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8/05/10 12:01:48瀏覽1445|回應7|推薦37 | |
本來我對於台灣眾大學此次極力倡導大學自治,帶著狐疑心態。 台灣的大學無論國立或私立,從某個角度看,未曾自治(Autonomy)過。首先學費的收取,一向都是教育部制定,數十年如此,然而過去並沒有大學對此嚴重抗議過。 但是從另個角度,大學也不是全然沒有自治。近年來,除了國立大學選校長,時而有爭議外,其他時間教育部對於隸屬單位的國立大學校務運作並非事事干預的細微管理(Micromanagement)。 然而隨著許多大學工作人員的疾呼,我這個務實的人也跟著關注最實際的問題:自治與「經費補助」的關係該如何改變。可惜除了那些堂皇口號,和危言聳聽的恐嚇,似乎無人提及這點。 這使我產生一些奇想。 雖然台大校長的遴選事件引出這次抗爭,但「引爆點」也可以變成台灣所有大學未來走向的「轉捩點」。 與其這樣僵持不下,不如教育部遂眾大學所願,進行大學法修改,徹底落實大學自治,各校長是經由遴選,或是教授學生直選,都隨意;而教育部也同時切割經費補助的職責。 攤開地圖,台灣大概是世界上「國立大學」密度最高的地方。然而手心手背都是肉,經過這麼多年來,台灣的大學實在無需再分國立、私立,一律變成XX大學就可以。 政府省下對國立大學的巨額補助,省下高教龐大公務員的福利支出,人民稅金可以少交一點。 各大學則是自己籌募款項,刪減行政冗員和招生不足的系所;也照經營成本徵收學費。這樣運作的好處是可讓每個大學找出自己的強項,把錢用於刀口,各自發展出幾個有特色的科系;而不是為了爭取經費,廣設科系,互相雷同,卻無創意。 教育部可以把心力和費用轉而集中於辦好公立中小學和特殊教育學校。觀看先進的歐美國家,不是只靠有好的高等教育學府,而是其教育理念和根基乃扎於中小學階段。好奇的求知,觀察,鼓勵探索,學習過程給予嘗試錯誤的空間,建立邏輯思考,德智體群平衡發展,這些都不是等到進入大學才開始;而是自小學開始埋下種籽,逐漸萌芽,到大學和研究所開花結果。 台灣的中小學,教材單調,填鴨式教學,學生死記硬背。即使教育部數次教改,廢掉聯考,但只要大學仍然有國立、私立的名份高下之分,應付考試的學習模式就難以革絕。唯有各大學發展獨特科系,學生可按興趣,志向,能力,去申請就讀,才能破除那種畸形和痛苦的受教方式。 另一個可能也要考量的是「校地使用」。如果能廢除大學的「國立」名號,不再是教育部隸屬單位,而是走向自立自養自主,那些本屬國有的校地是否也要處理?是按市場地價賣給各大學?還是大學租用,每年交租金給政府? 無論如何,有這些收入,政府或許可以倣效北歐福利辦的好的國家,例如為逐漸增加的高齡化人口多設優質安養中心,或是為年輕夫婦提供育兒和住屋津貼,造福更多百姓。 這樣「想像」下來,我也幾乎全人要贊成大學自治了。就像美國的一些父母,聽到長期賴家啃老的兒女,有一天堅決要獨立自主,喜出望外之餘,一邊趕快鼓勵他們付諸執行,外加設立清楚界線,從今而後財務債務自理;一邊盤算要把兒女搬出後的房間改成什麼新用途。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