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不要跟我說圍棋大師生活中會充滿算計和謀略好嗎~學習與工作都一樣,要有多元刺激和跳脫框架
2022/07/07 09:31:29瀏覽2268|回應0|推薦9

上次寫了一篇「教養之道:孩子學才藝到底要堅持多久?熱情,才是關鍵!」(https://blog.udn.com/yiter1968/174216212),我常強調學才藝到最後學到的,往往不是才藝本身,而是心理素質,譬如:專注、堅持、解決問題、不服輸。有人問我:這些可以運用於生活嗎?

看過韓劇「未生」或陸劇「平凡的榮耀」都知道,男主角都是小時候學圍棋出身的,長期下過圍棋的人,轉戰職場後是不是會運用圍棋的算步謀略呢?戲裡面或多或少都有如此的暗示,而這也可能是一般人都有的想法:

小孩子學下圍棋,可以幫助專注和思考,然後比較有謀略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前者的專注和思考功能,針對學習圍棋的屬性來說,當然無庸置疑,但要說學圍棋有如此功能,多數的才藝或學習也都有類似的功能啊!學西洋棋、打高爾夫球、羽球、鋼琴、心算、......,得長期持續的專注累積才能有所成,都要專注和用腦。

至於,學習過程中遇到困難和瓶頸,都一樣,要努力設法去突破,而這就是謀略嗎?是,針對學習的對象,圍棋或高爾夫,是,但對生活多元樣貌的問題來說,並不是;你無法用圍棋的棋譜,或高爾夫的推桿技巧,來解決其他人生的問題,是吧?

有兩個關鍵,是我覺得學習或才藝的知能,可以延伸運用到解決生活問題的關鍵:一、「多元刺激」;二、「擺脫慣性」。

一、多元刺激

這個世界,不可能單靠一招半式就可以走江湖,老師很會教書,但遇到詐騙電話被騙的比例不低;以前我也聽過某「大師級」人物配偶說這位大人物其實是生活的白癡,皆為明證啊!下棋的,熟悉棋譜、搞定棋步是專長,但生活的多元,問題的多元,更需要多元的刺激、學習、和挑戰。

最近閱讀「跨能致勝」一書,以心理學的相關驗證來說明並強調這點,學西洋棋或打羽球,有固定的遊戲規則,這叫「和善」,而生活充滿不固定、多變的變數叫「不善」,「在不善的世界,依靠單一領域的經驗是自我侷限,甚至可能釀災。」(p.138)

跨出固定的「和善」領域,你才能走出舒適圈,去面對生活中各式各樣的刺激和挑戰,所以,千萬不要說生兒育女、理財置產,你都可以靠本來的下棋或打球專業搞定,那是不可能的!放下專業傲慢,虛心學習生活多元的的智能吧!否則,你的孩子會拿著手機嘲笑你,那種知識網路上找不到?

二、擺脫慣性

美國心理學家Barry Schwartz專門研究「阻礙規則找尋之道」(how not to teach people to discover rules)舉的例:

「他找到學生做一個邏輯測驗,涉及以開關依序打開或關掉數個燈泡,而且能多次進行。這測驗有70種解法,每次成功會得到微薄獎金。受試學生不知道規則,只能靠試錯的方式。如果某個學生發現可行的解法,就會一用再用以多得獎金,卻不知為何可行。之後研究人員請新的學生加入,請他們找出所有解法的通則。神奇的是,所有新加入的學生都找出70種解法的通則,但先前憑單一解法贏取獎金的學生表現遠遠不足,總共只有一位找出通則。」(「跨能致勝」p.51)

解數學會有公式的慣性,生活中會有「路徑依賴法則」,很多人出了大學校門後就不再閱讀,也許就業領域被要求進修都還心甘情願,但生活多元知能卻沒有與日俱增,等到結婚生子,養育下一代,所能使上的知識,都是些陳舊不堪、零零碎碎、不知長進的東西了。

慣性雖然安全,卻是最不長進的東西。

很麻煩的是,位高權重的人反而容易專業傲慢,聽不進不同的聲音,實乃慣性過於頑固不冥,「跨能致勝」書裡舉了很好的例子:萊斯大學教授 Erik Dane 所謂「認知壕溝」(cognitive entrenchment)~「根據橋牌研究,當玩法順序跟動,高手比普通玩家更難適應新規則。另一項研究請經驗老道的會計師以新稅法算扣除額表現還不如新手。」(p.53)

請注意,據統計諾貝爾獎得主從事業餘的演戲、舞蹈、魔術等興趣活動,比一般學者多出22倍!意思是,跳出慣性的學習,可以刺激更多的創意。以前很多人欣賞虎媽,說強迫的規定和訓練,才是幫助孩子學習才藝的好方法,但東方的填鴨教育不也是很難成就諾貝爾獎的主因之一?

講到培育創意,真的無需太多規範,心理學家Adam Grant指出:創意也許難以培養,卻易遭扼殺。根據他所列舉的研究,普通兒童的家裡平均有六條規定,高度創意兒童的家裡平均僅一條規定。(「跨能致勝」p.102)

最省錢有效的擺脫慣性、多元學習,就是閱讀,一本書的專精,不是一篇網路文章或一部電視劇可以取代,書本建立完整架構,從知道、體驗、到行動,一整套的多元刺激,如果能建立固定的閱讀習慣最好了!

不然參加讀書會來自我督促,也是最能實踐的路徑,只要訂下時間,甚至繳了錢,譬如:社區大學或線上課程,整體知識建構會更為完整,長期持續的累積,豐富自己多元知能,增進創意和生活樂趣,也是給孩子最好的示範。

註:韓劇「未生」和陸劇「平凡的榮耀」,都是描述學圍棋者轉戰職場後的表現,其實很適合看劇思考:給小孩學才藝,到底對以後的他有何幫助呢?

( 心情隨筆家庭親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iter1968&aid=175614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