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耶路撒冷美國大使館開幕
2018/05/15 07:15:43瀏覽2561|回應1|推薦34

今早九點(美東時間)觀看美國以色列使館遷居耶路撒冷的直播。

從去年十二月,川普總統宣告要將美國駐以色列使館遷往耶路撒冷,到今天(五月14日)以色列建國70週年的日子,舉行使館的開幕慶典,速度算是快的了。

作業上,其象徵意義大於實質,因為目前只是將耶路撒冷的領事館暫改為大使館,長久的館址還在覓地階段。

館內,重要人物輪番上台致詞。館外,軍警嚴陣以待,遏止引發動亂的示威。

直播畫面變換著,我也有些雜思。

以色列自1948年建國以來,一直在周遭阿拉伯人敵視下,險境求生。而因以色列建國,另一個受影響的族群則是巴勒斯坦人。

1980年代初,到美國唸研究所,在德州大學的自助餐廳打工時,認識一個打工的大學部學生,他來自巴勒斯坦。他聽到我來自台灣,說他知道那個小島。我有點驚訝,因為碰到過一些地理知識不高的德州人常分不清台灣,泰國。那個巴勒斯坦男孩說:「台灣,和巴勒斯坦類似,都是需要在危地努力(struggle in the dangerous state是他那時的用詞,讓我印象深刻),才能生存。」

後來擔任ESL老師時,有個五年級的小男孩,有天告訴我,從那一天開始,一個月之久,他白天不能吃喝。我知道他的家庭來自耶路撒冷,想必也是巴勒斯坦人。我還記得他說:「去年我破壞規矩,有一天忘記了,喝了一口水。不過我不是故意的,所以阿拉不會怪我的。今年我會非常小心。」小小年紀要如此克己,守齋戒月的宗教規矩,讓我心疼。

過不久,家裡水管出問題,找來的修理工人,談話間才知道他就是那個小男孩的父親。我對他說,他兒子很聰敏,他嘆了一口氣:「我們最怕他在學校亂說話。有時在家裡看電視新聞,難免評論幾句,總是要告誡他,出了家門別亂說去!」

之後幾年,陸續有約旦,沙地阿拉伯,黎巴嫩,伊拉克,伊朗等移民來的學生,跟他們以及他們的家人互動,讓我對於中東情況,想不知也難。

1967年六日戰爭之後,以色列奪回東耶路撒冷,1980年國會制定以此為永久首都,但國際並不承認。美國國會在1995年通過「耶路撒冷大使館法」,規定1999年五月底要將台拉維夫的大使館遷到耶路撒冷。

美國總統從克林頓以來,都承認耶路撒冷是以色列首都,克林頓曾批評老布希多次打壓以色列對耶路撒冷的主權,但他對國會通過的「耶路撒冷大使館法」,卻簽署豁免執行,每半年執行一次。

小布希競選時矢言要將使館遷移,上任後了無動靜。歐巴馬更糟糕,競選時也是說以色列首都是耶路撒冷,批評小布希不守承諾。他自己上任之後,2009年在埃及的一次演說,卻嚴厲指責以色列在東耶路撒冷的屯墾區是不合法的。

百姓習慣也厭惡政客的言而無信。到川普競選時屢次說如果上任就將美國駐以色列使館遷移,大家也不放在心上了。

可沒想到,天天面對自由派媒體噓罵他,民主黨選民嘲弄他,共和黨裡的建制派政客也不真心合作,困難局勢裡,他的治理團隊卻一個一個履行競選時的承諾。對縱容恐怖分子的國家不假顏色;遏制非法移民;減稅和減少政府干預,讓跨國製造業紛紛回流;減少美國境內不工作,純拿福利救濟的人數;對不遵守WTO規則的中國貿易不虛與委蛇;退出伊朗核武協議,因為伊朗根本不遵守議定,等等。而今天的耶路撒冷使館開幕,算是落實23年前國會訂的那個法案。

難怪以色列總理納唐亞胡在今天美國使館開幕典禮致詞時,激動而哽咽。他是以色列建國以來,第一個出生於以色列(1949年)的總理,在說到這是一個歷史的大日子時,聲音忽然拔高。他也提到川普總統「因為承認歷史,於是也締造歷史。」(This is history. President Trump, by recognizing history, you have made history.)

