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Excerpt:卡洛琳‧拉霍許的《誰抄誰?西洋名畫的對照、剖析與探源》
2016/09/28 06:38:27瀏覽805|回應0|推薦17

Excerpt:卡洛琳拉霍許的《誰抄誰?西洋名畫的對照、剖析與探源》

這本書幫助我們優遊於不同時代,找出畫家之間的相似性、衝突點甚至是爭議之處。可以像梵谷一樣,公開從米勒的作品中汲取靈感,他寫道:「我愈是思考,愈覺得重現米勒畫過的東西有其道理……不是純粹的複製……比較像是把它轉換成另外一種語言──將黑白調中明暗對比的印象轉換成色彩的語言。」也可以如杜象、安迪.沃荷、巴斯奇亞一樣標新立異,拿著名的蒙娜麗莎開玩笑,轉換成可笑的複製品!
繪畫手法隨著時間演變,而傳承則延續下來。到底誰抄了誰?就某個角度來說,所有人都抄了!有時創造出更好的作品,有時卻也更糟。不過若是抄襲可以讓藝術生生不息、繼續演進的話,那有什麼關係呢?卡洛琳.拉霍許暗示的這個永遠處於進行式的「再造」本身,正是豐富藝術的因子,它在不削減靈感的情況下滋潤創作。
——法蘭西藝術院院士 派崔克.德卡洛利 (Patrick de Carols),〈序〉

在傳統紙質書本及電子書兩者此消彼長的時代趨勢之下,能看到像《誰抄誰?西洋名畫的對照、剖析與探源》這本極具裝幀特色的實體書本,特別讓人感到驚喜。
如同中世紀的三聯畫 (triptych),作者用三件作品對照的方式呈現出特定的主題以及不同時代的轉變,其中的系譜脈絡也在作者的引導之下顯得清晰可見,同時也強化了我們對於這些畫作的理解程度。

透過作者的巧思安排,有些畫作採用了雙拉頁,有些畫作則是像折疊海報,充滿了手工藝品的欣賞樂趣。
至於畫作的挑選,有大家可能比較孰悉的名畫,像是:《最後的晚餐》、《亞維儂的少女》、《蒙娜麗莎》、《草地上的午餐》
也有我個人頗為陌生的作品,好比是:透納的《國會大火》、庫爾貝的《帕拉瓦的海邊》、瓊斯
(Jasper Johns) 的《錯誤的開始》(False Start)…;但整體而言,這本書兼顧了專業人士以及業餘愛好者的閱讀樂趣。

儘管因為實體書店日漸式微的現象,自己對於實體書本始終抱持悲觀的想像,然而一旦發覺坊間書市之中有這樣裝幀美麗、內容精采的書本,在這個當下還是不免為之振奮啊!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50425

誰抄誰西洋名畫的對照、剖析與探源手工拉頁精裝
Qui copie qui? La peinture sous influence
作者卡洛琳拉霍許/, 楊尹瑄/審訂
原文作者Caroline Larroche
譯者劉美安
出版社野人
出版日期2014/10/01
語言繁體中文

  繪畫史上的名作為何總有似曾相識之處到底是誰抄誰
  梵谷從不避諱對米勒的崇拜,甚至多次模仿米勒畫作;早在達文西《最後的晚餐》之前好幾十年,就已有畫家利用透視法創作了同一主題;新古典主義大師安格爾,下筆時其實不斷「參考」拉斐爾的傑作……
  藝術創作就是重作,就是改造、致敬、扭曲、批判或諧仿前作?藝術本身就是不斷的「形式再造」,以形式替換形式,也就是傳承、再現、反動、違抗前作並啟發新作,而整部藝術史,就是持續更新前人的作品所寫成的。
  然而,如果題材或技巧參照了別人的作品,這樣的創作還具有獨創性嗎?
  藝術家真能完全擺脫前輩的影響,與他人之間無所關聯嗎?
  作者針對這些問題作了廣博、感性又不失幽默的調查,從數百件藝術作品當中抽絲剝繭,帶領我們穿梭於不同年代,欣賞這條美的道路。
  全書分成46個篇章,藉由200多幅名畫,以前所未見的角度切入西洋藝術史。取「影響之下的繪畫」為主軸,橫跨1520世紀的相同主題畫作「之前/之後」對照中,聽見畫家透過繪畫進行引人入勝的對話,觀察到作品間令人稱奇的血緣關係,使讀者能自在優遊於這些充滿了互動、對照、共鳴或衝突的藝術作品之中,自然而然理解藝術史的流變,輕鬆進入西洋繪畫的繽紛世界。

作者簡介
卡洛琳.拉霍許 Caroline Larroche
  藝術史學者,法國藝術類暢銷作家,專長為十九世紀、二十世紀西洋藝術史。曾任奧塞美術館研究員,之後轉法國國立美術館聯合會,負責出版部門,同時間也為《美術雜誌》等媒體和畫廊撰寫藝術評論文章。多年後辭去職務專事寫作,與藝術愛好者分享她對影像及文字的品味,不只為成人而寫,也為孩子而寫,著有多本膾炙人口的藝術相關著作。


