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8/29 22:57:29瀏覽722|回應0|推薦3 | |
這是最有意義的一場華山會議。紅字是我的感想。 蔡英文所做的結論綱要: 1. 民進黨應該思考如何跟中國的公民社會,建立有意義的夥伴關係 過去民進黨在思考兩岸政策時,經常忽略公民社會議題,所以,未來若要超越現有格局,就必須充分了解公民社會領域的議題。 2. 對公民社會的意義的瞭解,民進黨必須要補課 兩岸交流雖多,但欠缺系統性的了解,沒有做好公共知識的累積,所以,在對公民社會議題的了解與掌握,「民進黨確實必須要再補課」。 3. 民進黨必須要找出和他的新的支持者之間的共同語言 過去民進黨與支持者之間,在兩岸政策上的主要共同語言就是「主權」,在此之外,未來應該尋找其他的共同語言,「比如公民社會體現的價值,就是我們要思考的課題」。4. 民進黨要扮演好政黨的角色 要刻意與中國的公民團體互動,是有一定的困難度,但如果民進黨能扮演好政黨角色、堅持進步價值,並展現自信,相信中國人民會看得到 這就會有(與中國)溝通與對話的效果 兩岸其實有不斷的溝通與對話 好像2012的總統大選,其實中國也有在看台灣的總統大選 我們透過民主選舉,來告訴中國人台灣的民主實現 台灣民眾對劉曉波事件的關心以及對薄熙來案件的關心,也是一種對話 這些都是無形的對話。 5. 民進黨要好好思考她的戰略 -- 民進黨發言人林俊憲轉述說,王興中提到,
民進黨應該要拋棄逢中必反的思想。 國民黨有像海工會這樣的海外組織。民進黨可以先透過在中國,以及在海外建立親民進黨的外圍組織,與中國人交流。 學術、公益本來就是比較簡單的方式。 民進黨對台灣民主的發展,沒有對歷史採取一種客觀及寬容的態度,偏狹的史觀,沒有什麽意義。 檯面上的人,自吹自擂的居多。 -- 王丹指出,民進黨要認識大陸的公民社會,要和誰交流:
這是非常具體的建議。 -- 中研院社會所副研究員吳介民認為,台灣對香港的變化應多關切,香港回歸之後,已經有許多的變化,台灣對這些變化,應該如何看待,如何處理?尤其國共和解之後,國民黨已不再熱衷跟香港交往,但香港跟台灣的泛綠、民進黨的交往卻不開闊,應多給香港的民主運動關心和支持。 例如香港的佔領中環運動,像這樣的運動,其實需要台灣進行反抗經驗的交流。 與其被動,不如主動,何妨邀請香港人來分享經驗? -- 作家張鐵志表示,台灣對中國社會的知識與資訊太過貧乏,低估中共對社會的控制與打壓,也低估中國民間的活力與自主性,好像中國什麼都被控制,若認識不足可能就會做出錯誤判斷。 的確,中國人也分好多種,年輕的一代,很有自信,比較能夠客觀看待兩岸關係。 這是兩面的,就是在這種狀況之下,中國的民眾,所接觸到的台灣資訊,都是片段的,有特定立場的,因為中國的媒體,有高度的審查。另一方面,願意去中國媒體發言的台灣人,也都屬於比較偏藍,所以造成大部份的中國民眾對於綠營、對於本土派、對於民進黨,有很多的誤解。如何調整,是很重要的議題。 民進黨人應該要增加互動。 許多一般中國百姓不是只對民進黨有誤解,對其他的台灣人都有很多誤解。 不是沒有理解能力,是資訊貧乏與扭曲。 -- 陳志柔指出,一般台灣民眾對中國政府的評價,比較對台灣政府的評價,以及對中國經濟發展的信心,比較自己經濟發展的信心,居然都是覺得「中國的月亮比較圓」,「中國的感覺都比台灣好」。 「如果中國大陸在政治、經濟各方面的發展,都和台灣差不多,那兩岸就應該統一」,對這個意見不同意的人,占百分之七十六。 在陳至柔的分析中,在兩岸議題,台灣人的認知,除了統獨、藍綠,這是過去的軸線,其實現在還有性別、階級、以及世代的影響。 -- 所以我們應該加強台灣社會對中國的正確認識。 台灣人應該區別中國和中共是不同的。 中國的官方和中國的人民,是不同的。 中國的中央和地方,是不一樣的。 中國的利益集團和被剝削的人,是不一樣的。 中國內部其實存在著許多的矛盾和差異。 完全同意以上看法 -- 台灣內部,對於過去兩岸的交流,那些經濟上不受益的、心理也不舒暢的、跟所謂的泛綠支持者,未必是相同的。也就是說,非民進黨的支持者內,有這些經濟上不受益的、心理也不舒暢的人,民進黨應該瞭解那些人、那些群體,應該爭取他們成為支持者,民進黨應該成為這些群體的代言人,然後引導台灣在兩岸的關係,有一個新的發展。 民進黨其實是本土右派政黨。 台灣缺的是中間偏左的政黨。 需要兩個黨。不然民進黨要讓不同的勢力有發展的空間。 民進黨的排他性很強,基本上是派系分立、分贓。 過去許多理念還算一致的都被逼的出走。 民進黨居心不良就不能開拓新的支持者。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