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9/30 02:04:06瀏覽1212|回應0|推薦18 | |
Ø 在19世紀,對人體解剖學的了解和預防疾病發生的醫藥研究進展,是西方世界人口快速增長的重要原因,經由”帝國主義”的侵略行為也推廣這些進展,隨後也促成全世界人口的增長。 伊格納茨塞梅爾魏斯(Ignac Semmelweis)像 1847年,匈牙利的醫生伊格納茨塞梅爾魏斯(Ignac Semmelweis; July 1, 路易斯巴斯德(Louis Pasteur)像 路易斯巴斯德(Louis Pasteur; 李斯特( Joseph Lister)像 約瑟夫·李斯特( Joseph Lister; Ø 1820年,英國最早建立了40公里長的斯托克頓-達靈頓鐵路(The Stockton and Darlington Railway)開始營運後,世界各地都相繼廣泛的建構鐵路(railroads)系統。 弗里德里希·李斯特(Georg Friedrich List)雕像 普魯士(Prussia)在1815年組成的德意志邦聯(The German Confederation)中取得和奧地利帝國(The Austrian Empire)相若的領導地位。 1818年,在經濟學家弗里德里希·李斯特(Georg Friedrich List ; 1834年,關稅同盟的擴張,除了奧地利帝國以外的所有邦國都加入了,因為原物料及貨物運輸的需求,開始了鐵路系統的興建---到1860年代,鐵路的總里程數超過了一萬一千公里---使德意志關稅同盟中各聯邦的經濟快速的發展,也為日後奧托·愛德華·利奧波德·馮·俾斯麥(Otto Eduard Leopold von Bismarck, 鐵路,提供了陸路運輸的重大進步,改變了人們生活及貨物運輸的方式,在全球範圍內加快了各國的城市化(urbanization)進展。 在19世紀,世界各地產生了許多人口數超過百萬的城市。大英帝國的首都,倫敦(London)也是世界的首都,長時期的穩居世界的最大的城市 (largest city)的地位。 公元1800年,人口數超過百萬的都市---只有北京---一百一十萬人。 公元1825年,人口數超過百萬的都市---只有北京(一百三十五萬人)和倫敦(一百三十萬人)。 此後,北京人口數就不能再提高了。 倫敦人口數持續的成長 : ---1841年的一百九十四萬八千人; ---1850年的兩百三十二萬人; ---1861年的兩百八十萬三千人; ---1875年的四百二十萬一千人; ---1900年的648萬人; ---1914年到達741.9萬人; ---1925年被美國的紐約(New York)的777.4萬人追過。(依據1987年Chandler的統計資料。) 二十世紀的高速公路(Motorway)、高速鐵路(High-speed rail (HSR))的發展,都是交通系統的深化發展,推動了物流(Logistics)業的成長空間,城市化的進程持續的發展中。 在二十一世紀,要求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Low-carbon emission)運動,鐵路運輸系統在內陸長途運輸的功能會再度的”振興”----全球各地的低排碳的高速鐵路,將會逐步的取代高排碳的中程飛機客運業務。 根據世界銀行的研究:以每百萬人擁有的公里數衡量,中國鐵路網的密度還不到俄羅斯、美國或加拿大的十分之一,歐盟的七分之一,日本的三分之一。 2009年底,中國鐵路總里程為86,000公里,大約佔世界鐵路總里程的6%,卻承擔著全球四分之一的鐵路運輸量,遠遠超過負荷。 中國龐大的鐵路建設計劃,從南到北,中國正處於鐵路建設熱潮中。 鐵路可以使人和貨物的運輸更加便捷,將中國的經濟發展重心轉向內地,加速中部和西部的發展,就像美國19世紀的西部大開發一樣----中國現在是進行”補課”,這些功課是已發達國家百年前就已經完成的。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