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5-3去除是理障與煩惱障
2021/08/05 16:59:07瀏覽57|回應0|推薦0

5-3

(原文)『善男子!菩薩變化示現世間,非愛為本;但以慈悲令彼捨愛,假諸貪欲而入生死。

(心得)菩薩也有家人眷屬,必是真有欲愛與生死?此處菩薩只是變化示現於世間,了知三界如幻化,我及我所皆空,並沒有愛著之處,所以不是以愛為本。

(原文)『若諸末世一切眾生,能捨諸欲及除憎愛,永斷輪迴,勤求如來圓覺境界,於清淨心便得開悟。

(說明)捨欲除愛,即是從輪迴根本上用功夫,使輪迴性不再生起,才能永斷輪迴。清淨心是沒有無明垢染,已斷輪迴性之心,此清淨心上開悟圓覺,故云:「於清淨心,便得開悟」。

(原文)『善男子!一切眾生,由本貪欲,發揮無明,顯出五性差別不等,依二種障而現淺深。

『云何二障?一者、理障,礙正知見。二者、事障,續諸生死。

(心得)五性是一切眾生無明驅動,所以顯出五性差別,差別不等的程度,來自二種障礙淺深而定;理障又稱所知障,對真理法則迷而不知,所以稱為障,被障礙的是正知見,能障的是無明對一切事理性相,有一分無明未除,知道得不究竟,就會障礙正知。

事障又稱為煩惱障,眾生不解和合假法,執為有我,執我為癡,因癡有貪與瞋與慢,因此生起種種煩惱。由於煩惱心發動,造種種不淨之業,善生人天,惡墮三塗,業報循環,相續生死不斷。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iling214&aid=166117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