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幸有公文保留純正文字
2014/05/26 22:18:43瀏覽5038|回應1|推薦5

幸有公文保留純正文字new

  文字常隨時代而變化,當融入新事物、新說法,或受到外來語、俚語的影響時,今昔相比,會有極大出入。有人認為:文字的變化乃是常態,無庸多慮!亦有人認為:應保有純正文字。

  拉丁文是拼音文字的源頭,現在歐美人士鮮有通曉者。日本古籍以漢字為主,當今日本多有不識漢字者,因此失去與古人「心靈相通」的能力(註一)。幸好,我們中學國文課保有部分文言文,以致許多人能夠閱讀數千年前的古文;即以陶淵明的《桃花源記》為例,雖相隔1600年,讀來一點也不費力!(註二)

  有人誤以為:「公文是文言文」。其實,公文既無文言文的虛字,也無文言文的排句及對句,又不能用典,更不能意在言外。所以,公文仍屬白話文,只是非口語化的白話文,而是「簡潔的白話文」。例如:「一大清早有一個老百姓來我們這裡。」這是口語化的白話文;改為「清晨有位民眾前來本處。」這是公文;前者用15個字,後者用10個字,一樣好懂!(註三)

  翻開報紙,經常看到一些似懂非懂的文字,例如:粉絲、魯蛇、阿桑、凸槌、打拚、鬱卒、踹共、剉咧等、森77等。若干年後,當有其他文字取代時,這些文字就會變成「死文字」,後人觀看今日報紙,將會產生誤解。據了解,法國設有糾正用字不當的機構,當媒體濫用不當文字時,都會提出糾正,以免純正的法語,遭到扭曲。香港在97年之後,也設立「法定語文事務署」,旨在統一用字及用語。

  以台灣重視「自由意識」而言,要設置類似「法定語文事務署」的機構,恐非易事,只好任由其他語文的汙染。有人對此表示憂心,我說:「幸有公文保留純正文字。」本來,只知道公文是推動公務的載具,及作為歷史文獻,沒想到公文還有「保留純正文字」的價值!

 

註一:參閱【不分類/加賀屋前一塊石碑】乙文。

註二:參閱【不分類/重讀桃花源記】乙文。

註三:參閱【文書作業問題/公文文體】乙文。

( 知識學習檔案分享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hsia1113&aid=13651882

 回應文章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6/13 16:34

夏老師您好!

最近看到一個詞:「掣據」、「掣給」,請問「掣」是什麼意思呢?(查字典好像無好的解釋)

我記得以前老師在無名的時候有回答過網友,可惜現在好像找不到。

以前閱讀老師回答網友的部份,也都是額外的收穫呢!

所以不好意思,我重複發問,敬請  賜教。

謝謝老師!

瑋宸敬上

夏老師(chhsia1113) 於 2014-06-13 20:26 回覆:

  「掣」有拉扯之意。過去的收據,作成大、小兩邊,兩邊文字相當,中間隔有虛線,謹慎者還在虛線上加蓋機關印信。「大邊」撕下,給人作收據;「小邊」留底,以為備查。管理者要撕下時,有時會用「米達尺」壓在存底這邊,迅速扯下,這個動作叫「掣給」;給人收據,就叫「掣據」。由於年代久遠,許多人不知其原由。

  再者,公文書有「抄本」乙種,有網友問:「現在那有手抄本?不是影印,就是印表機多印1份。」事實上,過去要多1份,確是用手抄;如今雖不用手抄,但仍援用「抄本」2字,因此無須太在意用語;如同稱呼自己為「筆者」,現在的人都用鍵盤,不稱「筆者」,難道要稱「鍵人」。所以,多了解一些用語,可以知道它的來龍去脈,也是一種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