Excerpt
〈奧菲莉亞〉
奧菲莉亞之死是浪漫派的最佳題材,十六世紀夫莎士比亞筆下《哈姆雷特》中的悲劇女主角,由德拉克洛瓦引入繪畫領域。一八三八年到一八四四年間,他以此為題畫了好幾幅小型畫作,選擇奧菲莉亞在發現哈姆雷特背叛她的愛情、殺了她的父親,因而發狂、溺水而死的情景。接著輪到英國畫家米雷描繪奧菲莉亞飄在水中的屍體,這一幕幾近超自然,其實卻是以「自然寫生」的方式畫成。到了魯東,則以天馬行空的幻想及微微發光的透明色彩,將脆弱的奧菲莉亞帶往夢的國度。


歐仁德拉克洛瓦
《奧菲莉亞之死》

莎士比亞在德拉克洛瓦的文學萬神殿中是第一人,《哈姆雷特》的悲劇特別觸動他的靈感,除了三個不同版本的《奧菲莉亞之死》油畫.還有好幾幅畫作跟一系列版畫。


約翰
艾佛留特米雷爵士 (Sir John Everett Millais, 1829-1896)
《奧菲莉亞》(Ophélie)

米雷這幅畫雖然精細寫實,卻也充滿了各種象徵:畫面上方邊緣的拱形強化了由植物形成的墓穴感,花朵則依次訴說著無辜 (法蘭西菊)、死亡 (虞美人)及「勿忘我」(勿忘草)




奧迪隆
魯東 (Odilon Redon, 1840-1916)
《花中的奧菲莉亞》

魯東畫了好幾個版本的粉彩奧菲莉亞,夢幻成分掩蓋了所有敘述企圖。他運用色彩的美妙天分,將脆弱的側影帶進了想像的次元,空間與時間都消失了。


〈梅杜莎頭〉
紅色、藍色、綠色、黃色,紫色!馬諦斯、雅夫楞斯基與畢卡索用這些色彩來描繪人物臉部,震撼了人們的目光。在十九世紀的最後二十五年,高更在大溪地,梵谷在阿爾城,已經將色彩從自然的固有色中解放出來。馬諦斯在一九五年秋天沙龍裡展出《戴帽子的女人》,憤慨的藝評家形容這次展覽像在「獸欄」,然而,遊戲已經開始:色彩遭遇重重困難,終於贏得勝利,自主且富於表現性,在不打破具象的情況下,從此擺脫了模仿真實的繪畫方式。


亨利馬諦斯
《戴帽子的女人》

馬諦斯在一九三六年說道:「那些精緻的畫作,有著細膩的漸層及軟弱無力的混合色,正呼喚著美麗的藍色、紅色、黃色這些會激發人類感官的素材,這就是野獸主義的開端:找回單純手法的勇氣。」


亞歷山雅夫楞斯基 (Alexej von Jawlensky, 1864-1941)
《「梅杜莎」女人的臉,光與影》

這張線條簡化到最基本、但是比例異常又色彩鮮艷的女人臉,像個幽靈一樣出現:梅杜莎的幽靈,能將與她眼神相遇的人變成石像。頭髮的畫法提醒觀者這幅畫的主角是傳說中的蛇髮女妖。


巴布羅畢卡索
《朵拉瑪爾的肖像》

這是畢卡索在一九三七年三月到十一月為朵拉瑪爾畫的一系列重要畫像之一。即使用了強烈的色彩,臉部同時呈現正面與側面,然而在畢卡索的畫作裡,她那黑色的頭髮、優雅的長手指,以及凝視不動的大眼睛都一樣——仍然可以認得出是朵拉。


〈夜鷹〉
霍普,描寫美國社會深處及人類焦慮的畫家,《夜鷹》是他最有名的畫,這幅畫像是直接從黑色電影裡剪出來的畫面——霍普本人非常喜愛這類電影。這幅畫有個更早的淵源:梵谷的《夜間咖啡館》,以及他那些「人類可怕的欲望」。隨後霍普自己也成為莫諾里的繪畫標竿,後者的作品完全取材自一九四到一九五年間的美國電影。阿爾、紐約、巴黎:三個夜間的咖啡館,人們背負著孤獨至此,迷失自我,走進過去或未來的罪行中……


文生梵谷
《夜間咖啡館,阿爾城拉馬汀廣場》

在梵谷醉心追尋色彩的過程中,常被黑夜所吸引,一八八八年八月,畫家向弟弟吐露:「我常常覺得晚上比白天更富於色彩。」在同一封信裡,他也宣告打算畫阿爾一間整晚開放的夜間咖啡館內部。


愛德華霍普
《夜鷹》

霍普的畫作常常像是電影裡的連續鏡頭,許多導演都曾向他的作品致敬。這幅《夜鷹》激發了羅伯席歐麥 (Robert Siodmak, 1900-1973) 在拍改編電影《殺人者》(The Killers, 1946) 片中好幾個鏡頭的靈感,以及一九九七年溫德斯 (Wim Wenders, 1945-) 在《終結暴力》(The End of Violence) 中一個「一模一樣的場景」。


雅克莫諾里 (Jacques Monory, 1934-)
《色彩一號》

透過彩色濾鏡,敘事具象派先鋒莫諾里的連績性畫作從美國電影及繪畫中取材,表現出世界的暴力面。


(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e14nov&aid=75930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