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十九世紀---亞州大陸探勘(九上)
2010/10/06 01:51:44瀏覽1478|回應3|推薦20

Ø  1492年開始的大航海時代(Age of Discovery)19世紀初,地球陸地剩下未探勘的,只剩下包括非洲亞洲遼闊內陸的地區------19世紀的90年代,除了最邊遠的北極和南極的區域外,都已經有了準確和詳細的地圖 

俄羅斯帝國(the Russian Empire)西伯利亞探勘路線示意圖

俄羅斯帝國(the Russian Empire)西伯利亞探勘路線示意圖

十六世紀末,俄羅斯帝國(the Russian Empire)與結盟的哥薩克(Cossacks)人征服西伯利亞汗國(the pacification of the Siberian tribes)後,就一路向東開始了長達百餘年的西伯利亞探勘(Exploration of Siberia)---我們歷史課本所說的尼布楚條約(Treaty of Nerchinsk1689)恰克圖條約(The Treaty of Kyakhta (or Kiakhta)1727)就是這個背景下的產物,扯到侵略就太民粹了。

十九世紀,俄羅斯帝國向中亞擴展,倘若控制了阿富汗(Afghanistan)波斯(Persia),就會對大英帝國控制印度構成重大威脅  因而十九世紀大英帝國俄羅斯帝國中亞中東形成對峙----被稱之為大競爭(The Great Game)   中亞地處內陸,在遊牧民族遷移"地理圓環"(roundabout)---現今的烏茲別克斯坦(Uzbekistan)---路徑的周圍,世俗政權更遞頻繁,歷史文獻資料殘缺零亂,沒有精確測繪的地圖,而競爭的熱點在此,兩帝國在中亞各地開始以考古為名的間諜勘探競賽。 

這裡先跳脫中亞探勘的主題,先解釋"地理圓環"(roundabout)的概念---這是二十世紀英國歷史學家湯恩比(Arnold Toynbee1889414~19751022)在他的歷史研究(A Study of History)著作中,以歷史地理(Historical geography)宏觀視野探討文明的發展,提出"地理圓環"(roundabout)的概念,認為中亞有兩個"地理圓環": 

----一個在Oxus-Jaxartes兩河形成的盆地,一向是歐亞遊牧民族希臘敘利亞印度伊朗中國等文明匯聚的場所,大約是現今的烏茲別克斯坦(Uzbekistan),這兩個河流入鹹海(The Aral Sea)---二十世紀棉花田的開發造成鹹海地區生態環境的大改變; 

----另一個包括現今敘利亞兩河流域上游地區伊拉克西北邊土耳其東南東北邊現今庫德族(Kurdistan)分佈的區域,這個"地理圓環"處於蘇美-阿卡得(Sumer-Akkad)埃及(Egypt)文明之間,舊約中描述亞蘭(Aram)的區域應該在這個地理圓環的東南---在這個地理圓環發展出的字母一神宗教,是現今西方文明中極為重要的元素;

這兩個"地理圓環"(roundabout)各地的遊牧民族來去的"轉運場所"----蒙古,中亞及小亞西亞等草原遊牧文化的”遊動性”對河谷農耕的人民就是”侵略性”,因此,肥腴月灣(The Fertile Crescent)河谷農業文化被來來去去的遊牧民族亡滅多次,也借由”遊動性”將文化傳佈各處雖然是人類文明最早的發源地,許多古文明均因戰亂導致文字失傳而湮埋於此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omasTso&aid=4474270

 回應文章

Ruth (曉蘭)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大夏
2010/10/13 10:50
不知您的意思這大夏是亞歷山大死之後"四分"的北國?還是東邊的一國?  這些曾圴在亞歷山大時的版圖.

謝謝~

Tomas(TomasTso) 於 2010-10-14 06:16 回覆:
請看十九世紀(九中)----已經將"亞歷山大帝國分裂後割據勢力示意圖"放大了,先前的確實看不清;

Ruth (曉蘭)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謝謝~
2010/10/13 10:44
謝謝您仔細的解說.....

