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11/14 16:41:04瀏覽3653|回應13|推薦31 | |
引用文章:歷史不能剪輯,《建國大業》 可以 「1949」或民國 38 年對中華民國或中華人民共和國都有非常 其實對兩岸來說「1949」都只是一個「里程碑」。 大陸地區出現一個新政府(接手公司經營權,招牌也換了)。 中共接手的是一個「爛攤子」(不要怨,砸攤子的時候你也有份)。 也算一個新的開始,實施新的制度,談「脫胎換骨」?何其難也。 硬說國民黨1949 以前不努力,有點說不過去。 略舉一二: 1921全國鐵路約13,000公里,92%為外人經營。 1933-1937除了東三省外,新建3,300公里,全為國有。 公路更多至1937計110,000公里,西北到新疆,西南到雲南。 另外,大專院校學生由1929三萬人到1933增加為六萬人。 當時國家收支還是年年赤字,但1932 年起教育經費補足, 教授薪資不再拖欠,這可是中華民國開國以來未有之事。 所以中國的現代化可不是1949才開始,只是沒辦法全力以赴。 如果沒有「八年劫難」,中國本就會自自然然走向富強, 只是日本人那個鳥屎圈子的大夢不醒,遲早要幹一下。 內戰結束,好容易不打仗,老百姓不該好好修養生息? 被耽誤的教育、建設、科技各方面也努力一下? 不料1950韓戰爆發,記得是北韓先越過了三八度線南下吧? 然後才有聯合國決議出兵,向南韓提供軍事援助。 三年的血戰,結果只是大家各自回到三八度線之後。 中國大陸硬是要參一腳,所付出的代價呢?240萬共軍入韓, 三年的韓戰造成了百多萬人的傷亡!。中方的總花費高達50億美元 (500億RMB),欠蘇聯軍火債務本息達二十億美元,以物資 (主要是食品)和金錢分批償還,一直到1965年才還清債務。 有些人也許覺得和老美硬幹一下無妨,會讓人怕你,真的嗎? 還是只會讓人覺得你蠻不講理?都對。我怕你,我也不和你交往。 沒有商貿往來,沒有學術交流,這樣的結果好嗎??? 1949後,當時世界許多國家本來就希望和「新中國」交往, 連美國都打算和中共建交。那裡需要打仗?你把人家推出門外, 韓戰又爆發就別提了,接著你輸出「革命」,自然成為全球 「No 2. TROUBLE MAKER」。中共很久一段時間朋友「不多」, 而且這些朋友還要花你不少錢,直到季辛吉先生來敲門。 大陸是本很有潛力的,「一五」(1953-1957)循序漸進成績 不錯,「二五」(1958-1962)就夭折了,接下來「三面紅旗」 ‧‧‧,就甭提了。
另起爐灶),「白色恐怖」也流行了一陣子。 說韓戰挽救了中華民國?對。 韓戰之初,美第七艦隊開進了臺灣海峽,宣佈臺灣海峽中立化; 戰後,1954年12月台美簽訂了《中美共同防禦條約》,這一 《防禦》就是 24年之久,到卡特說 Cut。韓國如今還在《防禦》中。 「二二八」這事由「禁忌」,到有興趣的人私下議論,終於可以 「公開討論」也不容易。 台灣也有「美援」也來「土改」,接著經濟由輕而重一步步發展起來。 台灣1951時,年平均國民所得才$137,1976破千,1993破萬。 有人說大陸人多很困難,但是大陸資源也多很多,資源不少是錯誤決策 浪費掉的,對吧?讀點歷史或人口論就知道:人口太多可耕地有限將會 是問題,以前就是有人為了要有個男孩,先生了8、9個女孩。暈! 所以台灣開始推行「節育」。總之,聽過「概括承受」嗎? 就是當了家「好壞都算你的」。「一口吃不出一個胖子」,財富 要「增加」又要「均富」這個難。兩岸都各自還有「進步空間」。 「一九四九」引起的風風雨雨,不管統一不統一,永遠不會停息。 這個多事之秋改變了「太多太多」人的命運,大者證明中國人也是 可以講講民主的,小者我老爸才會碰到我媽,‧‧‧。至於 《建國大業》,只是一部電影,有錢有心可以再拍。 一九四九」,龍應台女士本來就是文學作家,這是她第一本這類的書, 文章「感性」多於「理性」很正常,要求她「完全真實」, 或有「??史觀」太難了。平常之心看看就好。 「歷史」可以「宏觀」,又何嘗不能「微觀」呢? |
|
( 時事評論|兩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