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10/11/07 00:51:09瀏覽1152|回應3|推薦9 | |
在高中教書的應該都有感覺:12年國教要成功是很難的! 看看教育部長講這樣的話,就不難預測得到,以現在大環境的氣氛和觀念而言,試問:誰敢廢掉基測,大搞特搞12年免試國教呢? 道理很簡單:大家都迷信念明星學校,都深信唯有讀出高,所以教育部大概也很難拂逆這樣明明是錯誤,卻積非成是、深植民心的主流價值吧。 問題是:我們的學校教育都在鼓勵為PR前面的人而努力,一個國中好不好,一個高中好不好,別人才不管你多會畫畫或多才多藝,就是要你有好的升學率! 對!就是升學率,害此的一堆不會讀書的人!讀書,變成是人才的分水嶺,也變成是自信與否的分水嶺,給青少年貼了很刺眼的分類標籤。 因此,可想而知,目前的免試能救得了這些PR後面的人嗎?Impossible! 基測固然是壓力,雖然壓力其實也不是壞事,但部長根本不用擔心,就算廢掉基測,還是會有衡量學生智育主科成績的其他方法,因為大家的觀念不變,高中一定拼了命也會搞出「換湯不換藥」去卡成績門檻的方式,什麼「社區高中」,都是騙人的啦! 所以,應該回到本質來探討:我們需要什麼樣的高中教育? 如果以現在高中職教育分流的情況來看,多數是看成績的,不是看興趣的,所以也不重視國中的興趣探索,更不鼓勵成績頂尖的學生去念高職或非明星高中。 所以孩子只好拼命的讀書,呆呆的讀死書,未來的美好就是要這樣好好讀死書,因為考好基測就有好的學校和好的工作、好的未來,管他興趣不興趣,管他究竟是為了什麼而讀書。 這樣的12年國教有何意義? |
|
( 創作|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