以色列總理的承認耶路撒冷與猶太人的歷史,在演說裡是回溯到亞伯拉罕在摩利亞山(屬現今耶路撒冷地區)獻兒子以撒,然後是三千年前,大衛王定都於此,接著所羅門王建第一個聖殿;而後流亡巴比倫回歸的猶太人建第二個聖殿,到馬加比收復、潔淨聖殿;然後就進入兩千多年後的今天。對猶太人而言,兩千年前在以色列地出生、成長、被釘、而復活的耶穌基督,仿佛是不存在的。

儘管上台致詞的人,紛紛提到耶路撒冷的本意是平安之城。納唐亞胡也說和平乃是需要建基於真理和公義(Truth and Justice)。然而唯有人真認識那位真理與公義的具象本體,並將生命建基於此,方能享有真正的和平與平安吧!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chen50&aid=111998114

 回應文章

安歐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8/05/15 10:11

美國的中東政策很簡單,利用以色列控制中東石油,以及伊斯蘭教。

當然也因為,「以色列公共事務委員會」用錢控制了整個美國國會。

我認識幾個土生土長的以色列猶太人,他們並不贊同偏激國策,

中東戰爭之前,當地猶太人和巴勒斯坦人和平共處毫無問題,

被迫害的歐洲猶太人大量遷入之後,一切都變質了。

其實這些歐洲裔猶太人,多數是白人後裔,猶太血統成分根本不多,

在美國,為了攀附權貴,1/16血統也號稱是猶太人。

人類世界,強權武力決定一切,說什麼公理正義,都是笑話。

客旅貞吟(jchen50) 於 2018-05-15 23:50 回覆:

美國要控制中東石油,直接與阿拉伯國家交好,反而更容易。藉以色列制衡中東,倒是比較可能。不過,美國境內的猶太人,絕大多數是民主黨,前年總統選舉時,是投給希拉蕊的。

歐美以及蘇聯時代回以色列落籍的猶太裔,多是高知識,高科技份子,讓以色列省了很多培養人才的經費。蘇聯解體後,還有北非,回歸的猶太裔就比較貧窮,也因此以色列逐漸有貧富懸殊問題。

偏激份子,什麼族群都有,猶太人,巴勒斯坦人,都會有幾個,抗爭時採激進手段,和平共處就成了過眼黃花了。

猶太人,有些人有歐美高加索的白人血統,膚色白皙;有些是中東人那樣的褐膚色,黑髮黑睛;還有北非的猶太裔,則是非洲的黑人膚色。我有個衣索比亞來的猶太裔學生,就是那樣。

以色列規定所有公民,到18歲,男女都要當兵三年,但猶太正教的拉比或神學生可豁免。有些以色列人為了逃避當兵,就進入神學院,延遲不畢業,直到過了兵役年齡。前幾年以色列想改變法律,消除他們的豁免,但抗爭很大。

美國此次遷移使館,也在於時機。油電混合或是電動車開始崛起,純使用汽油的汽車幾年後會逐漸淘汰,像以前的馬車那樣,石油的消費不會再那麼大。而比對以色列和伊朗,伊朗十葉派的野心坐大,對回教遜尼派的國家還更危險。所以約旦,埃及,紛紛對以色列示好。此次使館開幕慶典,阿拉伯國家雖無人參加,但也不吱聲,算是默認接受吧!

人要自主的世界,是敵是友,在乎當時情況,錯綜複雜,的確是沒有什麼公理正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