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07/14 05:23:13瀏覽1304|回應0|推薦7 | |
顯示詳細地圖
塔爾寺是先有塔,而後有寺,故名塔爾寺 寺門前的八座白塔稱「如來八塔」,為紀念釋迦牟尼一生八大功德而修建 塔爾寺的建築佈局依地勢高低起伏,沿著蓮花山一溝兩面坡上層層排列而建,錯落有致 山前山后,處處有大片叢林,極盡人間幽雅,與大自然環境融成一體 進入塔爾寺,內心浮起一種莊嚴,雙手不自覺的合什 虔誠的藏族老婦,在每個宮殿、每個佛像前,都虔誠的給酥油燈添酥油 由西寧往塔爾寺約24公里的路程,已有西塔高速公路相通,設有新城南收費站,過路費15元;也可走往湟中的301省道,但因修路不好走。塔爾寺位於青海省湟中縣魯沙爾鎮西南隅;「湟中」為漢語地名,藏語為「魯沙爾」,意思是地處湟水中游的地方。塔爾寺又名塔兒寺,得名於大金瓦寺內為紀念黃教創始人宗喀巴而建的大銀塔,藏語稱「兗本賢巴林」,意為十萬尊獅吼佛像的彌勒寺。 塔爾寺的建築佈局依地勢高低起伏,沿著蓮花山一溝兩面坡上層層排列而建,錯落有致;山前山后,處處有大片叢林,極盡人間幽雅,與大自然環境融成一體。遠遠望去,從山腳一直延續到山上,是片很大很宏偉的寺廟群。到達塔爾寺前,最先看到的是長列的轉經筒,滿是六字大明咒的梵文;然後是八座並排的白塔。進入塔爾寺,內心浮起一種莊嚴,看著那些目光虔誠的磕著長頭的藏傳佛教信徒,我的雙手不自覺的合什,也許這就是進入到佛陀世界的感覺吧! 塔爾寺是大陸西北地區藏傳佛教的活動中心,在中國及東南亞享有盛名,歷代政府都十分推崇塔爾寺的宗教地位。明朝對寺內宗教人物多次封授名號,清康熙皇帝賜「淨上津樑」匾額,乾隆皇帝賜「梵宗寺」稱號,並為大金瓦寺賜有「梵教法幢」匾額。三世達賴、四世達賴、五世達賴、七世達賴、十三世達賴、十四世達賴及六世班禪、九世班禪和十世班禪,都曾在塔爾寺進行過宗教活動。 塔爾寺始建於明嘉靖三十九年,至今已有400多年歷史;最先建成的是一座大銀塔,後來擴建為寺,並把寺命名為「塔爾寺」。為西藏黃教的發源地,也是黃教始祖宗喀巴的誕生地,藏傳佛教格魯派六大寺院之一。宗喀巴臨終前命兩大弟子達賴和班禪世世代代化身傳教,使黃教在西藏建立了勢力,甚至進而掌握西藏政權,從此塔爾寺便成為青海和西藏人民的信仰中心。今日的塔爾寺有500多名喇嘛,主持名為阿嘉(藏語為「父親」之意),據說是宗喀巴父親的轉世。 相傳宗喀巴(羅桑扎巴1357-1419)於藏曆 到藏後朝拜各派名寺,遍訪高僧名師,刻苦研習法學;29歲在雅隆地區南杰拉康寺受比丘戒。34歲時對佛教密乘教典、灌頂諸法均有很深的造詣,並到處去講經講法,在佛教界乃至社會上的地位不斷提高。宗喀巴大師鑑於喇嘛舊教的腐敗,決心加以改革,乃另創立格魯派,黃衣黃冠,命名為「黃教」,成為一代宗師。他於1401年和1406年分別撰寫了《菩提道次第廣論》和《密宗道次第廣論》,奠定了他創立格魯派的理論思想基礎。他一生中的著作達170多卷。 塔爾寺是先有塔,而後有寺,故名塔爾寺。相傳宗喀巴去西藏六年後,其母香薩阿切盼兒心切,讓人捎去一束白髮和一封信,要宗喀巴回家一晤。宗喀巴接信後,為學佛法而決意不返,給母親和姐姐各捎去自畫像和獅子吼佛像一幅,並寫信說:「若能在我出生的地點用十萬獅子吼佛像和菩提樹(指宗喀巴出生處的那株白旃檀樹)為胎藏修建一座佛塔,就如與我見面一樣」。第二年,即明洪武時二年(公元1379年),香薩阿切在信徒們的支持下建塔,取名「蓮聚塔」。 「蓮聚塔」便是塔爾寺最早的建築物。