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教育制度不能給的,就自己來吧!~「別讓孩子繼續錯過生命這堂課:台灣教育的缺與盲」讀書筆記
2016/11/20 22:35:43瀏覽1442|回應2|推薦8

 

桃園高中 阿得老師

作者楊照,因為女兒國二起的留學德國,加上自己的留美經驗,也有包括從小汲取台灣教育的養分和毒素,藉由此書,徹底宣泄對國內教育制度的愛和痛;尤其當十二年國教前途未卜時,當考試定終身的局勢仍未翻轉時,大家對台灣教育始終存在的「缺與盲」,怎能繼續裝聾作啞呢?!
不過一開始我是比較好奇:是什麼樣的勇氣,讓一個十三、四歲的小女孩,願意隻身遠渡德國,承擔莫大的語言、術科、適應的壓力?為的是什麼?翻到書本第29頁時,有了很好的解答:「她的勇氣有一部分,甚至一大部分,是被台灣的教育環境給逼出來的。或許說得更精確些,是被她對於台灣考試環境的強烈厭惡逼出來的。」
台灣孩子其實真的不缺勇氣,但我們沈重的制度和壓迫,卻一直在消磨他們的勇氣,而且是從小開始。
看看書裡陳述的德國教育現場:開發每個孩子特殊熱情和能力,透過實習及早磨礪就業的知能;不強調大學的排名競爭,務實提供不同性質實用的教育內容;考試考得不算少,但不考輕易可以查得到的背誦能力,考的是如何分析和處理問題的「意見」;上學時間少卻科目多,上課不聽老師單面、權威教導,而是由學生發表意見並進行交流激盪;老師教的是知識的道理和方法,而不是知識本體,知識的本體要靠學生自己追求。
相較之下台灣教育的詬病,楊照在書裡痛陳甚多,很多的字句,我都有很深刻的同感和痛感,譬如:「青春不該浪費在反覆的考試」、「好奇就會探尋,喜歡就能堅持」、「別教出徒具知識的『笨蛋』」、「每個幼小的身體裡都住著一個詩人」、「人生不該是一場贏在『起跑點』的比賽」、「為學歷讀書,是人生最大的浪費」、「沒有標準答案,探索的翅膀才能伸展」、「發掘孩子的『天賦』,而不是『天才』」、「還給教育工作者尊嚴,師道才能發揮」......。
有德國的參照,作者提出這麼多問題的觀察和吶喊,也正代表台灣教育問題的沉疴不起,但痛陳之後,我們就只能無奈和忍受嗎?當然不是!人生總是要正面的、積極的面對問題,不妨,就從自己當作改變的起點吧!
作者所提7堂生命必修課,是台灣孩子所欠缺的七種教育元素,也是人生中很有意義的七個指標:
第1課~享受知識 : 回歸教育的原點
第2課~勇於創新 : 青春不該只有考試
第3課~不斷探索 : 沒有標準答案的人生更精采
第4課~相信閱讀 : 自學是必要的能力
第5課~自我判斷 : 教改的「本」與「末」
第6課~發展專業 : 高等教育必須提供多元發展管道
第7課~尊重自我 : 媒體也深負教育重任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楊照可以送孩子去德國,是因為孩子優秀,也是楊照家裡經濟可以允許吧!但,我們也不用妄自菲薄,只是哀怨讓孩子受苦;靠制度也要靠自己,就儘量去引導孩子找到熱情和夢想吧!孩子因此願意去充實和突破,制度是綁不住有心的孩子,而上述七個指標,就是很好的努力參照方向。
遠渡重洋非人人能負擔,但要開拓自己的路,誰也限制不了你的孩子,怕的是孩子沒有視野、勇氣、和專業,身為家長的你或妳,建議可以陪著孩子:
*一起「享受知識」、「不斷探索」、「相信閱讀」,建立孩子的視野;
*然後一起「勇於創新」和「自我判斷」建立孩子的勇氣和判斷力;
*最後再一起「發展專業 」和「尊重自我」,學得職志的專長並懂得責任。
抱怨也許可以抒發一時的情緒,但有更積極的作為,則是改變的起點,於自己如此,於制度改革更是如此,積極的人越多,家長觀念的翻轉就會越多,制度調整的體質就會更好。所以,我是樂觀相信台灣教育會更好的,至少我所見的改革活水已更多了,動力也更強了,活力在民間始終是不虞匱乏的!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iter1968&aid=82434154

 回應文章

寧靜姐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6/11/21 21:49
因為老師是藉考試挑選出來的,所以老師只會教學生如何考試!

mate : 國會議員大戰奇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6/11/21 20:07

自己的孩子自己救 !

    好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