedin)探險路線示意圖

斯文·安德斯·赫定Sven Anders Hedin)探險路線示意圖

普熱瓦利斯基,以及其他當代探險家 斯文赫定(Sven Hedin1865219~19521126)弗朗西斯榮赫鵬爵士(Sir Francis Younghusband1863531日-1942731)奧萊爾斯坦因爵士(Sir Aurel Stein18621126日-19431026),都是英國俄羅斯在中亞爭奪的控制力被稱之為大競爭(The Great Game)的活耀的角色。

麥金德(Halford John Mackinder)像

麥金德(Halford John Mackinder)

這中亞草原古文明已淹沒的區域----就是英國著名地理學家、英國牛津大學地理系教授麥金德(Halford John Mackinder1861215~194736) 所說的世界樞紐區域--歐亞大陸的心臟地帶

十九世紀,大英帝國入侵阿富汗、支持伊朗奧圖曼帝國,啟動大競爭(The Great Game)的戰略,遏止俄羅斯帝國南擴控制這個---麥金德(Halford John Mackinder1861215~194736)陸權論(the Heartland Theory)所標示的世界樞紐區域,他認為掌握這個樞紐區域的國家終將會強盛,就能擴張到歐亞大陸的邊緣地帶,以豐富的大陸資源成為海上與陸上都強大的強權,主宰全世界。

二十世紀末美國先支持阿富汗(Afghanistan)對抗蘇聯(the Soviet Union)的入侵,再到2001美國藉反恐之名遠從萬里之外入侵阿富汗都是相同的地緣戰略的考量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omasTso&aid=4506231

 回應文章

通霄客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俄國人的侵略性格
2010/10/18 00:12

Tso 先生,

網路上旱見關心歐洲人,尤其是俄國人在19世紀侵略瓜分現在所謂的第三世界的史實。現在世界的人文面貌,就是他們侵略殖民的結果。你這篇大作,我希望能喚起中國人的警惕,正視倭寇霸佔我釣魚台諸島不讓步。

通霄客  敬禮

Tomas(TomasTso) 於 2010-10-18 01:51 回覆:

所有的有機體對大自然而言都是過客----所擁有的就是"當下的使用權力"----到世界上的許多"文明遺跡"看看,都是過去輝煌雄偉的功績,是誰真正的擁有?

中原被現在中國史書所謂的"胡人"統治的時間比現在中國史書的漢人(I.E. 應該視為元朝所謂的"南人")統治的時間久的多,中原是誰的?       

中原是自然存在的,被現在居住在這個區域的人使用著!!

同樣的概念可運用到中亞釣魚台諸島-----都是自然存在的,被現在世俗的有公權力的政府控制及使用著,所謂的爭議就是"使用權力"及"因使用權力產生的利益"嘛!!   解決方法就是達成協議-----不喜歡用和平的方式,就打一打囉!!

不要陷於"虛無飄渺"定義不清楚的"擁有的概念"中,產生"眾犬吠聲"的反應-----日本目前就是實質的控制了釣魚台諸島的,這不是"急迫必須要處理的問題"但是有煽動性的議題----炒熱了具有"敵我矛盾"的議題有助於化解"內部的矛盾",道理懂了就會心平氣和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