此後180年中,此塔雖多次改建維修,但一直未形成寺院。嘉靖三十九年(公元1560年),撣師仁欽宗哲堅贊於塔側倡建靜房一座修禪。17年後的萬曆五年(公元1577年),復於塔之南側建造彌勒殿。由於先有塔,爾後才有寺,安多地區的漢族群眾便將二者合稱為塔爾寺。 萬曆十年(公元1582年)第三世達賴喇嘛索南嘉措第二次來青海;翌年春,由當地申中昂索從措卡請至塔爾寺。三世達賴向仁欽宗哲堅贊及當地申中、西納、祁家、龍本、米納等藏族部落昂索指示擴建塔爾寺,賜贈供奉佛像,並進行各種建寺儀式。從此,塔爾寺發展很快,先後建成達賴行宮、三世達賴靈塔殿、九間殿、依怙殿、釋迦殿等。經四世達賴指示,萬曆四十年(公元1612年)正月,正式建立顯宗學院,講經開法,標誌著塔爾寺成為格魯派的正規寺院。 塔爾寺目前全寺有一千多間院落,四千多間殿堂,建築融合藏、漢民族的文化特色。由大金瓦寺、小金瓦寺、大經堂、花寺(祈壽殿)、九間殿、大拉浪、如意寶塔、太平塔、菩提塔、過門塔、班禪行宮、敬老院和(藏)醫學院等宮殿、經堂、佛塔組成的一個氣勢宏偉,藏、漢藝術風格相結合的古建築群。 塔爾寺是遊青海時絕不能錯過的重要景點,當看到滿山滿谷的寺院殿宇相連,白塔林立;整座寺不僅造型獨特,富於創造性,而且細部裝飾也達到了高超的藝術水準。這樣的現場讓我瞠目結舌,腦海一片空白;面對這樣多的未知,我破紀錄的花了60元,請位導遊小姐專業的講解寺門前的八座塔的名字和來歷,以及塔爾寺的參觀重點(塔爾寺每一個殿堂內都禁止拍照,只能拍建築外觀)。 寺門前的八座白塔稱「如來八塔」,為紀念釋迦牟尼一生八大功德而修建於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尖頂,上圓下方,每座塔的底邊長 接著走進寺廟區,在門口看到了石頭砌成的高高門檻,導遊說要一步跨過來,不要碰到門檻,這樣代表一切順順利利,生活中不會遇到磕磕碰碰的事;我自然認真的照做了,別的遊客也依樣畫葫蘆,無人例外!人世間本多厄逆,誰又願無端召惹困厄呢?進入寺廟區空氣中充斥著酥油的味道;看到位虔誠的頭髮花白藏族老婦,以後在寺廟區多次遇見她,在每個宮殿、每個佛像前,都虔誠的給酥油燈添酥油;導遊說這是沒錢的信徒,用這種添酥油方式供奉佛祖,以表示虔誠。 在寺廟區看到無數大大小小的轉經桶,喇嘛轉、信徒轉、遊人也跟着轉;因為經桶內放置著經書,人們認為轉經就相當於唸經,轉一圈就等於讀了一遍,是懺悔往事、消災避難、修積功德的最好方式。轉的時候必須注意順時針轉,而且嘴裡要默念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咪吽」。我自是不能免俗,順時針的把全部轉經桶轉了一遍,有木製的也有銅鐵製的,在轉動較大的經桶時,還真得費點力氣;但更重要的我沒忘記嘴裏唸著-「唵嘛呢叭咪吽」。呵呵!消災減禍嘛!
塔爾寺目前全寺有一千多間院落,四千多間殿堂,建築融合藏、漢民族的文化特色 塔爾寺是大陸西北地區藏傳佛教的活動中心,在中國及東南亞享有盛名 長列的轉經筒,滿是六字大明咒的梵文 無數大大小小的轉經桶,喇嘛轉、信徒轉、遊人也跟着轉 經桶內放置著經書,人們認為轉經就相當於唸經,轉一圈就等於讀了一遍 轉經桶有木製的也有銅鐵製的,在轉動較大的經桶時,還真得費點力氣 轉的時候必須注意順時針轉,而且嘴裡要默念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咪吽」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