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閩南語辭典》竟然將「蝌蚪」寫成「(虫奄)梅仔」
2013/09/06 05:51:45瀏覽24586|回應5|推薦66

  去年一位親戚問我「蝌蚪」的台語怎麼說,筆者一時想不出來,到《閩南語辭典》去查,發現可以叫「肚胿仔」tōo-kuai-á或「(虫奄)梅仔」(âm-muî-á)等,但蝌蚪真的可以寫成「(虫奄)梅仔」嗎?請看本文介紹。

  蝌蚪,《國語辭典》解釋如下:注音是ㄎㄜ ㄉㄡˇ,蛙或蟾蜍的水生幼體;背面黃褐色或黑色,體橢圓,尾大而側扁;大多為草食;成長時先生後肢,尋生前肢,尾漸縮小至不留痕跡,最後變成蛙或蟾蜍;或稱為「科斗」、「蝌子」、「懸針」。

  肚胿仔,《閩南語辭典》解釋如下:音讀是tōo-kuai-á,蝌蚪;青蛙或蟾蜍的水生幼體;多為黑色,頭大而橢圓,尾部扁平;成長時逐漸生出四肢,尾漸縮小至不留痕跡,最後變成蛙或蟾蜍;近義詞是「大肚胿仔」。

  《閩南語辭典》將青蛙定為「蛤仔」(kap-á),近義詞包括「水雞」(tsuí-ke/tsuí-kue,又唸作suí-ke/suí-kue)、「四跤仔」(sì-kha-á)、「田蛤仔」(tshân-kap-á)、「四跤魚」,可是筆者聽過青蛙被念成「kap-muî-á」。經過研究,發現「kap-muî-á」的漢字應該是「蛤蟆仔」,查《國語辭典》,蛤蟆(ㄏㄚˊ ˙ㄇㄚ)是「蝦蟆」的別名。再查蝦蟆,注音是ㄏㄚˊ ˙ㄇㄚ,詞義是動物名;兩生綱無尾目蛙屬;體型類似蟾蜍而較小,色呈暗褐,背有黑點,善跳躍,鳴叫時作呷(ㄒㄧㄚˊ)呷聲,常居於沼澤邊;亦作「蛤蟆」。

  筆者進一步研究蝌蚪的台語,《閩南語辭典》提及蝌蚪的方言叫作「âm-muî-á」,寫成「(虫奄)梅仔」,使用的地方包括鹿港偏泉腔、台北偏泉腔和金門偏泉腔,而三峽偏泉腔則寫成「(虫奄)梅」。《國語辭典》查不到「(虫奄)」字,但《異體字字典》有,若念成ㄜˋ,字義是蟲名;若念成ㄧㄝˋ,只能和蝶字組成「(虫奄)蝶」一詞,詞義是蝴蝶。「(虫奄)」字的台語字義不明,音讀是否真的是âm,筆者不知,但muî音寫成「梅」字,實在讓人不敢認同。

  其實,台語蝌蚪的音讀「âm-muî-á」和青蛙的音讀「kap-muî-á」的第二和第三音節是相同的,也就是應該寫成「蟆仔」而非音讀相同的「梅仔」;至於第一音節應對應那個漢字呢?筆者認為「頷」字很適合,理由分述如下:

  () 頷,《國語辭典》的注音是ㄏㄢˋ,字義是下巴;《閩南語辭典》的音讀是ām(鹿港偏泉腔是ǎm),釋義是脖子。青蛙的特徵是脖子和下巴很大,蝌蚪也具有這項特徵。

  () 青蛙會鳴叫,台語叫作「kap-muî-á」,是指會發出kapkapkap聲的蟆仔;蝌蚪也具有青蛙的脖頸外形,但還不會鳴叫,故台語叫作「âm-muî-á」,是指具有特殊脖頸的蟆仔。

  () 《閩南語辭典》只定「頷」字的音讀是āmǎm,但和âm的音差異不大,故「âm-muî-á」標音成「ām-muî-á」應該是可以被接受的。       

  「蟆」字在《國語辭典》沒有單字解釋,只說可參考「蝦蟆」詞條,而蝦蟆就是蛤蟆;但其實「蟆」字看起來就是一隻青蛙,上面是一對眼睛,中間是大脖頸和肚子,下面是一對前腳。《閩南語辭典》在介紹青蛙時,漏掉「蛤蟆仔」(kap-muî-á);在介紹蝌蚪時,竟然將「âm-muî-á」寫成「(虫奄)梅仔」,但其實可以寫成「頷蟆仔」(ām-muî-á)。《閩南語辭典》可考慮將「蛤蟆仔」補入,將「(虫奄)梅仔」修正成「頷蟆仔」。

