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1/08/15 14:01:43瀏覽2325|回應0|推薦9 | |
十多年前讀書會導讀和討論過一本書叫「孩子謝謝你:一個父親的懺悔」,看見身為高知識父母的作者,在為教養孩子產生了衝突和決裂,而懺悔而檢討,甚至撰寫一本書希望可以經驗分享和傳承;當時,我就在書上寫下幾句印象深刻的話: 「在台灣,我們這些五年級世代之前的父母,大概會是夾雜於家族主義和個人主義激烈衝突,最後的一代吧!」 現代父母難為,但也並非不可為!閱讀與社群精進,絕對是好的方向!其中有一個心理學家們大力建議的教養模式,絕對是值得參考和效法的,很巧,這次做「恆毅力」深度閱讀功課,也再次強調和鼓吹這個模式。 可參考上圖,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心理學教授Diana Baumrind,過去幾十年不斷研究各式各樣家庭,發現不同的父母教養方式主要的差別就在於:愛和規矩,這兩個向度上。比較專業的說法是:回應需要(responsiveness)和堅持要求(demandingness),亦即:愛和規矩。 教養當然有愛,但不代表不可以堅持,有清楚規則的堅持,對孩子的毅力比較有幫助,這種教養模式以前稱為「恩威型」,現在稱之為「明智型教養」,代表有所堅持但也有愛,孩子有所依循而不至於成為媽寶。 你是明智型教養的父母嗎?下面是心理學家Nancy Darling設計的評估問題,要誠實地以孩子角度來回答,現在,就請你試著回答看看,記住:培養孩子的毅力現在還來得及喔! 一.溫馨支持型: 1.遇到問題可以指望爸媽支援 2.爸媽會抽空跟我聊天 3.爸媽會和我一起做有趣的事 (反向問題) 4.爸媽其實不喜歡聽我說我遇到什麼麻煩 5.爸媽很少稱讚我做得很好 二.尊重支持型: 1.爸媽認為我有權主張自己的觀點 2.爸媽尊重我的隱私 3.爸媽給我很多的自由 (反向問題) 4.爸媽告訴我他們的想法是正確的我不該質疑他們 5.我能做什麼大多是由爸媽決定的 三.嚴格要求型: 1.爸媽認為我應該遵守家規 2.爸媽會讓我知道更好的做事方法 3.即使事情很難,爸媽仍希望我竭盡所能去做 (反向問題) 4.我即使犯錯爸媽也不追究 5.做錯事時爸媽不會懲罰我 15題有6題反向問題,看結果要倒過來統計,總共15題沒有過半答是的父母的,為了孩子的恆毅力,請務必繼續檢討和加油! 不要嫌孩子是溫室花朵,毅力,百分百是可以教出來的,上面回答問題的過程,就是為人父母的你深切的自我檢討,這些年很多心理學研究很進步,都可以直接套用於你的親子教養之中,要好好精進你的親子職能才是,譬如: 「追蹤學習者的長期研究證實,太強勢的父母和老師會削弱學習者的內在動機。家長讓孩子自己選擇興趣,孩子比較可能把興趣培養成熱情。」(「恆毅力」p.136)。 還有,休斯頓大學心理學家 Robert Eisenberger 利用老鼠實驗證實的「習得勤奮性」(learned industriousness)的概念,重點在勤奮努力和獎勵之間的關聯,是可以的訓練和學習的,正如同一開始被迫學習困難任務的老鼠,遇到第二個困難任務,展現的活力和耐力更多。 由此,恆毅力作者,進行了家庭培養恆毅力的秘方:結合「有趣任務規定」和「困難任務規定」,培養孩子的好習慣和未來志業,有四個重點趕快學起來: 第一,選一件每天必須「刻意練習」的事情或任務; 第二,可以放棄,但不是隨時,要一個階段結束; 第三,任務或興趣可以改變,但要經過討論; 第四,中學後,投入活動期限要求至少兩年。 |
|
( 知識學習|檔案分享 ) |