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文成公主倒淌河 交馬赤嶺日月山-106
2014/07/02 06:41:48瀏覽1285|回應0|推薦11

查看大图

 109國道離開青海湖繼續東行,就到了倒淌河鎮

 倒淌河鎮一般是為過往商旅司機提供餐食,不過卻是很實在很樸實的當地食物

 沿西倒高速公路日月支線向東北盤旋而上,來到日月山口

日月山口有一塊石碑刻著「日月山」三個大字

 富有漢族宮殿色彩的日亭和月亭,並樹立著修築青藏公路的紀念碑

 

109國道離開青海湖繼續東行,就到了倒淌河鎮。小鎮沒有名貴美食,一般是為過往商旅司機提供餐食,不過卻是很實在很樸實的當地食物。如果是比較注重衛生的遊客,可前往西寧品嘗民族風味小吃,如殷涼粉、余釀皮、康豬肉、李羊頭、辛酸槽等,大多經濟實惠,多以姓氏命名,體現了個體經營的特點。

 

倒淌河這個名字,本身就已經告訴人們它的獨到之處。「天下河水皆向東,唯有此溪向西流」;中國的地勢是西高東低,大多數江河都由西向東流入大海。而倒淌河原也是一條東流的河,和布哈河、羅漢堂河一起注入黃河;後由於地殼的變動,日月山隆起,將青海湖的出口堵住。從此,青海湖就成為閉塞湖;那條輸出湖水的河,因而折頭向西注入青海湖,這就是倒淌河名字的由來。

 

倒淌河位於青海省日月山西側的倒淌河鎮,東起日月山,西止青海湖,一脈清淩淩的水,靜靜地,悄悄地,溫柔地流淌著;蜿蜒四十多公里,流入青海湖的子湖-耳海(俗稱小湖)。不見滔滔,不聞嘩嘩,像雨中的一束彩虹,像夜空中一條流動的星河,清冽淡泊,透明晶瑩,涓涓綿長,這便是倒淌河。藏語稱「柔莫湧」,意思是令人羡慕喜愛的地方。它是青海湖水系中最小的一支,河水清澈見底。

 

關於倒淌河的傳說,各族眾說不一。一山之隔,日月山以東,漢族千百年來的說法是:唐太宗李世民將年輕美貌的文成公主嫁給吐蕃松贊干布,文成公主在赴西藏途中,到達日月山時,回首不見長安;西望一片蒼涼,念家鄉,思父母,悲慟不止。只能揮淚西行,公主的淚便匯成了這條倒淌的河。

 

日月山以西,藏族流傳的則是另一個神話:龍王派他的四個兒女造南北東西四海,最小的女兒造西海時,需108條河水,她找到了107條河,最後一條河怎麼也找不到。聰明、狡黠的小龍女,從日月山倒著牽來了一條河,這條河便是倒淌河。第三種說法:這河是龍王一根倒鬚變的.........。我們不必考查哪件傳說更為權威,哪種神話更接近正宗;因為,每一個傳說都為它增添了一分神秘。

 

倒淌河東側緊鄰日月山,青海湖則是日月山懷抱裡的一面明鏡。這三處名山秀水聚集在一起,成為青海重要的「高原系列風景線」。日月山位於青海省湟源縣西南40公里,青海湖東側,為祁連山支脈,西北-東南走向,長90公里,寬1015公里,平均海拔4000公尺左右,最高峰阿勒大灣山,海拔4877公尺。

 

日月山,是大陸自然地理上一條非常重要的分界線,是大陸外流區域與內流區域、季風區與非季風區、黃土高原與青藏高原的分界線。日月山東側阡陌良田,一派塞上江南風光;西側草原遼闊,牛羊成群,一幅塞外景色。山體兩側有如此之大的反差,實屬罕見。日月山頂部由第三紀紫色砂岩組成而呈紅色,古時被稱為「赤嶺」;遠看如噴火,近看如染血,遠望高山「土石皆赤,赤地無毛」而得名。藏語稱「尼瑪達娃」;蒙古文稱「納喇薩喇」,即太陽和月亮之意。

 

日月山,歷來是內地赴西藏的咽喉;被稱為青藏高原的門坎,登上日月山就踏上了高原的第一個台階。早在漢、魏、晉以至隋、等朝代,都是中原王朝轄區的前哨和屏障,故有「西海屏風」、「草原門戶」之稱。北魏明帝神龜元年(西元420)僧人宋雲自洛陽西天求經,便是取道日月山前往天竺。在西元7世紀,以松贊干布為首的吐蕃雅隆部落,兼併了其他部落後,在一個叫邏些(拉薩)的地方,建立了吐蕃王朝,與當時的唐王朝就以「赤嶺」為界。

 

