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10/10 23:44:13瀏覽832|回應4|推薦2 | |
兩人都提到台灣的民主: 1. 馬英九把學運和氣爆、食安問題並列,很明顯的貶低學運的意義與價值。 他也趁機批評法案在國會被杯葛。 很顯然的像他當年支持委任直選一樣,站在歷史的對立面。 好笑的是,他一面批評台灣民主的重要發展,一方面卻呼籲中國走向民主憲政,不曉得他的民主憲政的意涵何在。 他對呼籲中國對香港的民主放手,原因竟然是「大大有利於兩岸關係」的發展,可見得他把統一的價值,放在民主之前。他的思維還是「統一才是目的,民主只是手段」的終統論。 2. 蔡英文的短文顯然精緻而非常到位 「要為這個國家過生日,我們該慶祝的是什麼呢?我想,是民主。是民主把我們團結在一起,是民主容納了我們的多元,也是民主教我們尊重彼此的差異,傾聽彼此的聲音。因為有民主,我們共同成為這個國家的主人,這才是今天這個日子,最應該慶祝的事。」 十月十號是辛亥革命成功的日子。 她其實不知有意無意,連接了歷史。 百年前的中國希望與願景,成為團結台灣的一個重要的一個成分。 不過可笑的是領導中國民主革命的國民黨,堅持民主陣容的國民黨: 「如果國家的生日值得慶祝,就是能讓人民安居樂業,讓人民享有自由民主的生活,如果國家的生日值得慶祝,就是我們共同凝聚在民主制度之下,遇到困難,一起解決,一同為國家的發展找出路,也一同商量共度難關。」 這句話其實是肯定中華民國對台灣的貢獻,如果從國民黨的主席和總統口中說出,就是一個很好的歷史總結。 「我們的國家領導人為了一己一黨之私,帶頭毀憲亂政」 這句話講的應該是國民黨在國會以荒謬的手段通過法案,以及馬英九以非法監聽的手段來打擊王金平。 馬英九到了雙十選擇繼續割裂台灣,重申不切實際的「一中各表」,蔡英文則繼續在建立台灣共識上發揮她的包容力,肯定歷史也肯定台灣的發展。 高下立判。 --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