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圓覺經筆記(12-0)賢善首章
2021/08/24 11:41:47瀏覽72|回應0|推薦0

ch12  賢善首章

於是賢善首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廣為我等及末世眾生,開悟如是不思議事。世尊!此大乘教,名字何等?云何奉持?眾生修習得何功德?云何使我護持經人?流布此教至於何地』?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摘要)悟道乃是不思議事,不論是境、行、病患,或是種種方便,都非凡夫心可以測度;總結關於本經所問: 一、名字,二、奉持,三、功德,四、護持,五、布至何地。

爾時、世尊告賢善首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問於如來如是經教功德名字。汝今諦聽!當為汝說』。時賢善首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善男子?是經百千萬億恆河沙諸佛所說,三世如來之所守護,十方菩薩之所歸依,十二部經清淨眼目。

(摘要) 此經是了義經,無佛不說,所以說百千萬億恆河沙諸佛所說;圓覺是一切如來因地法行,所以三世如來之所守護;圓覺陀羅尼門,為一切清淨法寶之總持,所以十方菩薩無不歸依;此經義理圓融,大小乘十二部經教得以貫通,如清淨眼目,明見一切,所以十二部經清淨眼目。

『是經名大方廣圓覺陀羅尼,亦名修多羅了義,亦名秘密王三昧,亦名如來決定境界,亦名如來藏自性差別,汝當奉持!

(摘要) 陀羅尼,祕密王三昧,即三摩地,意義為等持、正定、正受、正思惟等。圓覺三昧為一切三昧之總持,所以稱為王;又唯佛獨證之究竟境界,眾生與等覺無能測知,所以稱為秘密。如來決定境界者,此如來極證之境界,等覺以還的眾生望之為秘密,只有如來能夠理解。如來藏自性差別,是指如來藏有幻未永離,就是圓覺在纏的意思。清淨自性幻妄而不為境所轉,隨緣而起行諸功德,是為差別。

『善男子!是經唯顯如來境界,唯佛如來能盡宣說。若諸菩薩及末世眾生,依此修行,漸次增進,至於佛地。

(摘要)此經所顯是如來果上之境界,甚深祕密境界,唯佛始能徹底宣說;菩薩及末世眾生,依此經而修十法行:一、供養,二、寫,三、施,四、聽,五、受,六、讀,七、誦,八、說釋,九、思,十、修。展轉流布,以經顯佛境,其功德漸次增進,必至於佛地。

『善男子!是經名為頓教大乘,頓機眾生從此開悟,亦攝漸修一切群品。譬如大海不讓小流,乃至蚊虻及阿修羅,飲其水者皆得充滿。

(摘要) 本經本身為頓教,所以被機在頓,因此頓機眾生由此開悟;旁亦攝漸,所以說攝漸修一切群品。不讓小流,喻普攝二乘人天等法;蚊蟲、喻樂小法者;修羅、喻發大心者。飲其水者皆得充滿,不論何等人依教修習,皆得隨心應量,取足無窮。

『善男子!假使有人純以七寶積滿三千大千世界以用佈施,不如有人聞此經名及一句義。善男子!假使有人教百恆河沙眾生得阿羅漢果,不如有人宣說此經,分別半偈。

(摘要) 眾生修習有何功德?首先以財施校量,其次以法施校量。如果以積滿世界七寶佈施,但是只是有漏之福,不如聞此經名及一句義者,終成無漏之因。又如果教百倍恆河沙數的人成為阿羅漢果,這種法施的功德甚大,但只限於小果,不如依此了義經分別解說半偈文句,所說雖少,但義理直入佛乘也。

『善男子!若復有人聞此經名,信心不惑,當知是人非於一佛二佛種諸福慧,如是乃至盡恆河沙一切佛所種諸善根,聞此經教。汝善男子!當護末世是修行者,無令惡魔及諸外道惱其身心,令生退屈』。

(摘要)聞經名即能生信心,已屬難得,況生決定信心,更是不容易!當知這類人福慧俱多,實是宿世之中,於一切佛所種諸善根。所以聞此經教,並非偶然。如此難得之人,令當守護。乃至如實修行之人,如何當護?因為惡魔貪塵勞,外道看邪見,二者都害怕正法違害於己,如有修行之的人,必思惱其身心,使生退屈,尤其末世魔外尤盛,故當護之,無令為魔外所惱。

爾時、會中有火首金剛,摧碎金剛,尼藍婆金剛等八萬金剛,並其眷屬,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而白佛言:『世尊!若後末世一切眾生,有能持此決定大乘,我當守護,如護眼目。乃至道場所修行處,我等金剛自領徒眾,晨夕守護令不退轉。其家乃至永無災障,疫病消滅,財寶豐足,常不乏少』

(摘要)金剛以所執之金剛杵為名,為古佛或大菩薩所現武裝護法之相,本質依慈悲所起之方便功用。火首是指頭有火焰,因此為名。摧碎表示功用。尼藍婆是八萬金剛及其眷屬,承前護持經人之旨,禮佛發願,於末世護法、護人,守護之嚴猶如護眼目。並守護在家修行者,使其財物豐足。

爾時、大梵王、二十八天王並須彌山王、護國天王等,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而白佛言:『世尊!我亦守護是持經者,常令安隱,心不退轉』。

(摘要)娑婆世界的大梵天主,三界諸天的二十八天,及須彌天王等,發起守護行者的願力。

爾時、有大力鬼王名吉槃荼,與十萬鬼王,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而白佛言:『世尊!我亦守護是持經人,朝夕侍衛,令不退屈。其人所居一由旬內,若有鬼神侵其境界,我當使其碎如微塵』。

(摘要)吉槃荼雖居鬼趣,但與人類接近,通變極多,也發願守護此經的修持者。

佛說此經已,一切菩薩、天龍,鬼神,八部眷屬,及諸天梵王等一切大眾,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結語)說者辭已結束,是聞者行當開始。因有聞而後信,有信而後信受奉行,有信受而後奉行。本經注重在行,表示本經聽聞者,聞後力行。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iling214&aid=166806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