倒淌河是上山後首先看到的風景點;文成公主的眼淚匯成了倒淌河,寂寞地流了數千年更是真真切切的歷史。當年,松贊干布傾慕唐王朝的繁榮與文明,貞觀八年(634),派出使者赴長安與唐朝通聘問好;唐太宗對吐蕃的首次通使也很重視,當即派使臣馮德遐持書信前往致意還禮。松贊干布「見德遐,大悅。聞突厥與吐谷渾皆尚公主,乃遣使隨德遐入朝,多齎金寶,奉表求婚」。可是,當時唐太宗沒有同意,松贊干布幾次派人向唐朝請婚也未能如願,便決定用武力逼婚。

 

貞觀十二年(638)爆發了蕃唐首次戰爭,松贊干布進攻唐松州(治嘉誠,今四川松潘),被唐軍擊退,就是歷史上的「松州之戰」。吐蕃兵敗後,松贊干布遣使到長安謝罪,並派大相祿東贊備厚禮黃金五千兩及寶物珍玩數百件,到長安再次向唐太宗請婚。翌年,太宗允以宗室女文成公主嫁松贊干布,並於貞觀十五年(641),指派江夏王李道宗隨同吐蕃王朝使者祿東贊護送文成公主去吐蕃王朝。

 

西元638(唐貞觀15),龐大的送親隊伍護送著美麗的公主走過日月山口,日月山便從此閃亮在中國人佇望公主遠去的心海,守望著無盡的蒼涼和沉甸甸的傳說。這座海拔僅3200公尺的小山,在群山巍峨的青藏高原上,因其太小而不值一提。但在群山環繞中的一個隘口,讓牧馬行走的民族,便利地穿越青藏高原,成為中原通向西南地區和西域等地的重要隘口,成為歷史上有名的「交馬赤嶺」。

 

中原和吐蕃的使者必須在此換乘對方的馬方可踏入異域土地。穿越青海遠嫁西藏,從古都長安出發的文成公主,必然要沿著這條古道,走向遙遠的西部,讓守望高原的日月山,迎來這銘心刻骨的歷史感動。「過了日月山,兩眼淚不乾」;就像「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的陽關,就像「一去一萬里,千之千不還」的天涯海角,漫漫的遠嫁之路,必然要有這麼一處分手告別的蒼涼之地。

 

為送別公主,日月山便被賦予了這凝重的陽關情結。作為告別中原的最後一站,文成公主在山上支起了帳篷,佇望故鄉最後一眼。她站在山頂,回首不見長安,西望一片蒼涼,思鄉之情油然而生,忍不住取出臨行前唐太宗所賜的日月寶鏡,沒想到鏡中出現的卻是長安繁華的景色,令她離愁倍增。公主淚如泉湧。想到自己遠嫁和親的重任 ,毅然將日月寶鏡拋下赤嶺,摔在東的是日鏡,摔在西的是月鏡,摔碎的鏡片讓淚水和風沙掩埋,成為今天的日月二山。

 

為紀念文成公主,今天赤嶺被改名為日月山,名與形相符,情與痛相增。為了中原這片風雨飄搖土地的萬年長存,為了維持帝王的萬古基業,面對一個又一個覬覦中原的匈奴、吐蕃、蒙古發起的連年戰亂。早在西元前33年,漢元帝就採取了最簡便最溫情的和親政策,民女出身的宮女王昭君就成了歷史上的第一個。在這點上,文成公主不是第一個;但作為皇族血統高貴的她,完全可以憑高貴的出身和絕世的美貌嫁給王公大臣,過上平靜而富貴的生活,免去遠嫁之淒苦。

 

為了大唐的穩固,為了中原和西域永遠的和平安寧,她放棄應該享受的一切幸福;用一個女人柔弱的雙肩,擔負起民族萬年生存的沉重擔子。在這點上她絕對超過王昭君。沉重的歷史,和平的責任,非要用犧牲一個女人的愛情和幸福來換取?作為男人,作為華夏子孫,站在日月山上,熱淚盈眶佇望公主遠去的背影,跪拜這位偉大的女性。山還是那座山,只是山更清,草更綠,朝拜的遊人如織。

 

山下的倒淌河這條華夏大地惟一一條我行我素倔強地從東流到西的倒淌河凝聚了公主太多複雜的淚水,幽靜而溫柔地倒淌著,是倒淌那段千年不斷的感情?是倒淌那千年流不斷的眷念?文成公主途經赤嶺作短期停留的歷史事實,給漢藏人民留下了美好的記憶。繼這次和親的70年後,唐又以宗室女金城公主嫁給吐蕃贊普棄隸縮贊,金城公主沿著文成公主走過的路,又一次經過了日月山。

 

我是在11點左右沿西倒高速公路日月支線向東北盤旋而上,來到日月山口,那裏有一塊石碑刻著「日月山」三個大字;兩側是蓋得富有漢族宮殿色彩的日亭和月亭,並樹立著修築青藏公路的紀念碑,門票20元。站在當年公主駐足的地方西望,當年崎嶇艱難的路程,已變成了連接漢藏的青藏公路。景區內被經幡旗裝飾的公主泉;據說是文成公主在日月山向東遙望故鄉時,發現視線已被群山阻隔,禁不住流下悲傷的淚水,淚水幻化成了一條小泉,此泉就叫「公主泉」