[參考資料]

  (1)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簡稱為《國語辭典》)

  (2)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簡稱為《閩南語辭典》)

  (3)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相關閱讀]

  (1) 蝌蚪圖片

  (2) 青蛙圖片

( 知識學習語言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lwang&aid=8352043

 回應文章

這回氣炸了
等級:5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7/06 04:49
這文章真好。我們南投鄉下是唸tōo-kuai-á。對於作者的考據精神相當感佩! 關於閩南語, 在列為教材前(標準化?), 真的要三思, 把一個原本有地方特色的語言藉教育統一, 有必要嗎?當然基本的錯誤還是要矯正的, 例如國語大家都知道"熱鬧"唸成"樂鬧"是錯的; 但是台語「日頭」唸成li̍t-thâu對嗎?還是只是大舌頭! 
王國良(阿國)(glwang) 於 2014-07-12 11:42 回覆:
  歡迎這回氣炸了格友回應,謝謝您的稱讚。閩南語的方言很多,還好《閩南語辭典》有列出來,但不一定是完全包含。您說「日頭」唸成li̍t-thâu,阿國想這是標音的限制,辭典應該還是有念對。

天涯孤鴻···花窗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台語字
2013/09/28 00:47

有趣有趣

這(虫奄)梅仔就更古怪了!!

王國良(阿國)(glwang) 於 2013-09-28 09:59 回覆:
  歡迎天涯孤鴻格友回應。當初看到辭典將蝌蚪寫成「(虫奄)梅仔」,認為不可能是如此,心想跟梅子何干?經過一年的研究,發現ām-muî-á應是跟青蛙的台語「蛤蟆仔」(kap-muî-á)有關,從而得出蝌蚪的台語應是「頷蟆仔」。

烏拉瑰本尊在此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3/09/08 07:14
經您提醒,我好像學過蝌蚪的台語。忽然想到蚯蚓是否是豆問這麼說?天哪,很不容易耶。
(udn)
王國良(阿國)(glwang) 於 2013-09-09 06:21 回覆:
  歡迎烏拉瑰格友回應。由《閩南語辭典》所列的方言可知,蝌蚪台語的說法有多種。蚯蚓的台語可說成tōo-ún,類似您寫的「豆問」,阿國以前寫過〈「蚯蚓」藏地下,線索留地上〉(http://blog.udn.com/glwang/4361769),那是國語版,日後也想寫蚯蚓的台語版。

思于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您是怎麼做到的?
2013/09/07 09:19

我們覺得理所當然

被您這樣提醒

發現認知須調整啦

感恩

王國良(阿國)(glwang) 於 2013-09-09 06:19 回覆:
  歡迎思于老師回應。阿國凡事喜歡推敲,當看到《閩南語辭典》將蝌蚪寫成「(虫奄)梅仔」,覺得不可思議,難不成主編想把台語的「蝌蚪」等同於「醃梅仔」,所以把「醃」字換成「(虫奄)」字;但主編顯然不知青蛙的台語可叫作kap-muî-á。此篇經過一年的構思和反覆推敲,終於寫成,覺得語文的研究很有趣。 

多硯坊 (休)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3/09/06 10:57
從小就會唸蝌蚪的台語
但無法用音標註解
大約是"含拐仔"的台語唸法
其中含為三聲
拐加很重鼻音
仔發音啊四聲
王國良(阿國)(glwang) 於 2013-09-07 10:17 回覆:
  歡迎多硯坊格友回應。根據《閩南語辭典》,「肚胿仔」的音讀是tōo-kuai-á,詞義是蝌蚪;「(虫奄)梅仔」(阿國認為是「頷蟆仔」)的音讀是âm-muî-á,是蝌蚪的方言。您說的"含拐仔"可能就是這兩詞的組合,寫法應是「頷胿仔」,音讀是ām kuai-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