我父親曾說過,小時候在河南看過有高鼻子的中國人在讀猶太聖經.開封早年是國際大城. 不少猶太人.
我也曾看過書猶太人寫他們從黃河上游來到中國的故事.  謝謝您的博學,讓我機會再多了解這段地理歷史~

Have a nice day~

Ruth


Ruth (曉蘭)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請問
2010/10/12 15:09
中亞這二個地理圓環間隔的是否高加索山?山南, 山北遊牧民族會是一樣嗎? 

原來鈙利亞希臘人也到中亞遊牧去. 以色列人亡國後流浪四處. 是否也有去中亞? 中亞我印象中是俄國蒙古新疆的混合體. 伊朗好像另一族人.

原來大夏在希臘~

Tomas(TomasTso) 於 2010-10-13 03:45 回覆:

有好幾個疑問----要分開來討論!!

原來大夏在希臘~”-----這個誤解就太大了!!  大夏的統治階層是亞歷山大帝國分裂後在中亞建立的希臘-巴克特里亞王國(The Greco-Bactrian Kingdom) 

**************

中亞這二個地理圓環間隔的是否高加索山?山南, 山北遊牧民族會是一樣嗎? ”;” 原來鈙利亞希臘人也到中亞遊牧去. 以色列人亡國後流浪四處. 是否也有去中亞? 中亞我印象中是俄國蒙古新疆的混合體. 伊朗好像另一族人.”------ ,這是個大問題,西安的回族就是由中亞遷移過來的;以色列曾經派遣過一個考察團到河南尋找走失的一支猶太人”;

參考大英百科全書有關入侵羅馬帝國蠻族的遷移圖----

原始民族遷移示意圖

各地的民族有沒有關聯了?    可能的答案是有!!

************

許多分子生物學的研究人員正在進行解答的的問題

----1990年推動的The Human Genome Project (HGP)2005年已經完成了人類基因組(The human genome)二十三對對染色體(chromosome)調控序列(regulatory sequences)----不僅有助於了解遺傳疾病的研究也可以更有依據的驗證現行生物分類(biological classification)所顯示的演化路徑;

但是,人類的種類的研究就因有性繁殖(Sexual reproduction)造成基因組交換的繁雜,而難以區別;

幸好,可由純母系的線粒體基因組(mitochondrial genome)來研究辨別

人類線粒體基因組調控序列(regulatory sequences) 的圖譜會側不包括在HGP的計畫中

National Geographic Society就有一個GENOGRAPHIC Project 有許多有趣及最新的研究如 : The human family tree----當這些研究的訊息被整理出來,再配合語言文化考古的研究可能就更清晰了!!

**************

什麼是線粒體基因組(mitochondrial genome)?  現在許多的報導都用到這個詞,簡單的說明一下----

真核生物(Eukarya)細胞中,有另一種可能是古老厭氧菌族寄居

-----植物的細胞中是葉綠素(chloroplasts);

-----動物的細胞中是線粒體(mitochondria);

葉綠素線粒體有另外一組的基因, 它們細胞分裂時不進行有絲分裂(mitosis);

-----動物的有性繁殖過程中,雄性動物減數分裂(meiosis) 程序製造的精子(sperm)幾乎沒有線粒體基因組(mitochondrial genome), 精子是在需要時不斷被製造的,一定有原因,猜測是為了機動性的競爭”;

-----雌性動物減數分裂(meiosis) 程序製造的卵子(ovum)中帶有100%的母系線粒體基因組(mitochondrial genome),這是單性繁衍永世不混雜的基因組----這是自然界的母系社會認證書

卵子數量在嬰兒一出生時就固定配置在卵巢的,在青春期定時的成熟後排放 卵子的細胞必須含有線粒體基因組受精卵細胞分裂(Cell division)分化(cellular differentiation)的原料因此體積比精子大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