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圓覺經筆記(10-0)離作止任滅
2021/08/18 18:04:40瀏覽597|回應1|推薦0

Ch10 邪師病──普覺章

於是普覺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快說禪病,令諸大眾得未曾有,心意蕩然,獲大安隱。世尊!末世眾生,去佛漸遠,賢聖隱伏,邪法增熾,使諸眾生:求何等人?依何等法?行何等行?除去何病?云何發心?令彼群盲不墮邪見』!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摘要) 禪病就是我、人、眾生、壽命、四相,指末世去佛漸遠,邪法增熾,不求師友,便是盲修;然而求善知識,必易墮邪見。以下針對求善知識提問:一、眾生求善知識,當使求何等之人?二、當依善知識何等之法?三、對於善知識當行何等之行?四、對於所求之人及所受之法,當自己除去何病?五、當如何發心,始免為邪法轉移?請佛明示,如何使末世修行之人,不入邪途。

爾時、世尊告普覺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諮問如來如是修行,能施末世眾生無畏道眼;令彼眾生得成聖道。汝今諦聽!當為汝說』。時普覺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摘要)無畏道眼,是指修行而得正知正見,譬如行路,有目可恃,前途無畏。

『善男子!末世眾生將發大心,求善知識欲修行者,當求一切正知見人。心不住相,不著聲聞、緣覺境界,雖現塵勞,心恆清淨。示有諸過,讚歎梵行,不令眾生入不律儀。求如是人,即得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摘要) 修大乘以發大心為正因,以求善知識指導正修行路;善知識是要一切正知見之人,可以順逆兩方面觀察:就順境觀察,心不住相;不著聲聞、緣覺境界。若就逆行觀察,善知識因為利益眾生起見,雖自現塵勞之相,但其心則常清淨,又有時雖亦示現有過,但不勉強說理以自飾其過,仍然讚歎梵行明示自己過錯,不令觀感之人從而效法,而作不規則之事,因此不令眾生入不律儀。如是之人是為正緣,由此正緣成就正因,可得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末世眾生見如是人,應當供養,不惜身命。彼善知識四威儀中,常現清淨,乃至示現種種過患,心無憍慢,況復豐摶、妻子眷屬?若善男子於彼善友不起惡念,即能究竟成就正覺,心華發明,照十方剎。

(摘要) 得正知見之善知識,應竭力供養,既檢擇其為善知識,如果於行、住、坐、臥──四威儀中,常現清淨之順行,則虔誠敬事,自不待論;若示現種種等逆行,內心應知化導之意義,不宜盲從也不因此煩惱;往往其示現逆行,攝化某些眾生,因此內心應不起惡念;另有一說法是事善知識,身命在所不惜,何況財食等身外之物。重點都在自己觀照身語的智慧,而不在於他人的是非對錯。

『善男子!彼善知識所證妙法,應離四病。云何為四?

『一者、作病:若復有人作如是言:我於本心作種種行,欲求圓覺,彼圓覺性非作得故,說名為病。

(摘要) 作病之行相,即是欲求圓覺,所謂起種種行者,即誤會三摩缽提觀中,所言一切菩薩清淨妙行;以為用心用力、作諸佛事,所謂造塔、修寺、持咒、念經種種施為,即是入道真實功德,不知有意造作,已違覺性。

『二者、任病:若復有人作如是言:我等今者不斷生死,不求涅槃,涅槃生死無起滅念,任彼一切,隨諸法性,欲求圓覺。彼圓覺性非任有故,說名為病。

(摘要) 「任」是指任其自然,與前「作病」適得其反;此等人認為不必斷生死,亦不必求涅槃。涅槃不忻,生死不厭,所以無起滅之念,只要任彼一切,隨諸法性;此處誤會菩薩不與法縛,不求法脫,不厭生死,不愛涅槃,及圓覺清淨本無修習等道理,如欲求圓覺而任其自然之心,不知圓覺淨性,並非任其自然而能有,所以說彼圓覺性非任有故,所以為病。

『三者、止病:若復有人作如是言:我今自心永息諸念,得一切性寂然平等,欲求圓覺。彼圓覺性非止合故,說名為病。

(摘要) 止是止息妄念,針對前面作病的有為造作,及任病的隨性,因此轉計於止;認為一切法所以有差別之性,因為心有妄念的緣故;今在自心上息諸妄念,即得一切法性寂然平等。這是誤解奢摩他中取靜為行,及由澄諸念等道理,不知妄念愈息愈多,因為息妄之心仍是妄念。

『四者、滅病:若復有人作如是言:我今永斷一切煩惱,身心畢竟空無所有,何況根塵虛妄境界?一切永寂,欲求圓覺。彼圓覺性非寂相故,說名為病。

『離四病者,則知清淨。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

『善男子!末世眾生欲修行者,應當盡命供養善友,事善知識。彼善知識欲來親近,應斷憍慢;若復遠離,應斷瞋恨。現逆順境,猶如虛空。了知身心畢竟平等,與諸眾生同體無異。如是修行,方入圓覺。

(摘要) 菩薩行門無邊,以事師為主要,況且末世邪法熾盛,更須知識引導,所以親近善友,就是修行之事;師友欲來親近時,不可因他不待請而來,而升起驕慢心;如果師友欲遠離他去,也不因其捨我而生瞋恨之心。憍慢與瞋恨,都是障道因緣;善知識示現或違己意或順己意之境界,心不會因此煩惱或改變初衷;譬如虛空沒有變異,不見違順之相,菩薩修行,應以同體悲智為出發點,了知師友及諸眾生與己同體,才是隨順覺性。

『善男子!末世眾生不得成道,由有無始自他憎愛一切種子,故未解脫。若復有人觀彼怨家,如己父母,心無有二,即除諸病;放諸法中自他、憎愛,亦復如是。

(摘要)末世眾生不得成道者,因為從無始以來,即有自他、憎愛的習氣,這種習氣未能解脫,所以觸處現行;對於所求之人,以愛憎為重輕;對於所聞之法,也以愛憎為取捨,這些以自他憎愛一切的種子,都是障道的諸病。

『善男子!末世眾生欲求圓覺,應當發心作如是言:盡於虛空一切眾生,我皆令入究竟圓覺,於圓覺中無取覺者,除彼我人一切諸相。如是發心,不墮邪見。

(摘要) 這是第五所問,對於當求之人,當依之法,當行之行,當除之病,都已明白顯示,今當教導發心方法,因此直說:末世眾生欲求圓覺,應當發心。發心如世俗所謂立志,鞭策引導修行;發願的心相,如虛空一般的廣大心, 令眾生始覺本絕不二的一心,於圓覺中無取覺者的常心,以及破除人我一切諸相的不顛倒心,如是發心,不墮邪見。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普覺汝當知!末世諸眾生,欲求善知識,應當求正見。心遠二乘者,法中除四病,謂作、止、任、滅。親近無憍慢,遠離無瞋恨,見種種境界,心當生希有,還如佛出世。不犯非律儀,戒根永清淨。度一切眾生,究竟入圓覺,無彼我人相,常依正智慧,便得超邪見,正覺般涅槃。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iling214&aid=166631095

 回應文章

知風草聯合網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1/08/19 10:00
你很用心心誠的寫出這些文章,最近事特別忙,過一段時間定抽空靜下心好好閱讀。謝謝。
Jophiel(Liling214) 於 2021-08-19 11:21 回覆:
謝謝知風草的回應,讀過寫一寫印象深刻,要不然會忘記了!請多指教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