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06/29 17:30:18瀏覽981|回應6|推薦2 | |
報載: 1. 陳為廷今(6/29)搭機前往香港,他在機場表示,他已經知道自己申請港簽遭到拒絕,所以他今天要持台胞証進入香港。陳為廷說,到了香港有可能不被允許入境,如果真的拒絕,他會坦然面對遣返命運。他此行主要是是前往香港支持佔中學運。 2. 郝龍斌上任以來首度出訪北京,(6/27)日與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會談,昨日與中國海協會長陳德銘會面,今(6/29)日會與剛離開台灣的中國國台辦主任張志軍會談。 郝龍斌說,台灣人長期以來有「祖國拋棄了我們」的感覺,中國應以同理心了解,要學會從對方角度看事情,只有中國尊重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兩岸才能長久交往。 3. 張志軍參訪新北市汐止區厚德里活動中心,在朱立倫陪同下,參訪新北市土城頂埔公共托老中心,並和老人共進午餐。 張志軍和朱立倫在新北市五股勞工活動中心閉門會談30分鐘,朱立倫在會後面對媒體時表示,他在會中向張志軍表示,兩岸交流要發揮同理心,不只要「求同存異」,更要「求同『尊』異」,對岸應尊重台灣人民的想法、尊重台灣人民的決定。張志軍回應,兩岸要加強基層,特別是青年和學生的交流,更瞭解彼此,不僅相互尊重,「求同」還要努力「化異」,但話還沒說完,朱立倫馬上再次強調「先從互相尊重開始」。 張志軍深入基層,但所到之處,仍被重重警方包圍,氣氛仍然十分緊繃。 張志軍與高雄市長陳菊見面,兩人握手合照後隨即閉門會議,陳菊會後表示,她向張志軍提出加強城市交流發展。陳菊並向張志軍表達民主、自由就是台灣的核心價值,她向張志軍介紹台灣的民主發展歷程,強調台灣的民主不是從天上掉下來,是人民努力爭取而來。她向張志軍表示,「聆聽對方、理解差異」是未來交流的重要思考。民進黨台獨黨綱從未改變、台灣主權由二千三百萬人民自決立場。 4. 美國總統的前國務卿希拉蕊(Hillary Rodham Clinton),日前首度接受台灣商業週刊專訪。媒體詢問兩岸情勢及美中台關係演變問題,希拉蕊5度提醒,台灣與中國越來越密切的交流,「正面臨轉捩點」,雖然過去台灣在這方面做得非常好,但現在「你們必須權衡到底要開放到什麼程度才適當,否則將失去經濟獨立」,而「失去經濟獨立將會影響你們的政治獨立自主性」。 感想: 這四件事要放在一起看,脈絡會比較清楚。 1. 陳為廷去參加和聲援香港的活動,其實是台灣新興反對勢力與香港反對勢力的結合。從外來的人眼光來看,這也是促統的一步。台灣人擔心被香港化,所以參與香港活動。不過參與活動本身,就已經代表台灣開始香港化,唇亡齒寒的條件是唇齒來自一個人的嘴巴。不然,別人的唇亡,「干我屁事」。 中國反而是讓陳為廷入境,才能突顯中港台的一體化。 2. 郝龍斌選這個時間訪中,將兩岸關係突然變的很熱絡,不過也淡化自己訪中的新聞性,因為版面都被張志軍拿走了。從這個角度看,時機拿捏的很好。 郝龍斌在北京講同理心,朱立倫在新北市也講,陳菊的話題也是類似。 在兩岸,朝野都把「尊重」放在嘴邊。 這是和過去是一個很大的差異。過去除了宋楚瑜會將這種話題以外,過去的連戰、吳伯雄、江丙坤,甚至蕭萬長,都是卑躬屈膝,避談,或是附和對方的言論。 整體來說,這個發展是象徵兩岸關係新的時代的來臨。 按:不過郝龍斌的邏輯有問題,「祖國拋棄了我們」? What?這是什麽屁啊?「反共」、「逃難」是誰拋棄誰啊? 中華民國中央政府「播遷」來台,是誰拋棄誰啊? 台灣有任何一個人有這種感覺嗎?匪夷所思,不可思議。 他在講大清國割讓台灣嗎? 3. 張志軍雖然提早回去,整個活動應該算是圓滿成功。 張志軍的傾聽之旅應該聽到他想聽的,也聽到他該聽而不見得想聽的。算是達到了目的。 台灣部份人的行為,有點自取其辱,沒有用不卑不亢的態度來表達,其實對民主是一個傷害。 張志軍的反諷,算是回馬槍。 真正被邊緣化的應該是過去那些兩岸交流的掮客們。 參考:習連會的政治意義 連勝文如果落選,應該是歷史對台灣最好的交代。如果連勝文當選,我認為台灣很多年輕人會對未來絕望。 4. 希拉蕊看的是大局 大局是什麼呢?就是從兩岸整體來講,兩岸是越走越近,而非越走越遠。 不論是新興的反對派年輕人,反對黨,目前執政黨,未來的政治明星們,都是在拉近兩岸的心理距離。 這點,美國是樂觀其成的。 不過,美國要提醒台灣的,是經濟上的「依賴」的問題。 服貿、貨貿,自經區、TPP、RECP,以及國內的經濟政策,彼此的平衡要拿捏清楚。 目前的馬政府完全無法稱職的扮演這個角色。增加對中國的依賴,根本是馬英九化獨漸統的政策主流。 郝龍斌則是完完全全的在搞笑。 台灣需要的是能夠有豐富貿易知識以及談判專業的領導人,能有統合能力,以促進台灣內部共識為中心,并且有足夠的政治技巧,能夠化解反對派的歧見的領導人。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