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6/04/02 20:57:41瀏覽1564|回應6|推薦3 | |
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古城Google地圖顯示詳細地圖 大理古城是以明朝初年在陽苴咩城的基礎上恢復的,始建於明洪武十五年(西元1382年) 古城內的解放軍營,顯得突兀 天下第一樓-五華樓,是古代南詔王的國賓館,又叫五花樓 大理古城最令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流水景觀,古城在唐宋時期就有戶戶種花、街街流水的美景 清洌的泉水,從蒼山上流進城裏,穿街繞巷,經過一家家門前 整個古城的大街小巷,叮咚的水聲不絕於耳,如彈奏的三弦。家家流水,戶戶養花名不虛傳
從楚大高速過大理收費站後,陡然躍現眼簾的就是大理市區及洱海全景。州府所在地的大理市,位於橫斷山脈南端,是一個依山傍水的高原城市;是滇緬、滇藏公路交匯地,滇西的交通樞紐;是歷史上中國與東南亞各國文化交流、通商貿易的重要門戶;是唐代南詔和宋代大理國五百年都邑所在地,素稱「文獻名邦」。以「風、花、雪、月」著稱的大理,境內有南詔崇聖寺三塔,挺拔雄偉的蒼山,明媚清澈的洱海,蝴蝶泉的湖光山色…,是來雲南旅遊的旅人必到的美麗畫卷。 在這裡,西元七世紀時,洱海周圍出現了蒙崔、越析、浪穹、鄧賧、施浪和蒙舍等六個「詔」(部落),其中的蒙舍詔在諸詔之南,故稱南詔。西元八世紀,六詔在唐支持下,建立南詔政權。南詔與唐王朝之間關係密切,但雙方於在西元749年和西元754年,也曾發生大規模戰爭,史稱「天寶戰爭」。西元794年舉行「蒼山會盟」,雙方重歸於好。南詔後期,宮廷內亂,國家在混亂之中分崩離析。 西元937年,通海節度使段思平聯合滇東三十七部進軍大理,建立了大理國。大理國基本繼承了南詔的疆界,統治雲南達三百多年;期間曾受宋王朝的「雲南八國都王」等封號。1253年,蒙古忽必烈率軍從青藏高原南下攻佔大理,大理國最後的國王段興智被俘,大理國亡。我來到大理的第一個目標,就是南詔及大理國共同的都城-號稱一水繞蒼山,蒼山抱古城,東臨碧波蕩漾的洱海,西倚常年青翠的蒼山的大理古城。 大理古城歷唐、宋二代直至元代,這裏始終是雲南及滇西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現存的大理古城,是以明朝初年在陽苴咩城的基礎上恢復的,始建於明洪武十五年(西元1382年),將原城改建爲方形城,據文獻記載,當時方圓十二里,城牆高二丈五尺,厚二丈。東西南北各設一門,均有城樓,分別叫做:通海、蒼山、承恩、安遠;城的四角還有角樓,也各有名稱:穎川、西平、孔明、長卿。城內建「五華樓」,位於下關以北 現在供旅遊的大理古城,基本保留了明代格局,殘存部分城牆,南、北城門樓爲公元1982年重建;南城門門頭大理二字,是集郭沫若書法而成。古城外有條護城河,城牆的外牆爲磚,上列矩碟,下環城溝,城內市井儼然,深街幽巷,由西到東縱橫交錯,全城清一色的清瓦屋面,鵝卵石堆砌的牆壁,顯示著大理的古樸、別致、優雅。城區道路仍保持著明、清以來的棋盤式方格網結構,從南到北有5條街,從東到西有8條巷;古城本就有九街十八巷之稱。 我是將越野車停在城外的停車場,然後由南城門步行進城的。在進南門外 進南門後直通北門的復興路縱貫其中,已成了繁華的街市,沿街店鋪比肩而設,出售著大理石、雜染、皮雕等民族工藝品及珠寶玉石。街巷間一些老宅,也仍可尋昔日風貌,庭院裏花木扶疏,鳥鳴聲聲,戶外溪渠流水淙淙。資料裡所述大理古城「三家一眼井,一戶幾盆花」的富麗景象,大概就是如此吧! 大理古城最令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流水景觀。資料裡記載-大理古城在唐宋時期就有戶戶種花、街街流水的美景。由於種種原因,流水景觀後來遭到破壞;大理市政府從2000年起開始恢復流水景觀。 養花種樹,已成為大理白族傳統的習俗,每家每戶都有一個大小不等的花園,名貴的大理山茶花、杜鵑花,爭奇鬥豔、傲雪開放,各種紅花綠葉伸出牆外,連成一條條花巷,芬芳的花香四時不絕,彌漫了全城。清洌的泉水,從蒼山上流進城裏,穿街繞巷,經過一家家門前,洗淨污垢污染;整個古城的大街小巷,叮咚的水聲不絕於耳,如彈奏的三弦。家家流水,戶戶養花名不虛傳。 在古城逛街,很難得的在復興路、和平路交叉處,看到一間大陸少見的基督教堂。查資料才知,教堂始建於1904年,時稱中華基督教禮拜堂;1956年,更名為大理基督教合一會;1980年,又更名為大理古城基督教會;2004年再次更名為大理古城基督教堂。教堂的主體結構為土木結構、四撇水瓦屋頂,保持著西歐教堂的風格,但又具有濃鬱的白族建築特色,是一座中西建築風格結合式的基督教堂。 天下第一樓-五華樓,是古代南詔王的國賓館,又叫五花樓。從南詔開始,五華樓多次燒毀,又多次得到重建,也越建越小。今天的五華樓一帶,已經形成一定規模的書畫市場,經營品種包括書法,國畫類的山水花鳥、人物等等,還有皮畫、油畫等交易十分活躍。大理讓我感受到的是不具商業氣息的一份輕鬆自在,走在古城裡感受的古老歷史,燦爛的文化,伴著蒼山的雄偉,洱海的平靜美麗,這份感動,是我在其他大陸城市很難感受得到的。 城裡還有一條長約 在古城的這條洋人街,也可以看到許多中西「背包客」,坐在個人的大背包上,拿著地圖仔細的計畫著下一段旅程。這些自由行的旅人,盡情以一種西洋的浪漫風去品嚐中國古老的文化,看似不合諧卻又是那麼的浪漫輕鬆。古城已不僅是老外流連忘返,尋找東方古韻所形成的一道別致的風景。在這條街上,更成為中國人,或者是較易接受外來風格的年輕人,打量外國,接受西風的一個門戶。 不過我個人好奇的是為什麼在大陸,凡是古城、古村落,只要是充滿古意、或是有良好氛圍的地方,都會開上很多酒吧或著咖啡館,然後有著老外或著有品味的人士,坐在那裡喝有很多泡沫的啤酒或香醇四溢的咖啡。是一種氣質高雅的表徵?是時髦風尚的流行?還是電影甚或廣告中的劇情重現? 對此,我沒有特別研究,難道是巴黎、羅馬等歐洲城市露天咖啡座的複製?之前在鳳凰,其後在麗江古城,都是如此的畫面不斷重播,而我也為無能為力的加入其中。是我也偏好這種氛圍?還是難脫趨庸附雅?我無法回答自己的問題!
城裡還有一條長約 「洋人街」是來大理古城不能不到的觀光熱門路線 洋人街兩旁多是一家接一家的中西餐館、茶館,還有各種異國風味的酒吧與各式民宿 走在洋人街上,到處都是一群群金髮碧眼的洋人在這裏流連忘返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