 

穿過日月山坊,是當年文成公主經日月山赴吐蕃和親走的道,叫「唐蕃古道」。古道旁,有文成公主紀念館和日月山神牛塑;紀念館內,供奉著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塑像。沿古道上行到一個平臺,正中是高達9公尺的文成公主雕像;貴族裝束的公主身著披風,懷抱寶鏡,堅定地目視前方。

 

文成公主的背後,是一組再現她進藏故事的青銅浮雕。浮雕長20公尺,寬6公尺,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古都送別。文成公主跪拜唐王,李世民率眾王公大臣送別,在盛唐歌舞「反彈琵琶」的美妙樂聲中,公主告別親人,踏上西去的漫漫路途。第二部分叫赤嶺摔鏡;第三部分是藏王迎親。松贊干布率眾臣、僧侶、頭人,在柏海(今青海瑪多縣的鄂陵湖和紮陵湖)舉行盛大熱烈的迎親儀式,並向護送公主前來的李道宗執子婿之禮,而後和文成公主一同進藏。

 

在山頂廣場上,豎有「日月山」青石碑和回望石,這是文成公主站在呼呼的山風中,最後一次流淚回望故鄉的地方。站在這裡,幻望公主遠去的背影,不能不令人對她肅然起敬。所幸松贊干布對娶文成公主為妻十分高興,他說:「我的父祖輩沒有一個人能和上國通婚,我能娶大唐公主為妻,深感榮幸,當為公主築一城以誇示後代」。在公主到達西藏後,命人仿照唐朝建築模式修造了一座宮殿式的建築給她住 這就是布達拉宮。文成公主在吐蕃生活了近40年,一直備受尊崇。

 

今天的日山和月山上各修建了兩座亭子 分別叫日亭和月亭 經幡飄舞的亭子裡面,用碑文和壁畫記錄了公主入藏時的種種情景。山上是無數藏人用虔誠和信仰堆起的瑪尼堆,石堆上插滿了盤樹虯枝。山下是文成公主廟,矗立著巍峨的文成公主漢白玉雕像。藏歌悠悠,牛羊如雲,無數經幡和高昂的藏歌,迎著日光漠風飄揚,表達出一代又一代人們,對那美麗靈魂的深深崇敬。

 

日亭壁畫主要講述了藏王松贊干布派大臣祿東贊赴唐都長安請婚,以及請婚過程中祿東贊以大智大勇力排諸難,巧破難題的軼事。其一題:要把一群母馬和一群馬駒區別出母子的故事;祿東贊把母馬和馬駒分開各圈了一天一夜 第二天放出馬駒 馬駒發瘋般的撲向媽媽身旁。其二題:唐太宗讓祿東贊從三百名女子中找出文成公主來,聰明的祿東贊事先通過探訪瞭解公主用了一種護膚品,名叫「萬里飄香」,只要擦上這種油,就引來蝴蝶和蜜蜂。果然,三百名打扮的一模一樣的美女齊集在一起,兩只蜜蜂在一女子頭頂盤旋,這樣公主被認出來了。

 

月亭壁畫主要介紹文成公主後,從中原帶去文明的傳播情況。當時,唐朝的文化水平處於較高的階段;因此,壁畫反映了公主帶去的紡織、釀酒、音樂、舞蹈、天文地理以及佛教等傳播情況。各種先進技術的傳入,極大地促進了吐蕃的進步與文明。隨之,吐蕃也創立了自己的藏文。藏文的創立,標誌著吐蕃從此也進入了文明時代。而文成公主做為這個文明時代的奠基人,而永垂史冊。壁畫下部為唐太宗賜松贊干布「灌頂國師闡化王」之印,壁畫右下部是漢藏建築相至流入的景象,左下部車中是文成公主從唐王朝帶去的佛像。

 

 日月山東側阡陌良田,一派塞上江南風光

 西側草原遼闊,牛羊成群,一幅塞外景色

日月山,歷來是內地赴西藏的咽喉;被稱為青藏高原的門坎

 經幡飄舞的亭子裡面,用碑文和壁畫記錄了公主入藏時的種種情景

 「日月山」回望石,這是文成公主最後一次流淚回望故鄉的地方

 小孩說,照相要收錢

當年公主駐足的地方,當年崎嶇艱難的路程,已變成了連接漢藏的青藏公路

 

更多相片請點閱(青藏公路日月山風光)

 

視頻 :1.日月山组合/萬瑪三智/藏族新民歌組合;2.吐蕃王朝-文成公主;3.青海西寧日月山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zhuzhu&aid=14703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